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昇——民族品牌的印刷寻梦之路

印刷昌昇印刷梦

  201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进行出国友好访问时,中国第一夫人的形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她以一身国产品牌服饰与皮包亮相,高雅大气,尽显中国风;在不久前,外交部部长王毅将座驾换为一汽红旗H7轿车同样引起热议。此举被视为部委级干部启动自主品牌车型采购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相继进入政府采购的目标名单……。国家领导人与国产品牌的频频国际亮相不仅产生了强大的市场示范效应,同时也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号:在政府力推倡导国货的背景下,中国的自主品牌也许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

  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然而,多数企业收入却长期处在价值链的最底端。甚至有人说,中国人就是给美国人打工。即使这样,在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日子仍是一天不如一天。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没有自己的品牌。国家急需战略升级,产业急需转型,印刷业同样如此。这是每一个有着民族梦的企业家心中的呐喊。

  在地处“长三角”的江苏小城如皋,有个“昌昇人”,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始终不放弃,不言败,走出了一条振兴印刷业民族品牌的阳光大道。回首一路成长,昌昇人的努力不可不谓之艰辛,但是伴随着国家不断释放出来的旨在推动国有自主品牌的一系列信号,昌昇人相信,他们将迎来新的曙光,昌昇品牌的崛起势必将为我国印刷业做大做强的强国梦注入更为坚实的力量!

  撑起铮铮的民族魂

  江苏昌昇集团是1952年开办的国家机械部定点企业。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1979年,昌昇就早早地被推向市场,寻找自我生存的道路。

  “有娘的孩子是个宝,没娘的孩子像根草”,昌昇意外地“断奶”了。领导和员工过惯了计划体制下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下子走进市场,不知如何下手。在那段艰难的探索岁月,昌昇尝试了小到电容、大到塔式起重机,包括雨伞、收音机、太阳能灯在内的三十多个产品。这种小而散的经营模式,很快被市场冲洗得只剩下胶印机等两三个品种。

  不过,机遇总是会眷顾有准备之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激光照排技术的推广,国家大面积快速推广胶印技术,印刷业沉浸在“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热潮中,胶印设备的市场需求随之迸发。昌昇的01型胶印机从最初的月销售10台激增到月销售120台,年销售额从300万元增长到1亿多元,成为01机的生产基地,迅速在全国占据了无可取代的领先地位。

  昌昇人应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虽然过早地转向市场,吃尽了苦头,但也得到了市场的丰厚回报。昌昇人早早地接受了“竞争”的概念,在董事长沙晓明看来,竞争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活力。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增强了国家的国力。而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企业要在竞争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就要理解何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企业如果是“物”,那么顾客就是“天”,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得到发展的机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做到“顺天道,合人意”。而01型胶印机的成功正是最好的证明。

  1994年,中国经济由于之前的发展过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家不得不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财政政策。投资增速下降,昌昇产品销售也受到影响。紧接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先进的技术涌向国内,国人逐渐看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落后就要挨打!”沙晓明又一次意识到:如果昌昇要想持续做到“顺天道、合人意”,必须对产品进行升级更新——01机档次太低,虽然现在销售良好,以后终将被淘汰。

  沙晓明是个坦诚的人。他对他的团队经常说:“学习就是拿来,科研就是创新”。“我们不仅要学习国内先进技术,更要学习国外一流技术,拿来不是目的,创新出自己的产品才是目的。”他善于抓战略,善于集大成,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由此,他和他的团队制定了“水平开发、垂直提升”的战略决策:首先是了解客户群,进行分类归纳,找出主打产品,兼顾客户需求,分析质量、效率、效益的关系,做到专而精、高、尖;其次是制定出市场细分目录,以市场为导向,科、研、产、销互馈互修;实行“新产品一号调令”,人、财、物一路绿灯,保证有新的需求就在第一时间出新品。

  自1994年以来,昌昇坚持自主创新,几乎一年推出一款新产品,日益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他们根据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将01机产品系列化,从单色延伸到双色,从对开延伸至全张,从单面延伸到双面。其中昌昇自主研发的首款01系列双面印刷机更是我国印刷业的一个时期的经典之作。同时,从长远考虑,坚持“垂直提升”,他们率先应用变频、共轭凸轮等新技术,研制出以CS920、CS1040系列为代表的昌昇二代胶印机,在技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

