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企业要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都需要聘用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也给更多的待业或在职的求职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择业机会和就业门路。也正由于社会就业的空间变大了,加上各企业之间难免存在的工作条件差异和待遇的差距,以及部分在职员工攀比心态的作用,造成各个企业员工的流动性相应也增大了,用工荒现象也就越来越突出了,因此,近几年来,招聘、应聘的事更加忙碌了,这几乎也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但是,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我看,只要稍有敏锐观察力的人就会发现,在林林总总的招聘、应聘实例中,不乏存在一些忽悠人的乱象,虽然只是为数不多的个案,但是,不可小看其反作用力。
用人单位忽悠应聘者现象
相对而言,在用工荒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经营状况不佳,经济效益不好的企业,大部分员工的待遇一般也不会让人满意,这类企业员工的流动性相对也就大一些。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印刷企业,由于急于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往往习惯于采取欺骗和引诱的不良手段,夸大宣传企业的“长处”,甚至有的竟把经营管理不善、岌岌可危的企业,吹得天花乱坠,以此来忽悠不明企业内情的陌生应聘者,可以说,其所作所为也颇具短暂的诱惑力和欺骗性。不过这样不讲信用的无良企业,员工招进得快,离开的也快,也就是说,新员工进厂才几个月,甚至才几天就提出辞职的是大有人在。个别企业在向应聘者介绍企业基本状况时,常常习惯于夸大企业在职员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并口头承诺了一些子虚乌有的福利待遇,甚至默许应聘者的其他附带要求或条件,诱骗应聘者入职。当一些新招的员工进厂后,觉得企业并没有兑现之前承诺的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或发现企业的实际状况与应聘前期望的待遇有明显的出入时,心里就有种受骗感。当提出辞职时,企业往往则会想方设法忽悠要求辞职的员工。如果企业认为该员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却又不舍得兑现承诺的条件或提高待遇,通常是采取连哄带骗的手法,拖延批准员工的辞职要求。如果有的员工经不起企业无休止的拖赖,索性就“擅自”提前离职或不提出辞职请求,就不辞而别的情况也不乏存在。有的企业对员工的辞职要求,干脆采取无赖的态度,拒绝批准员工的辞职申请,甚至采用软硬兼施的不正当手法忽悠员工,逼无奈、无语的员工“自行”离职。而没有耐性和办法应对的员工,往往也只好放弃被工厂所扣押的工资,其少则1千多元,多的也有几千元。凡此种种,工厂忽悠应聘者的行为,其实都是不明智的、得不偿失的错误做法。殊不知,没有诚信的企业,在社会在公众中,必然也是口碑不好的企业,其用工荒现象只会不断出现恶性循环局面。
我看,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要提前一个月采用书面形式提出的,企业不给提出离职的员工结算扣押的工资,都属于违法行为,更何况在现实中,有的企业压根儿也就没有与新招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那么,按理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员工的辞职、离职更有自由权,企业更应该无条件给予结算工资,以种种错误的做法忽悠员工,扣押员工的辛苦钱,都是不够理性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合法的。
应聘者忽悠用人单位典型实例
