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盘活信贷存量”到研究“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金融财政领域的“存量改革”已然开启。
新金融观察发表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孙兴杰文章表示,金融位居经济金字塔的塔尖,拧紧信贷的水龙头,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而财政是政府介入经济活动的关键性手段,严肃财政纪律就是朝着强化市场型政府迈进了一大步。存量信贷与财政资金要“活”起来,意味着资金使用的效率需要提升,廉价资金的时代也将终结。当然,金融与财政改革的目标仍是实体经济的升级与转型,只有实体经济结构出现更大的利润“洼地”时,资金才会主动流入其中,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文章分析,“存量改革”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一直沿着“增量改革”的思路,不断拓展市场经济的分量,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价格闯关到90年代的企业改革,都是扩大了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增量改革”是有限度的,随着低垂的果子被采摘完毕,就需要转换思路,进行结构化的改革了。
中国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规模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实体经济增长缓慢。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一直在寻找中国经济升级的动力与支撑点,就目前的举措来看,金融、财政以及实体经济协同推进,从存量中寻求内生动力和高效率,调结构、促转型,为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寻求新路。
今年1-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11万亿,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信贷增长速度不仅远远超出了预期,也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换言之,信贷服务经济增长的功能在弱化。6月20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大幅飙升,这意味着信贷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期限错配是引发风险的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信贷纪律松弛,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银行、信托、财务公司、融资平台等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土地储备、房地产等行业,这种现象被一些财经人士称为“信贷空转”。无论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还是在金融内部循环,都扩张了各个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增加了信贷总量,这也是中国广义货币存量一路飙升至100万亿的原因所在。
信贷资金除了在金融体内循环外,还投向了政府支撑的战略产业和国有企业,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产能过剩,从水泥、钢铁、煤炭到光伏产品全面过剩。有些企业已经形同僵尸,还依靠信贷资金的新鲜血液勉强维持生存。“僵尸企业”不但是经济增长的绊脚石,也是债务危机的引爆点。天量信贷资金在过去几年中掩盖了中国经济的问题,也延缓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盘活信贷存量”意味着央行将拧紧信贷水龙头,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利率双轨制人为制造了套利的机会,“影子银行”的利率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真实的市场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之后,国企、地方政府享受低利率的机会减少,而中小企业“缺血”的窘境有望缓解,当资金也真正市场化之后,金融抑制带来的利率扭曲才能真正消除。
与信贷一起膨胀的还有财政收入和地方债务。过去几年,中国财政资金增长率一直超过GDP增长率。财政,究其根本而言是进行财富的二次分配,但是在追求GDP增长率的导向下,政府成为投资的主体,地方政府的财政入不敷出,通过地方债务平台大量举债,目前中国地方债务的规模还没有摸清,地方债务危机的阴云或将袭来。“激活财政存量资金”除了加强监管之外,更根本的是建立公共预算体制,让财政在阳光下运行,只有公民的监督才能约束地方政府的花钱冲动。利用好“存量”意味着未来财政资金的增量有限,要进行结构性减税,同时要补上福利的欠债,政府需要带头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文章称,从赋税国家的角度而言,财政资金的收取和使用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性质。中国属于东亚“发展型国家”,随着经济追赶任务的结束,中国需要构建福利型国家。财政增量有限,而开支又呈现刚性增长的态势,地方债务能否持续下去将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增强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只有依靠经济增长来实现,为了破解债务困局,实体经济不振的态势亟待改变。
信贷资金空转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实体经济盈利前景不好,所以很难将流动性“挤入”实体经济。只有提高实体经济本身的利润率,资金才会流入其中,城镇化、打破垄断、税制改革、服务业发展等都是激活实体经济的手段。新一届政府自成立后在简政放权上疾步快跑,削减行政审批的项目,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只有当市场有了主体性之后,企业家的“破坏性创造”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经济才会产生内生动力。
文章指出,向存量开刀,即是向既有的运行机制提出了挑战,“存量改革”本身就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中国经济将从依赖政府转向依靠市场。
[时间:2013-07-18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