  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沙晓明意识到,要想实现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扫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昌昇需要更加有力的内外部环境支持。2002年,昌昇迎来了企业发展的转折点——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改制后的昌昇拥有了100多个股东,他们都是昌昇最优秀的骨干力量,大家拥有了同一个目标——将昌昇做大做强,这时,原有的在生产关系中易产生的劳资对立被大家共同的目标化解,企业的人事关系得以顺利地重建:所有员工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发放剥离费,理清原有的劳资关系,在此基础上优先录取优秀员工与志同道合者,利用这一机会,昌昇淘汰了20%的冗员。昌昇从此建立了健康的双向选择机制,奠定了和谐发展的基石,更加重要的是,昌昇实现了决策权的回归,用沙晓明的话来说:昌昇决策更加靠近市场最前沿,更加集中,而且更加快速。其次的好处才是,生产资料的民营化,也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生产过程创新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为节约社会资源作出了贡献。在沙晓明看来,企业赢利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社会资源的节约,“个人有能力经营的,不要多人经营;多人有能力经营的,不要集体经营;集体有能力经营的,不要国家经营。否则就是一种变相的浪费,这是经营企业的原则。”沙晓明表示,昌昇选择的就是以多人经营为平台,近百人的股东就是为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敏感性,从而驱使大家自觉地向同一目标前进。

  事实证明,成功的改制为昌昇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激情。2004年,昌昇又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压软双面单色胶印机CSS920,从根本上改变了软压软印刷机无法满足高档书刊印刷需求的现状,其系列化产品CSS1040更是博得了市场青睐。2008年,昌昇三代机CS102-4大对开四色胶印机又成功面市,经过欧洲标准测评,CS102-4达到了欧标的95%,基本实现了欧洲的精度标准,并且在印刷速度上,达到了每小时15000张/小时,成为名符其实的高速机。

  昌昇人仍不满足,为保证新产品研发,他们坚持每年提取不低于公司销售额5%的费用作为研发经费。他们视研发为心脏,始终坚持重点保护。他们的目标就是在国内成为一流,在国际上建立自己的品牌。

  近些年来,欧元、美元、日元接连贬值,而对“三元”围攻人民币,国外进口产品对国有品牌的冲击更加强烈,民族企业只能在压缩成本、优化产品结构上下功夫。面对新的挑战,昌昇没有退缩,而是以其坚韧的毅力冷静地分析市场,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坚信顾客的需求就是产品的发展方向。在这一核心信念的引导下,昌昇人扎根于细分市场和用户群的深入了解,首先确定哪些用户群才是昌昇要服务的对象,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产品的独特性。一般来说,全能的印刷厂是不存在的,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印刷企业的市场细分趋势日益明显,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但现实是,虽然书刊印刷企业、包装印刷企业和商业印刷企业各有自己不同的业务类型,购买的机器却常常可能是同一台,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这种“全能型”机器其实是会造成浪费的,这对客户而言并不是最有价值的服务。尤其关键的是,对于质量、效率、效益这三个重要指标而言,不同的客户通常都有不同组合需求,因而昌昇顺应顾客不同类型的需求,从产品配置、渠道设置、促销服务等多个方面入手,提供更适合不同客户的针对性产品,在对产品进行个性化的优化配置的同时,给客户提供适当并且稳定的功能,在降低客户投资的同时保障了客户的利益,从而建立昌昇独特的专业性品质与专业服务的形象。

