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2015年GDP比重达6%

印刷常州GDP

  常州市政府副市长方国强: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多地均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且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受青睐。

  根据常州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6%左右,成为支柱产业。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准了《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在该规划中,特别明确了“要加快常州创意产业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基地建设”。常州市政府副市长方国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随着配套政策的逐步出台,必将对常州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财经日报》:在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的竞争压力下,常州文化创意产业如何形成自己的优势?

  方国强:近年来,常州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比较注重结合自身禀赋和特点,着力打造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首先是动漫游戏。常州的动漫游戏产业在国内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有先发优势。早在2004年,常州就提出了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见,对发展动漫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型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目前,全市动漫游戏企业100多家,连续九年举办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打造具有国际化、国家级、专业性的产权交易平台和交流平台。2012年,艺术周签约金额达50亿元,比上一届增长约30%。

  第二是文化旅游。尽管常州文化旅游产业在资源禀赋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常州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以无中生有的中华恐龙园、借题发挥的春秋淹城,化虚为实的环球嬉戏谷,形成了主题公园的旅游特色。

  根据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发布的《2011年亚洲主题公园人气指数报告》,中华恐龙园在中国主题公园中排名在香港海洋公园、香港迪斯尼和深圳东部华侨城之后,列第四位。

  2012年,常州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文化旅游业各项指标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

  第三是文化创意。常州是一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工业遗存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历史名人多。这使我们感到,通过创意将地方的历史文化元素注入到文化产业发展当中,就会让我们的文化产业人无我有、人有我特。

  日报:2012年常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6%,2015年这个数字要达到6%,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方国强:首先是优化空间布局。从产业带来讲,我们要依托常州高新区构建沿东经120°创意文化产业带,依托古运河的历史积淀形成沿运河传统文化产业带,依托天目湖、太湖湾、茅山等常州的山水景观,构建生态文化产业带和沿山水生态文化产业带。

  从产业园区来讲,我们要着力打造以常州创意产业基地、国家动画产业西太湖基地为重点的现代文化企业集聚园区,以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环球动漫嬉戏谷、月星环球港为重点的文化旅游园区,以运河5号创意街区、中华纺织博览园、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为重点的文化与工业遗存结合创意园区,以瑞声科技视听设备产业基地为重点的文化制造产业园区。

  从产业集群来讲,我们要加快培育媒体传播业产业群、文化旅游业产业群、动漫创意业产业群、休闲娱乐业产业群、发行印刷业产业群、广告会展业产业群等六大“核心文化产业群”。

  我们力争在2015年培育出2个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家以上、30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

  其次是提升产业结构。围绕网络信息业、动漫游戏、软件开发等重点发展产业,加快文化与科技、文化与制造、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步伐,形成结构合理、门类丰富,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日报:企业是带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到2015年底,常州要培育30家超亿元大型龙头文化企业,200家规模以上重点骨干文化企业,目前进展如何?从政府角度,如何培育龙头文化企业?

  方国强:企业是市场主体。我们要努力建立一支龙头企业军团、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

  目前常州全市已有超过8500家文化企业,其中有近600家“三上”文化企业,固定资产500万以上的文化企业有469家。

  下阶段,我们要鼓励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实施“小巨人成长”计划,重点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型、龙头型的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年营业收入超10亿、50亿元的现代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此外,我们还会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开展文化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文化创意、新兴媒体、休闲娱乐等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同时对国有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给予政策支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

  我们也会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形式公平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为此,我们首先会出台新一轮的扶持政策,引导文化产业领域资本、技术、人才集聚。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作用,搭建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申报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同时我们也会强化资本支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企业上市步伐,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重点企业。

 

[时间:2013-10-10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