除了用人单位忽悠应聘者外,应聘者忽悠用人单位的现象,在现实中也不乏存在。当然,善于忽悠用人单位的人,一般都是很有心计的,或者说具备一定忽悠人的智慧。纵观形形色色忽悠企业的案例,其主要表现为,应聘者编造子虚乌有的履历、职务、职称或文凭,虚报原来的工资待遇,作为应聘获得高薪的筹码。有的应聘者善于表面化,工作中空话、套话、大话连篇,一些外行的、官僚作风的领导或老板往往最容易被忽悠。有的忽悠者文化程度不高,但却很会巧言令色,可以将一些精明的企业老板或其他管理者忽悠得五体投地。还有的应聘者连招工登记的名字,估计也是采用虚假的,可以说,这种人进工厂不仅仅是单纯来忽悠人,捞取资本和利益,而是存心来诈骗钱财的。然而,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的。现实中暴露出一些忽悠企业的典型案例,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案例一
几年前,某地有一家族型的印刷小工厂,曾经招了一个外地年轻人到公司做人事管理工作。此人表面上文质彬彬,颇有几分“人事人”的气质,可别小看这个八零后的年轻人,其忽悠人的功夫,却是十分精炼老成,与其年龄和人生阅历反差甚大,这几乎也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可别小看其人文化程度不高,文笔功夫充其量也就初中肄业水平,但是,其口才功夫与精明的老板或其他知识型的管理人员相比,丝毫也不逊色。也许是凭着一套善于忽悠人的专长,此人很快从一名普通的人事部门的干事升职为公司老总的助理,从此,其忽悠人的条件也就如鱼得水了。殊不知,该公司聘用此人后,给这个公司的名誉和利益,招来了意想不到的、难以估量的损害。
此人给该工厂留下过往模糊的个人履历是一名“退伍兵、中共党员”,但是,却一直没有给工厂提供相关确切的身份证明。人们认识他的为人和粗浅的个人简历,也只不过通过聊天时才略知一二,至于其身份的真实性,现在看来十有八九是杜撰出来忽悠人的,恐怕连其姓名和籍贯等基本信息也极可能是虚假的。就是这样一个来历不明年轻人,靠忽悠人的功夫在该工厂默默隐藏了长达三年多的时间之后,终因藏不住狐狸的尾巴,选择悄悄不辞而别。原来在钱财等问题上,他同公司及外部人存在着诸多的纠葛不清时,他忽悠人的能耐也总算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索性借口外出并把手机也关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才恍然大悟,也着急了。但是,为时已晚了。公司里有人曾经无奈发出耐人寻味的惊叹:“这个人真是深藏不露,隐藏得太深,太深了!”其实,我看并非此人忽悠人的能耐高,而只能说这个公司管理方面不乏存在诸多的欠缺。试想,如果工厂有规范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不论是骗子也罢,忽悠者也罢,也就没有忽悠人的条件了。而此人正是利用公司管理的不善,利用职务的便利,先后或巧立名目;或虚报开支;或收受外人委托公司代缴的社医保款项;或代收公司其他的应收款;或自己“代写”、“代领”他人名字的补贴款项;或以送礼“摆平公司一些难题”等手法,非法敛财累计少说也有达到6位数,也真不知,其经手的诸多不明不白的账目,是怎么忽悠过公司老板和财务人员的。也许是该公司曾经有人联系到此人,要求他给公司一个说法时,他则露出狰狞的面目,公然在自己QQ窗口上留下威胁的口吻:“把我逼急了,我把你们的丑事全部公布出去,大家都不好过!!!”看来,莫非是这个公司也有存在非同一般的“忽悠人”之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公司在重大问题上被此人“忽悠”了,也只能选择无奈、无语了。
此人在策划“跑路”前,还以女儿心脏病到外地手术治疗为由,口头上请了长假,并还向个别“知心”的同事借一些钱。据说,当时公司老板还出面向有关红十字会请求,为其募集了一笔非常可观的善款。同时,公司也发动员工为其捐款2万元左右。而当此人拿到所有善款后,很快也就彻底销声匿迹了。事后不少员工还抱怨公司领导的诸多不是,不该草率发动员工为这样一个有欺诈嫌疑的人盲目捐款,员工普遍感到感情上受到极大的伤害。实际上,此人到底有没有重病的女儿需要花大钱?公司当时只是听他口头说的,也没有派人去看望,在没有得到有效证实的情况下,却就凭他的三言两语而深信不疑,足见公司领导对此人的信任程度,以及此人忽悠人的本事非同一般。不过确切地说,更多的问题在于公司遇事处理上的不够理性。看来,这是值得好好反思一下,吸取惨痛的教训。