  在今年5月份的China Print 2013展会上,昌昇展出了新一代CSS10402B大对开双面双色胶印机,这是昌昇针对书刊印刷领域潜心研发的新一代硬压软双面印产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从而采用“最合理”的设备配置,让产品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CSS10402B大对开双面双色胶印机的印刷速度为12000张/小时,生产效率相当于4台05胶印机,能节约近50%的人工成本。同时能帮助印刷企业解决用进口机成本太高,用单面印刷则费工费时等难题,设备的投资回收期也较国外品牌短得多。昌昇能够在掌握世界顶尖技术的基础上,替客户选择最适合的技术功能,整合一套性价比最高的设备方案,为客户创造最高的价值。与此同时,在不断提高技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市场的独特性”和“量体裁衣”为客户制定不同的设备功能,这正是昌昇保持经济效益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沙晓明为人低调。他常跟身边的人说:“成绩是大家做的,我只是集大成者”。在他和善的面容下,透着一股铮铮民族魂。他常告诫身边人:“哗哗溪水自高流,海纳百川无声”、“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进取”;他讲究中庸之道,常将“物及必反,否极泰来”用于分析市场;他有大海一样的胸怀,也有海纳百川的胸襟;他在财富上知足,但在事业上永不满足。因为他的目标远不止于让企业得以生存,他要带领昌昇人在印刷机行业创出一个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抗衡的民族品牌。

  对于胶印机市场而言,国外有国际知名品牌,国内有行业大佬,而昌昇在董事长沙晓明的带领下正如一匹黑马,在拼博中积蓄力量,悄然杀出重围,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将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拥有60年发展历史的昌昇,如今正蒸蒸向上,身形矫健、魄力十足,不仅在胶印机制造行业中站稳了脚跟,继而又高比例地占领市场,昌昇凭借着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执着、坚守,耐心地完成了价值沉淀,以独一无二的品质诠释了昌昇这一民族品牌的含义。

  和谐文化浇铸品牌的生命力

  沙晓明是科班出身,钟爱技术。然而,事业的磨砺使他更善于琢磨人生真谛。他关注企业利润,然而不唯利润。他常对自己说:“做企业要先做人,做企业就要承担社会责任。”几年前,有一个残疾人开办的印刷厂购买了昌昇的设备,后来因为这个厂唯一的客户倒闭,使得这个印刷厂也面临了倒闭。客户试探性地提出退货。按理说,几年前购买的设备,现在没有质量问题,昌昇完全没有必要受此损失。而沙晓明听说此事之后,考虑到残疾工厂的特殊性,设备对客户已经没有价值,就立即吩咐售后服务给客户办理退货手续。对沙晓明来说,社会责任不是口号,不是一纸空文,企业不仅要理解社会责任,更要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责任。

  “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是昌昇的宗旨,是企业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不论在哪个岗位,不论什么时候,都要满足来自企业内外不同顾客的需求,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沙晓明尊客户为上帝,他说:不要与客户打官司,跟上帝打官司还会有什么好处!他说,“顾客就是上帝,这也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恭维和热情并非目的,只有解决客户的急需,视客户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才是这句话的根本点、出发点。只有客户挣到了钱,我们才能有钱挣。”因此,在昌昇,人们首先关注的是客户赚钱了没有,而不是昌昇赚了多少!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顾客的信任,只有占有了顾客的某种“心智资源”时,才算真正地拥有了顾客。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他会首先想到该品牌。这样一来,企业才能够保持对这一资源的控制权。就拿北京书刊印刷市场来说,目前昌昇的产品年进入量已经占到了北京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二,这一压倒性的份额说明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准了昌昇。而当企业占有了这样的“心智资源”后,品牌也就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产品的推陈出新自然也拥有了更大的空间。在昌昇,站在客户的角度研发设备、改进技术、提高服务,已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习惯。“客户的停机,就是昌昇的危机”,简单的一句话,不仅能够打动客户的心,显示出昌昇人的独到见解,更富有深刻的哲理。

  多年来,昌昇人与客户能够和谐相处,在企业内部问题上也能妥善处理,领导和职工能和谐相处,特别在劳资关系上,从没有发生过矛盾。昌昇前身是个老国企,他们对国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清楚。率先改革进入市场,对他们来说其实因祸得福,他们及早抓住了病根子,及早医治了病体。他们经历了姓“社”与姓“资”大讨论,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他们正确处理了劳动成果如何分配,资本收益与劳动力的报酬谁先谁后等这些敏感的问题。

