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聚焦:电子出版能否焕发青春?

电子出版电子书传统印刷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目前国内200家独立经营的电子出版社,年销售收入平均约为400万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仅有10家。面对载体存亡、市场崩溃的危局,电子出版社死守光盘出版业务势成画地为牢。目前国内电子出版社的求生转型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追求数字出版的海阔天空;另一条是寻找图书出版的柳暗花明——

 

  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在市场的份额正遭受数字化大浪的强烈冲击。

  2003年起,全球范围的电子出版迅速转向“在线型”和“电子书”。国内电子出版在网络游戏、网络通信、电子书等内容服务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效益,并且带动中国IT市场进入内容应用的丰收期。2005年,原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引领国内电子出版进入数字阅读时代。2007年以来,国内出版企业无不重视和制定数字出版战略,相关企业争先恐后追捧“网络出版”和“电子书”。

 与此同时,以光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开始走向衰落,全球如此,中国范围内颓势更加明显。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多媒体制作成本较大导致电子出版物价格偏高销售不畅;光盘内容版权保护失效导致多媒体光盘盗版猖獗,侵权成风;网络型电子出版的快速免费传播导致光盘型电子出版物相形见绌,优势无存。

 困惑至今, 载体依旧不成熟

  仅从电子出版及其市场的现状来看,电子出版的载体存亡变幻莫测,环境恶劣收入艰难。电子出版好像“成也光盘,败也光盘”,其实不然,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来认识电子出版及其载体的困惑与转机。

     唱片消失了,唱片企业改行了,但出版社转型用保真技术流传音乐旋律;磁带消失了,磁带公司改行了,但出版社转型用激光技术播送视听节目;光盘将消失,光盘厂将改行,而出版社将以更多更好的技术传播多媒体内容。这说明,电子出版单位不同于载体复制工厂,出版社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载体的存亡,而是体现在文化内容的策划编辑上。

 印刷出版的载体,经过千百年的承传而历久弥新,电子出版的载体,仅有十来年尝试而且变数很大,因此,电子出版载体与印刷出版载体相比,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一是产品不成熟。电子出版缺少统一标准,产品的内涵与形式各有说法,载体变幻莫测:磁盘(FD),光盘(CD、DVD),网络(MP3、Flash),电子书(E-book、Kindle、iPad),手机(iPhone、安卓)等,花样翻新眼花缭乱。

  二是技术不成熟。电子出版的发展必须与IT技术结缘,而IT技术既喜新厌旧又嫌贫爱富,电子出版要迎娶新技术,就存在投资不归的市场风险,而电子出版放弃新技术,又将沦为遭受市场唾弃的“剩男”。

 三是市场不成熟。电子出版没有稳定销售渠道,软件专卖店或新华书店,都是有心推广、无力赚钱。盗版成为市场的潜规则,网络滋长用户的免费瘾,导致电子出版商业链缺失,无利可图就没有产品,没有产品就更没有市场。

 四是产业不成熟。电子出版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电子出版的编辑、出版、销售三者严重脱节。有制作能力的单位没有出版和销售权力,有出版权力的单位缺少技术和销售能力,有销售渠道的正规军斗不过地下盗版的偷袭者。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目前国内200家独立经营的电子出版社,年销售收入平均约为400万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仅有10家单位。这10家单位能够坚守业务创造效益,大都具有:长期资源积累和集团背景依靠;教育产品支撑和创新产品拓展等优势。其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教材租赁、教育软件、视听运营、游戏出版、农家书屋、纸质报刊等。

  面对载体存亡、市场崩溃的危局,电子出版社死守光盘出版业务肯定是画地为牢。目前国内电子出版社的求生转型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上前一步,追求数字出版的海阔天空;另一条是退后一步,寻找图书出版的柳暗花明。例如,有的出版社自主开发多媒体数字化教材,单品种全年发行量就超过1000万张;也有的出版社强化教育类图书报刊的出版业务,经营效益不亚于图书出版单位。

 

[时间:2013-07-04  作者:陈生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