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幕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博览会上,《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1935.49亿元,比2011年整体收入增长了40.47%,实现两年增值千亿元,即将迈入2000亿元大关。然而在喜人的大数据背后,北京商报记者却发现,作为数字出版传统主营业务的电子书、互联网期刊和数字报纸尽管整体增速很快,但所占产值比例甚小,仅为2.98%,而在这背后,也存在着数字出版概念界定不明、电子书市场价值低以及出版社数字业务华而不实等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出版业仅占总产值2.98%
在数字出版领域,电子书、互联网期刊和数字报纸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传统的主营业务,《报告》数据显示,去年电子书(含网络原创出版物)收入为31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为15.9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为10.83亿元。三者总收入为57.73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占比仅为2.98%,颇为尴尬。
资深数字出版人士张金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实际上这“老三样”的发展水平最能真实反映出当下国内出版业探索数字出版的现状,“毕竟,这三个领域是传统出版转型发展的代表”。
谈及传统“老三样”的发展现状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表示,虽然“老三样”整体所占比例不大,但发展势头却很迅猛,这一比例比去年提高了0.92%。“如果单独分析而言,国内电子书产业总收入在2011年为7亿元,去年达到31亿元,增幅达342.86%。而互联网期刊也从2006年的5亿元收入稳定增长至2012年的10.83亿元。”
事实上,以电子书出版为例,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中国电子书产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美国电子书净收入就达到20.7亿美元,较2010年翻了一番,英国2011年电子书全年消费总额同比增长366%,德国2011年电子书的销售额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
郝振省对此表示,这说明国内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仍需要深化。“如果单纯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很难在市场立足。”
数字出版概念有待进一步界定
有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之所以传统“老三样”在数字出版总产值中占比极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数字出版的概念没有得到清晰界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全部1935.49亿元中,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和互联网广告的收入占比高达93.5%,但很多业内人士很质疑,这三个领域从大类上应该归属于互联网产业,而非数字出版产业。”
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的管理规则中,并没有数字出版这一概念,只有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也正是由于数字出版概念没明确,一直没有具体管理办法。以至于对数字出版描述处于混乱状态。“许多网站并不向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备案、获取管理资质,人家在文化部或工信部办证。但这回的统计数据却把很多网站的数据纳入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混乱。”
更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直言,之所以把游戏、广告纳入其中,大有“凑数”的意思。“当年国家做‘十二五’规划时,要求数字出版产值要占新闻出版总产值的25%。去年出版业总产值是1.6万亿元,若只统计数字书报刊阅读,只有50多亿元,根本完不成目标。此次披露的近2000亿元,也仅占1.6万亿元的12.5%,离目标还差一半呢。”
上述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业内应该呼吁有关部门对于数字出版的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对相关领域的归属做出明确划分,以便于产业健康发展。
百万电子书市场价值很低
在数字出版领域,最引人关注的自然就是和普通读者息息相关的电子书领域。《报告》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总量突破100万种,收入规模达到31亿元,资源总量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球单一语言电子书资源库总量第一位。
中文在线内容中心总经理孙香娟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看似红火的电子书市场也有自己的困境,例如当年出版新书比例不足总量的1/5,为避免冲击纸书销量,出版社通常会将新书数字化的时间推迟三个月到一年不等。
“只有实现同步上市,才能获得最大市场。”孙香娟解释,以去年出版的《灵宠物语》为例,当时在新书榜上销量第一,虽然同步推出电子书,但丝毫未影响纸书销售。
但张金也指出:“其实,目前市面上真正能够称之为电子读物的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出版社在纸书销售不动后再推电子版而已,这不是长久之计,也并非电子书真正盈利点所在。”
就在年初,亚马逊CEO贝索斯就用亚马逊电子书和实体书的增长数据描绘了电子书业务的市场前景:“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我们一直期待的转变。再过五年,电子书将是我们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也是目前增长最为快速的 2012年增长约70%。相比之下,亚马逊实体书销售在去年12月(美国假日季)遭遇了17年来最低的节日增长, 同比增长只有5%。”
孙香娟则认为,版权保护未完全解决、电子书定价体系悬而未决、市场未形成良好生态系统将是阻碍国内电子书产业发展的三大难题。这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解决。
出版社数字业务部或华而不实
在《报告》中,另外一组数据也引起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去年开展电子书业务的国内出版社数量同比增长8%、开展电子书业务的上亿码洋出版社数量增长72%、同步出版的出版社数量增长163%、电子图书总出版品种增长20%,另外成立电子图书出版专职机构的出版社数量也达到353家。
孙香娟透露,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38家出版集团中,有20家成立了数字出版公司。“实体出版市场变化以及新媒体快速发展促使出版集团和出版社不再犹豫是否开展数字出版,这对出版业而言,可以说是质的变化。”
张金则对此表示担忧,“现在,出版业内如果不提数字出版,都不好意思向上级报告或与同行交流。而实际情况则是,不少出版社只是将原来的信息中心或技术部改个名字而已,有的是编辑、技术、总编室(版权)各出一人,勉强成立应付而已”。
张金强调,国外的出版企业,数字出版业务往往会由指定副总裁亲自抓,从编辑策划开始,进行技术外包或并购IT公司,市场和销售部门负责推广销售,有一套完整的数字出版运营机制。但国内不少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仅仅是和电商平台或移动运营商进行电子书授权业务,仅是如此,根本就是华而不实,算不得数字出版。“在数字时代,电子书出版发行也应是策划、技术加工和销售三位一体,否则数字出版就只能是个摆设。”
[时间:2013-07-12 作者:陈杰 来源:腾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