  在多年的经营中,昌昇历经多次经营困境,但沙晓明始终坚持劳动收益的分配中以员工的利益为先,不论企业是否亏损,员工的收入一定要首先得到保障;当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昌昇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法律规定,在当地率先推行五天工作制,对临时工、合同工一视同仁,早已实现同工同酬;当前,印刷业员工流动率始终居高不下,员工接受培训后仍然选择跳槽已是司空见惯,很多企业为了避免给他人做嫁衣早已放弃了员工培训,但昌昇为了提高员工素质,始终坚持推行培训制度。而对好不容易培训好的员工要离职,沙晓明的心态很平和,他笑言:“作为企业,我们有培训员工的义务,即使员工选择离开,我们也只当是为社会作贡献了。”在当时,昌昇职工平均工资要比其他企业员工的收入高,退休职工的待遇也要比其他企业员工高,员工骄傲,心里舒坦。与客户和谐相处,与职工和谐相处,与对手和谐合作,企业有个和谐的环境,职工有个良好的心态。因为,他们的企业精神就是:“共生和谐”。

  沙晓明也是个儒商。他信守“仁、义、礼、智、信”,在沙晓明看来,这“五常”是存在递进关系的,而诚信正是君子之底线。昌昇有一套完善的以“诚信”为主旨的销售体制,他们的销售人员并不直接做销售,他们只是对经销商进行引导、监督和管理,更重要的职责是当客户的参谋、顾问、咨询师。他们不代表销售商的利益,更多的是监督销售商对客户是否做到了“诚信”。沙晓明常对销售人员说:“要实事求是地为客户讲解设备的功能,绝不能忽悠客户,做事时一定要站在对方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客户明白了设备的性能,心里有底,没有了疑问,这时才可以签合同。”现实中,客户只重视设备的性能,但往往忽视操作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工作。为此,沙晓明多次强调,“技术人员再次上门讲解,基层领导要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因为,昌昇的企业精神就是“诚信正直”,坦坦诚诚做企业,正正直直做人。

  企业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在管理人上,沙晓明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职工也愿意跟他交心、知心、说心理话。他认为,管理制度是管理理念的底线,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理念就是领头羊,而制度就像牧羊犬,如果有羊脱离羊群,牧羊犬有责任将小羊带回原路。因此,管理者就是要善于发现领头羊,并充分发挥领头羊的能动作用。

  他常说:“沉心做事,不要耍小聪明,或许短时间会吃亏,但厚积薄发,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昌昇有一个扎实的中层技术骨干团队,他们爱岗、敬业、奋发、进取。他们总结出一句话:“今天加班,明天还要加班,这是谋生;今天加班,明天还愿意加班,这是事业。”沙晓明说:“放手养羊,事业留人,加班培训照付加班费。”职工说:“老板给钱让我们学本事,谁不愿意。”企业的职工中,以本土职工居多,很多人一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昌昇,然而他们觉得值得。因为,昌昇的企业精神就是“爱岗敬业”。

  市场经济是不断产生新事物,又不断淘汰旧事物的一种机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而,昌昇上到董事长,下到普通职工,坚持不断学习、自我学习,在动荡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有力地克服了浮躁心态,做到认识自我、谦虚好学、学思相长。昌昇6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成长史。尤其是昌昇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善于学习与自我超越,以沙晓明来说,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与理论知识,他自1999年开始便不间断地参加各类型的培训与学习课程。与此同时,45岁以下的中层干部一律必须经过MBA学习,他还要求企业的各层次干部以及员工主动学习,从推荐优秀读物,到开办读书会,鼓励员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甚至汇集成册。在沙晓明的带动下,昌昇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每一个昌昇人都能够沉下心来,聚焦于自己的责任……正是这样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使得昌昇人总是能够把握住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审时度势,精准市场定位,不断开发新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将企业发展成今天的利税大户,这正是“学习成长”的成果。

  一个城市有他的城市精神,一个企业有他的企业精神,上升到一个国家,那就是发族精神。企业精神,其实就是这个企业在成长历程中,在日常工作中,在不经意间,渐渐发芽、渐渐凝结、渐渐绽放出的企业精髓。这就是昌昇走过的路,有他的历史沉淀,有他的美好愿景,为企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成为昌昇人走向未来的精神依托。

  昌昇的“和谐共生、诚信正直、爱岗敬业、学习成长”十六字原则,正是昌昇人独一无二的企业精神,正是昌昇人坚韧的信仰让他们的产品一代比一代更精彩,不仅赢得了市场的高占有份额,更得到了客户的满意,获得了社会的美誉。

