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又被人们称为印后过塑、印后裱胶或印后贴膜,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0.012~0.020mm厚的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所用工艺可分为即涂膜、预涂膜两种,根据薄膜材料的不同分为亮光膜、亚光膜两种。
作为保护和装饰印刷品表面的一种工艺方式,覆膜在印后加工中占很大的份额,随便走进一个书店,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图书都采用这种方式。这是因为经过覆膜的印刷品,表面会更加平滑、光亮、耐污、耐水、耐磨,书刊封面的色彩更加鲜艳夺目、不易被损坏,印刷品的耐磨性、耐折性、抗拉性和耐湿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保护了各类印刷品的外观效果,提高了使用寿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覆膜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印刷产品的质量缺陷,许多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表观缺陷,经过覆膜以后(尤其是覆亚光膜后),都可以被遮盖。
因此,覆膜工艺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各类包装装潢印刷品,各种装订形式的书刊、本册、挂历、地图等,是一种很受欢迎的印品表面加工技术。覆膜工艺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我国,由于它的诸多优点,在极短时间内便风靡全国,并逐渐成为书刊表面装饰的宠儿。
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覆膜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和覆膜制品废弃时重复利用困难这两大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提起覆膜,人们往往会想到“白色污染”。许多业内人士对覆膜的功能以及能否继续应用产生怀疑,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在 2002年发布的第32号令中,已将溶剂型即涂覆膜机列入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中。
可以肯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覆膜技术将会接受越来越多的考验。覆膜将会怎样发展?是完全淘汰还是合理发展?这些问题都将成为覆膜工艺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现状堪忧
我们在参观书刊类产品的展览时,很难看到国外的展台上有覆膜的产品。在一些发达国家,其环保、健康、火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使得覆膜这种工艺很难有发展空间。与此相反,我国的覆膜市场倒是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要谈书刊装饰,必谈覆膜工艺。
1.覆膜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禁用溶剂型即涂覆膜工艺的规定已出台多年,但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小型覆膜厂在继续使用。据了解,这种工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影响操作人员健康,存在火灾隐患
溶剂型覆膜由于使用含苯的溶剂,损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车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随着周围有机溶剂浓度的不断增加,极易因薄膜材料产生的静电而突发火灾。而且对周围的环境来说,覆膜工厂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存在潜在危险。
(2)覆膜后的纸张和薄膜材料难以回收,浪费资源
据了解,现在我国造纸纤维80%的来源是依靠回收废旧纸张,包括纸毛、纸边等。在印刷品中,书刊封面的用纸量也是巨大的,如果大批量采用覆膜(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又无法将纸张和塑料薄膜分离,那么覆过膜的废旧纸张以及纸边、纸毛都将无法回收,无法降解,这样会带来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实际上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2.覆膜工艺落后但依然有市场的原因
既然溶剂型覆膜有这么大的危害,为什么仍有如此大的市场呢?以下原因或多或少地决定着其存在的理由。第一,用溶剂型胶黏剂的覆膜机已使用多年,设备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且覆膜精度有保证,这些机器一般不易坏、维修也不复杂,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很多生产和维修方面的经验,故很多生产厂不愿意把这种还能派得上用场的溶剂型覆膜机淘汰。第二,溶剂型覆膜工艺推广几十年,技术成熟,产品质量有保证。许多企业及技术人员不愿将一项自己熟练的工艺技术,换成一项自己并不太熟悉的技术。第三,从成本上考虑,溶剂型覆膜机还是比较便宜的,对印刷厂来讲,节约成本就是争取利润。第四,水性覆膜工艺虽然改善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避免了对操作人员身体的伤害,但相对于溶剂型覆膜工艺来说仍有很多缺陷,如产品质量难以让人满意等。
3.印刷厂和出版社的态度影响覆膜发展
总体来说,溶剂型覆膜工艺被彻底淘汰是迟早的事情,通过采访我们也证明了这样的趋势。可以预见,溶剂型覆膜已经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而将覆膜技术全盘否定呢?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将覆膜技术彻底淘汰的看法是不现实的,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1)印刷厂 利润难以割舍
对于多数印刷厂来说,覆膜是印后加工中一个很大的利润点,尤其是现今印刷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对于覆膜加工,印刷厂是难以割舍的。
覆膜一线的操作人员是有害气体的第一受害者,可以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现在的印刷厂(即使是一些小规模的印刷厂)一般都能认识到覆膜工艺的危害,并正在设法将可能出现的污染减少到最小,如采用比较环保的工艺和材料,完善厂房的通风设施等,他们欢迎环保型的产品,如水性覆膜、预涂膜等。
(2)出版社 覆膜已经成为习惯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覆膜工艺深受出版社推崇,美编在选择书刊表面的装饰方法时,往往都首选覆膜,甚至在局部UV上光时,也要先覆膜再上光。可以说,在是否覆膜的问题上,出版社是起着决定作用的,因为按照一般图书出版的流程,出版社要先制定方案,印刷厂或者装订厂也只是在执行出版社的意愿。一些科教类出版社几乎对所有的图书都要进行覆膜。在环保的问题上,出版社一方显然没有印刷厂一方表现得积极。
