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动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真实原因

劳动力收入

  在庞大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是正常现象。

  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从1993年的49.49%降至2007年的39.74%,且这种趋势一直在强化。

  为什么劳动收入占比会不断走低?是有人所说的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工几乎无限供应,因而工人谈价地位低、企业是劳动议价的强势方的原因吗?当今世界,企业都是大企业,因此必须要有自由工会、非暴力形式的罢工权,否则剥削就无法避免,真是这样的吗?

  做个实验吧,让一些企业选择加入工会,一些企业选择不加入工会,但是都要坚持自愿的原则。试问:是那些加入工会的企业工人工资水平高呢?还是不加入工会的企业工人工资水平高呢?答案是:一般来说加入工会的企业工人工资水平低,不加入工会的企业工人工资水平高。道理不复杂,因为工会并不创造生产力,但是还要养活工会的工作人员,而养活工会人员的费用是要由工人们负担的。之所以加上“一般来说”的定语,是因为对于少数垄断企业,因其存在垄断租金,当工人们由于集体谈判而增加了谈判力之后,是可以从企业主那里转移一部分租金过来的。但是广大的中国制造企业,他们是处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他们是无租可以转移的。高度竞争的行业,经济租金为零,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所以至少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工会是决不可能提高农民工工资的,因为广大的农民工是无法到垄断企业上班的。

  我并不否定工资集体谈判会增加工人的谈判力,但是对于那些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的中国制造企业来说,由于没有租金可以转移,就只有退出市场或者转移到国外,因此最终是不能提高工人工资收入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没有剥削。你说这里挣得低,那得在别处你能挣到更高的收入才是。但既然在别处能挣更高的收入,而你又拥有人身自由,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呢?可见,在拥有人身自由的自由市场经济中,任何人得到的都是他能够得到的最高的收入了。中国的工会没有西方国家那样的进行工资集体谈判的职能,只是发发酱油,组织组织旅游的福利组织。谢天谢地,这恰恰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什么急迫需要改变的落后性。

  我并不否认劳动收入占比如果不能得到提升,那么最终会不利于社会稳定,而且也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但一定要弄清楚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原因,不能乱开药方的。

  没有错,劳动收入占比低与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工几乎无限供给有大关系。但这不是因为人多,谈判力低下的缘故,而是因为存在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与工业化过程伴随的一定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更快提高的过程。好比经济过去创造了4块钱的价值,其中2块钱由劳动创造,2块钱由资本创造,现在经济创造了8块钱的价值,其中3块钱由劳动创造,5块钱由资本创造。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工资收入也在提高,但是劳动收入占比却是下降的。是的,工业化的过程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收入会增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增长更快的是资本的生产率,增长更快的一定是资本的收入。这就是外资为什么大规模流入中国的原因。这正是发生在2005年民工荒出现以前的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

  高了还是低了我们无法判断,但中国的劳动市场是高度市场化的,市场决定的就是合理的。

  2005年后,中国开始了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与一般认为的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国内货币供给不一样,我的看法是当今世界货币升值会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当然货币的增加并不仅仅是由外汇占款带来的,也有本身的货币超发。这带来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问题。超发的货币当然不会首先到达劳动者手中,这在客观上不仅没有增加劳动收入,反而稀释减少了劳动收入。资产泡沫化,能够分享资产泡沫盛宴的当然也不是劳动,这也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

  我的结论十分明确:在庞大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是正常现象。在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那是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化的表现。这个后患无穷,必须要克服,但是克服的办法肯定不是工人结盟,实行工资集体谈判。

[时间:2013-09-12  作者:证券时报  来源:谢作诗]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