时政聚焦:中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在哪里

市场经济

  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强大引擎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以及资源、环境、市场的进一步约束,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内生增长动力依然强劲。现在,急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使内生增长动力得到有效发挥。

  从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构成情况看,城镇化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扩大内需、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已步入快速发展期。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12年的7.1亿,30多年来增加了5亿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52.6%;农村人口比重由82.1%下降到47.4%。2012年,城镇人口达71182万人,比上年增加210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2.6%,与上年相比,上升1.3个百分点;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6960万人。

  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是城镇化中期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快。2002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4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人左右。

  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并不是孤立的,常常和工业化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业化是创造供给,城镇化则主要是创造需求,是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持久动力。城镇化带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带来消费需求的大幅增加,同时还产生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住房建设等投资需求。因此,如果安排得当,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只有达到70%左右,一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才会稳定下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刚刚超过50%,如果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需要近2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70%的水平。因此,即便在世界经济衰退长期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城镇化仍能长期有效地支撑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民生性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持久

  近年来,国家将改善民生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增强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实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战略政策,意义重大。

  其一,加快民生工程建设,能更快、更直接地促进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民生工程的建设力度,居民从中受益很大,但在一些民生领域仍存在“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好学校难”等问题,给居民家庭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需要继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改善民生,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按照需求收入弹性原理,人均同样增加100元的收入,低收入群体用于直接消费的比例要大大高于中、高收入阶层。集中财力,充分借助市场化手段加快办成几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大事实事,既是高质量扩大内需的最佳选择,又是稳当前、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对老百姓来说,上学有好学校,就业能找到工作,生病有好医院,结婚生子有房住,老了有社保养老等等,都是大家共同的期盼。随着更多像棚户区改造、节能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工程的实施,内需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居民将得到更多的实惠。

  其二,民生工程建设可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收”。

  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依靠生产性投资拉动。由于政府主导的投资产生的“后遗症”较多,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所以应鼓励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以解决看病难、停车难、养老难等民生问题。

  由于民生问题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希望,政府将民生作为经济增长点,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居民收入得到提高,民生状况得到改善,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应“双丰收”。

  经济增长点向内地扩散形成新动力

  从区域结构看,近年来内陆地区经济增长要快于沿海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逐渐显现。内陆地区的工业、投资等多数指标的增速均快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充分显示出我国内陆地区的潜能正在逐步释放。

  从统计数据看,近年来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资本正在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而内陆地区的经济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跨地区的流动。

  承接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投资和企业的转移,已经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内陆地区的生产率正因为资本积累的加快而不断提高,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也在缩小。未来5-10年,内陆地区对GDP增长的贡献将会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会越来越强。

  一是中国地域广阔,内陆地区的后发优势比较明显。

  按照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计算,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至少要落后5—10年。内陆地区如果达到沿海地区的发展和生活水平,需要增加的投资和释放出的消费能量将是十分可观的。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投资重点和政策向内陆地区倾斜,内陆地区投资增幅出现快于沿海地区的局面,预计这一态势将会延续。今后几年国家支持投资的重点仍将是基础设施以及民生方面,并将继续向内陆地区倾斜,发展空间更大。

  加之近年来内陆地区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增强,为内陆地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创造了条件。目前内陆地区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按时完工在建项目仍需要大量投资,未来投资增长惯性较大。

  二是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

  内陆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战略资源非常丰富。内陆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以及风能、太阳能、特色产业优势、旅游优势、沿边开发开放优势。内陆地区的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但消费份额占全国消费市场的份额不足18%,开发潜力巨大。

  新一轮的大开发将会使内陆地区在税收方面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尤其是下一步的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会使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依靠国家的巨大投资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资源优势将是内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三是从发展机遇期看,今后10年将是内陆地区的黄金发展期。

  内陆地区地域广大,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从区域发展看,加快内陆地区发展在区域总体战略中将具有优先地位,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时间:2013-10-10  作者:梁达  来源:上海证券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