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如何告别出版大国阅读小众的尴尬?

出版阅读

  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达37万种,数量全球第一,比美国多一倍;新闻出版全行业总产出已经超过万亿元,居世界首位;日报出版规模连续九年居全球首位;印刷复制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这些耀眼的成就无一不在展示着近十年来中国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样的成就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在这样一顶“出版第一大国”的帽子之下,却有着让我们很尴尬的另一组数据:2005-2011年,六年间图书库存从482.92亿元飞涨到804.05亿元,两者的剪刀差从近79亿元增长至150亿元——库存跑赢了销售;去年传统图书零售业的销售额从338亿元减至335亿元,首次出现1.05%的负增长;2011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35本,相对于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差距很大……

  从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其实距离真正的出版第一大国还有不小的距离,这些年出版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在各方面的数量层面上有了大幅增长,如今就必须要考虑如何由量变转向质变。

  近几年,为提高人均阅读率、营造城市阅读氛围,有不少人在奔走呼吁。有人呼吁在城市建设规划时,要为城市文化风景线——书店留出发展空间;也有人希望政府尽快出台书店扶持政策;还有人呼吁读者要自觉地拿起书,让安静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有人还呼吁通过全民阅读立法,让更多人读书……

  呼吁很有必要,但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推动这一巨大工程逐步前行。

  在此次由北京市文资办等单位举办的首届惠民文化消费季中,北京家庭阅读季的出现就迈出了推动全民阅读的实质性一步。通过以家庭为单位,从培养儿童阅读入手,潜移默化培养读者阅读习惯,最终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在台湾的诚品书店里,24小时都有在看书的年轻人,很多人甚至是下了夜班不回家,在书店读一个通宵的书,读书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少知名书店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正如去了台北不到诚品书店,这趟旅行感觉不完整一样;阅读,也会逐渐让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充实起来,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

  漫漫长路,始于足下,提高全民阅读率、促进图书消费文化,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文化消费季、通过家庭阅读季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慢慢向目标靠近,让阅读真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时间:2013-09-13  来源:北京商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