此案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企业招人、用人,尤其是重要岗位的人员一定要谨慎和理性,以免为居心不良的人所忽悠,或者说受到忽悠者的欺骗,使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也受到不应该的伤害。
案例二
八九年前,有个家族型的小印刷厂缺了个生产主管,于是高薪聘了一个曾经在大型印刷厂做过短暂管理工作的人员,来公司主持生产管理工作。此人的底细或履历,公司里的人几乎也只是一知半解。所以,此人初来乍到,忽悠人就无所顾忌了。观察力稍微敏锐的人发现,此人来这个小公司,并没有好好构想如何加强和提高这个小公司的管理质量,而更多的心思却用在包装自己,以忽悠更多的陌生人。于是,他上任伊始,就以自己的姓氏加工字来自称,俨然摆出一副工艺技术资深的势头,来忽悠管理和工艺技术不懂深浅的人。人们注意到,此人打电话时,常常自报家门“我是某工!”以强化人们对其称呼的深刻印象和习惯。也许是出于满足或尊重此人对“含工字”称呼的强烈心理奢求,善解人意的公司老板、其他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也就顺应了他的暗示,习惯性地称呼他“某工”了。起初,公司管理层有个涉世不深的女孩对其称呼,曾经还感到纳闷和疑惑不解:看他年纪也不大,开口闭口怎么老是爱以“某公”自称呢?也许是该女孩刚踏上社会不久,脑海里更深的概念,只有“姓氏加公字”的称呼,所以,曾一度把“工”误认为“公”来理解和认识,这也成为人们的笑柄。后来,人们发现他连签字也是采用“姓加工”的表示方式,以引导人们不由自主地尊称他,于是公司内外更多的人,也就习惯以“某工”来称呼他了。其实,以姓氏加“工”字来称呼人,原则上是对工程师或高级技工以上职称者的尊称,一般科研单位、大中型工厂里,人们对从事工程技术或技术管理人员,常常以姓氏加一个工字来称呼,表示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或者说仅仅只是一个简单、方便的称呼而已。而作为第一人称者却经常性没大没小地在别人面前自称“我是某工”,并且在书面材料上也签上“某工”,倒是会适得其反,显得没有文化和品位,纯粹给人以伪装自己,忽悠他人的感觉,实在显得太虚伪了。这种在乎于一个自我感到满意称呼的人,也不免显得有些傲气、自满和有失得体,也是对他人不尊重的一种傲慢行为,容易使人反感,颇有不妥之处。
不过,时间可以表明一切。人们发现,一向以“某工”自称的此人,工作中靠装腔作势忽悠人的行为,还是多于实实在在、认认真真的工作行动,平时人们也难以从其身上看到某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或技术专长。作为生产管理的惟一领导,此人几乎也很少深入车间,也不怎么关注生产中的细节,工艺技术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似乎就凭在其大企业做过管理工作的经历和资本,这个小公司就愿意让其坐享优厚的待遇,哪怕是被忽悠了,还误认为其人有智慧。其当时的工资待遇,相当于当时新招印刷工工资的六七倍,是一般中层管理人员工资的三倍多,这对于一个仅仅才几十号员工的小厂来说,这样的工资结构为更多的人所不能理解和认同。不过这也反映了这个小小的公司老板,颇有超前的市场意识。其实,这个小工厂的老板平时给员工的印象是,比较小气和抠门,善于用甜言蜜语来忽悠员工,其说出的话常常是不算数的。有人坦言,这个小公司舍得高薪聘请在大公司做过事的人来主持生产管理,更多的是考虑到包装企业,提升企业的对外形象,以求拓展公司的业务。而实际上,此人的到来,也没见得给这个小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促进作用,倒是公司因产品色差等印刷质量老问题,造成产品报废或频繁退货情况依然不减。后来该公司人员结构改变,有人认为高薪招聘这样的生产主管,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提高了,并且工资悬殊过大,给企业带来的反作用更大,不利于企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于是,公司就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调整安排其从事业务拓展工作。然而,面对实实在在的客户,任凭忽悠能力再怎么强的人,再动听的语言也都是苍白无力的。此人从生产管理转向业务经营工作大约一个月,也因没有足够的能力“忽悠”客户,没有拿到什么订单,也只好离开这个公司。
