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版印刷展”在旅顺博物馆展出

雕版印刷,印刷展会

   4月25日上午,由旅顺博物馆、扬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中国雕版印刷展”在旅顺博物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结束。开幕当天,专程从扬州赶来的三位雕版印刷传承人现场为观众演示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也揭开了雕版印刷的神秘面纱。

 
  雕版之前 先得找块好板子
 
  扬州博物馆馆长袁淮告诉记者,在经历了史前的陶石、商代的甲骨、商周的铜、春秋战国的简牍之后,约在汉朝时期出现了纸张,成为雕版印刷重要的物质基础。
 
  “在雕版印刷前,还有盖印、捶拓和印花等复印技术,为雕版印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袁淮说,特别是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以及科举制度的建立,使雕版技术应运而生。
 
  雕版印刷的整个流程需要二十几道,十分复杂。雕版的第一个环节是要选择板子。
 
  袁淮说,首先要选用梨木、枣木等易于雕刻、纹理细密、吸墨均匀的木料;然后沿着树的纵向裁成2厘米厚的木板,再放在石灰水里浸沤一个月至数个月后捞出来,自然风干后再刨光刨平,最后在整个板子上涂满植物油后再打磨平滑。
 
  接下来的程序是“写样”将准备雕刻的内容抄录在宣纸上。23岁的女孩时嘉艺从事写样工作已经两年了,她告诉记者,她目前主要临摹两种字样,一种是传统的印刷体,也就是宋体字;另一种是楷书,因为楷书更便于雕刻。
 
  一旁的袁淮说,有时印刷一部书需要几十个人同时写样,但临摹的字体必须保持完全一致。
 
  纸样写完后,要进行初校,如发现有错字,在字的旁边用符号标出来,然后将正字写在该行纸的上面,又称为“天头”,用铲刀将错字挖掉,重贴一块补白将正字写上,就可以定样了。
 
  接下来就是“上板”,即用浆糊把纸样贴在木板上。“我们讲究正写反刻。”时嘉艺说,贴纸样要把写字的那面用浆糊粘在木板上,为了让字清晰地透出来,雕刻师傅要用手轻轻地将纸衣磨掉,只留下薄薄的一层,再涂上油,这样字迹就好像是直接写在木板上一样的清晰了。
 
  最难的是刻图像
 
  错一点就得重新来过
 
  随展览来大连的还有扬州的雕版工艺美术大师沈树华,他1979年拜79岁高龄的陈正春老艺人为师,至今已有30多年的艺龄,2011年他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版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据袁淮介绍,最好的雕版技师一天也只能雕刻80个字。但沈树华说,雕刻文字不算最难,最难的是雕刻图像。“刻字如果刻坏了还可以补救,把错的地方挖出来,然后补上一块就可以,但刻画时图案都是连着的,笔画很细,一旦刻坏了就得重刻。”
 
  画画往往是最后画眼睛,所以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但沈树华透露说,雕刻时要先雕眼睛,再以此为中心一点点向四周刻。沈树华说,中国人发明了套色印刷,一种颜色需要刻一块板,最多只能套七色。不过,雕刻很费眼神,刻一会儿沈树华就要休息一会儿,否则眼睛吃不消,他说遇到阴雨天气光线不好,就雕刻粗线条部分。
 
  多次到国外进行文化交流的沈树华,不仅被看成古老技艺的传承人,也被当做大师一般地对待。沈树华翻开他的作品图片册,指着其中一幅作品很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他雕刻的一块板能卖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有一次,北京要重印清代7000多卷的《龙藏》,《龙藏》每卷的扉页上都有一张佛教图画。他们一开始用电脑刻了这张图,但是不能把释迦牟尼像以及两边百多位佛教人物逼真细腻地刻画出来,觉得还是应该采用雕版刻画。当时,我们正好在北京演示,他们在现场看了后就请我们重新雕刻了图画。”
 
  保存雕版很难
 
  接下来是刷印:将雕板用粘板膏固定在案桌上,刷印者将墨均匀涂在雕板凸起的一面,然后放上宣纸,用刷子或耙子轻轻刷试纸背,印好后揭下晾干就行了。
 
  最后的工序就是将独立的印张装帧成册。“中国的古籍装帧经历过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以及线装等形式。线装大约出现在唐、五代,盛行在明代中期以后。”袁淮说。
 
  一块雕板只能连续印刷100张左右,因板子里含墨、含水过多,需要洗板,然后得经过两三个月的自然烘干“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使用。“技术高的师傅最多使用十次左右,雕版基本上就报废了。”袁淮说雕板很珍贵,一是以前很多因为作废就丢掉了,二是因为保存,为防止虫蛀、干裂两大致命的危险,现在即使有了现代技术的恒温恒湿、杀虫杀菌的技术,也只能保存一二百年。所以现在基本上使用电脑照排技术,只有在有“国礼”任务时,他们才会用雕版印刷。
 

[时间:2013-05-14  来源:大连日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