  昌昇人的民族梦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昌昇人说,“人不在财富多寡,有事业才有人生意义”。

  沙晓明是个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他常说:“战胜不复在应形”,意思是:每次打胜仗的原因都不一样,关键是要适应当时的具体客观环境。正是这样的睿智与高瞻远瞩的眼光,使他在昌昇的每一次重大转折关头,都能主动抓住问题的关键,为昌昇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遇。

  然而,他既是个求“存”的人,更是个求“真”的人。十年前,他在和同行的谈话间,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经济消费已由吃、穿等轻工业转入到住、行为主的重工业时代,汽车和房地产将是暴利行业。沙晓明是个爱技术、有事业心的人,更是个有民族情怀的人。他很清楚,尽管房地产业是个高密集资金、高社会关系的行业,科技含金量并不高,但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是靠房地产业走向强国的。于是,他毅然放弃房地产开发的机会,专心搞自己的事业,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将自己产品打造成民族品牌的目标。他就认定一个理:唯有实业才能兴邦。

  为民族工业做点事,是沙晓明在学生时代就萌生的理想。在他看来,提升一个国家的技术,是一场国与国的战争,如何应对这一战争?这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是国家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个人的利益。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中国的高精密仪器和设备水平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世界,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更喜欢用进口机来标榜自己的实力,老板则喜欢乘用进口汽车标榜自己的地位。殊不知,一个成熟的国家首先应当具有的品质就是爱自己的国家,而爱国就应当从爱自己的品牌开始,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还存在很多的幼稚型产业,印机也然,这颗幼苗需要所有国人的关注来浇灌才能茁壮成长。沙晓明毫不迟疑地选择用毕生的精力倾注于研发事业,因为他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更爱自己为之奉献了一生的事业。

  近年来,国家财政政策震荡多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民营中小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随之影响到民族装备制造业的日子也不算好过,本身就基础差、底子薄弱,加上近几年修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而国际外币却在贬值,对于国产装备制造业的打击甚至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可以说,多年来,民族印机业始终未能摆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境地。在这种环境下,历经考验的昌昇人没有抱怨,没有气馁,如同面对以往的每一次考验,压力只会激发出昌昇人更大的勇气、更强的信念,他们始终坚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依然坚信用自己的努力就能描绘出未来的蓝图。沙晓明表示,昌昇会继续投入科研力量,把精密机器制造作为企业的一个核心发展方向。这种投资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得到回报,但是昌昇乐于做这种有意义的探索,因为只有这样,中国的制造业才能追上世界,这是民族企业应该做也是必须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要走向印刷强国,民族印机制造企业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沙晓明誓为民族印机制造撑起一片蓝天。

  2012年,昌昇获得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的“振兴装备制造企业中小企业之星”明星企业称号,沙晓明也被誉为“振兴装备制造企业中小企业之星”明星企业家称号。昌昇人没有在荣誉面前停止,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这次,他们以国际一流印机制造品牌为标杆,不断追踪国际先进技术。除此之外,昌昇还瞄准了国际印刷业的发展趋势,正与北大方正、美国柯达合作,开发喷墨数码印刷与胶印联机的集成技术。

  正是在这种民族气质鼓舞下,昌昇人始终站在市场经济的最前端,为民族工业推出一代又一代新产品。他们正如雄鹰展翅已发轫,智志相益步若飞。 身为昌昇的领头人,沙晓明同时也是个忧患意识极强的人,多年来市场风雨的洗礼让他习惯了总是看得更远,总是为昌昇多想一步。他虽身心强健,但也经常思索着昌昇的未来:如何实现领导层的顺利交接班,如何把昌昇打造成“百年老企业”,如何让昌昇成为经久不衰的民族品牌,如何成为真正的世界知名品牌……

  2013年6月的一天,时钟已走到晚上11点。这是沙晓明看书的时间,他从书架上取下《改革,我们正在过关》——封面上,吴敬琏老人头发花白,一只手扶着下巴,一副沉思的表情。沙晓明没有翻开书,面对封面上的吴敬琏,陷入沉思……

 

[时间:2013-08-27  来源:昌昇]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