然而,事隔6年以后,用工荒使这个公司的生产岗位主管再一次缺人。于是,近几年来,这个连续出现巨额亏损的公司代管人,为了某种偏执的利益出发,力排众议继续不惜以优厚的条件再次聘请这个“某工”来公司主持生产管理。不想,这一次招来的是给公司更多的问题。原来,就很少开过生产单,对生产工艺也不够熟悉,做事还有几分毛糙的此人,开起生产作业单来却是频频出错,公司内有人连连抱怨说,这哪里是审核开单而是在抄单,上一道的人员开的草稿单出错了,仍然是照抄不误,给生产带来问题不少,群众意见不少。其中,有一单产值也才几万元,居然多开用纸的金额高达1万多元。还好也许是多开用纸的数量比较多,操作者感觉不对才留意再核算一下,才避免按单印刷的错误。难怪连很少接触其人的客户,对其毛糙的工作也有几分的不满,常常是反反复复提醒注意事项,因为生怕其开单的不够严谨而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一些麻烦。该公司还因为生产安排考虑的不周,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生产质量事故,给公司带来几万元的经济损失。有人抱怨,一个小小的公司请了这样的一个高管,生产出了大问题,也没有制度去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样的企业不出现亏损才怪呢?原来这个公司管理方面的最高决策者到底是谁,都有些难以说清了。不过可以断言,如果一个小小的公司,有几个分别抱着不同观念、不同利益的股东,那就很难把一个公司管理好了。其他一些管理人员对公司管理决策层的偏执做法,几乎也已经麻木不仁了,大都数的人也只好选择无语了。道理也很简单,被公司决策者重用的人,即便其工作频繁出错,谁想去多提意见,也难免背负妒忌人家高薪或没有肚量之嫌,所以,公司内更多的有识之士,选择沉默也不乏是明智之举。
其实,这个小企业请了这个相当于几个人工资的高管,其开生产工艺作业单的质量,还不如一名业务员的水平。可是,其还要埋怨公司工作安排的不是,说公司不应该让其做区区的事。此人在与个别员工聊天中竟然坦言,他原来在大公司几乎都是坐在办公室做事的,而只有来到这个小公司,才有破例下车间做一些区区小事。似乎这个小公司还真的亏待了这位高管,以优厚的待遇将其请来,好像就应该将其人当菩萨一样供奉。试想,一个拿高工资的管理人员,也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非同寻常的业绩,这对于那些不善于忽悠领导的其他管理人员或员工来说,也难免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工作情绪势必大受影响。可以说,这个小小型的印刷厂,经营管理几乎已经是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这其中还不乏因为工资报酬方面存在过度悬殊状态,使企业管理矛盾日趋突出,估计这个小公司主要决策层观念没有改变,利益没有清醒的、明确的理顺,企业管理是跳不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忠言逆耳利于行。笔者的忠实采访报道,也许会伤害了现实中的一些单位和个人,但是,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笔者更多只想提个醒,不论是用人单位或求职者,都必须诚信、诚实进行招聘与应聘,不可有各种各样忽悠人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否则,可能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不良效果。所以,企业要勇于正视现实和困难,实事求是地向求职者介绍企业情况,包括受聘的工作待遇,不要忽悠应聘者。在招聘员工,特别是招聘重要岗位的人员时,一定要验明应聘者的身份,以免受到居心不良者的忽悠。而作为应聘者,则应该忠实应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做好,才能对得起企业,也经得起大家的评价。
[时间:2013-08-01 作者:邱仕泽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