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纸质出版物的印刷质量和表面装饰效果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版社为了追求图书产品的销量,必然需要在书刊封面上大做文章。
纸质出版物在经过覆膜加工以后,图文可以得到保护,视觉效果更佳,尤其是亚光膜给人柔和、高档、舒服的感觉。
此外,覆膜还可以增加色彩的浓度和亮度,提高色彩对比度,还可以防水,不会粘脏。同时,纸张的张力值、平滑度、抗老化、抗撕裂、抗戳穿等物理性能普遍提高,减少了纸质品受水分影响而引发的形变和破损,提高了书籍的刚性和成型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印刷品的附加值。况且,覆膜成本的投入,要远低于产品的附加值、商品促销率等的增加。对于出版社来说,既然覆膜有如此多的利处,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出版单位同印刷厂应加强沟通,印刷厂应多将覆膜工艺的利弊介绍给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在制定书刊装饰方案时能多考虑到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去做设计。
河南印象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省市发布相关规定,禁止在学生课本上覆膜,河南省就是典型的一例。刚刚听说的时候,笔者感到很惊讶。一般来说,学生的课本是最需要覆膜的,尤其是小学生的课本,小孩子活泼好动,对课本的磨损也大,因此对书籍的耐折、耐磨、防水等功能要求也就比较高。况且,在最近举行的人大会议上,有很多代表都提出要实现学生课本的重复利用,如果要实现这一目标,对课本进行覆膜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但禁止学生课本覆膜又是为何呢?一方面,我们也已经反复强调过了,覆膜的印刷品有悖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使是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问题,目前在我国的技术水平下,废弃后回收仍然不能实现。另一方面,覆膜加大了课本的成本,这个成本不仅是成品书的覆膜成本,也包括在加工过程中废弃的纸毛、纸粉的成本,由于这部分边角料无法回收,成本只能完全加在每一本经过覆膜的书的定价当中,对于书本的使用者来说,这也是一种负担。
据了解,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下属的覆膜厂在禁令下达以后即被撤销。由于课本要占到覆膜产品的绝大多数,河南省很多较大的印刷厂(如河南第一新华印刷厂和第二新华印刷厂等)早已取消了覆膜这一印后加工形式,一旦遇到需要覆膜的产品,就拿到其他小厂进行覆膜。这些规模较大的印刷厂,在取消覆膜工艺之前很多都早已将溶剂型覆膜和水性覆膜淘汰,而使用比较先进的预涂膜覆膜了。在禁令下达后,他们纷纷放弃了覆膜。据某印刷厂的相关人士透露,现在该厂所承印的覆膜类书刊印刷品占所有承印品的20%~30%,要知道,原来这个数字要达到70%以上。
可见,政府的强制措施使得覆膜在一些地区失去了很大的市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对于这样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工艺,我们有必要对其重新认识一下。实际上,作为印刷技术的一部分,覆膜技术也在随着各种材料、设备和工艺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就像溶剂型覆膜到水性覆膜的进步,即涂型覆膜技术到预涂膜技术的进步,各种薄膜材料和各种胶黏剂材料的不断进步等,这种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这也是覆膜技术革新的希望所在。
寻求发展
印刷技术不断进步,印刷材料不断更新,印后加工条件的多变因素对覆膜的影响越来越大,印刷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覆膜行业必须按客观条件的变化和新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结构调整。同时,我们也应该适时地寻找一些能够替代覆膜的其他工艺,以降低覆膜对环境的压力。
1.上光能否取代覆膜
其实除了覆膜工艺,UV上光也可对印刷品表面起到一定的保护和装饰作用,在很多功能上这两者很相似。由于 UV上光成本相对较低,发展也比较迅速,且产品极具诱惑力,因此在某些印后加工领域也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看好UV上光技术的人甚至认为,这种技术可以取代覆膜技术而独立发展。
事实上,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据一些应用了UV上光技术的印刷厂介绍,UV上光应用最多的还是局部上光,进行局部UV上光可以提高书籍的档次,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局部的UV上光工艺也是在覆膜之后进行的,并且,之前的这种覆膜工艺必须是溶剂型覆膜。
此外,UV上光与覆膜相比仍有很多不足。如UV上光的保护作用、耐折度、耐磨度等均不如覆膜,在许多领域会有局限,如包装盒等;UV上光还需要投入印刷设备和UV固化设备,而覆膜有现成的设备基础和成熟的工艺;另外,一些UV光油在涂布过程中也会挥发出异味,给操作人员带来影响。
如今的印刷厂和出版社都很注重这种工艺,并认为在书刊印刷方面,UV上光可以取代覆膜工艺。但综合来说,UV上光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局限性的,在工艺处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无法完全取代覆膜工艺。
2.预涂膜技术
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它先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的不同将胶液涂布在薄膜上复卷后供使用厂家选择,而后再与印刷品进行复合。
预涂膜大约是在1989年开始使用,在欧美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6年左右进入亚洲。在进入亚洲的同时,欧美已经宣布禁止使用即涂膜,改为预涂膜。由于使用较晚,亚洲除日本现已全部使用预涂膜外,其他国家(如中国、韩国等)都处于预涂膜和即涂膜兼用的状态。我国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使用预涂膜,现在预涂膜在我国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
与即涂膜相比,预涂膜有很多优点。如减少了污染,对人身体无损伤;不会因纸张性质不同或墨色不同而影响覆膜质量;预涂膜覆膜机操作更简单,加工后的图文效果更好;基本消灭了皱褶、气泡、脱落等现象。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种环保型的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对人身体无害。
但预涂膜在我国的推广还是比较缓慢的,这其中,成本问题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决定着投资者对预涂膜工艺的热情。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预涂膜产品在价格方面偏高,因为预涂膜产品属于印刷耗材,印刷厂在选择耗材时价格成本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缺乏纸张和薄膜分离的技术,使得预涂膜在我国无法完全称为一个环保型工艺。
针对这种现状,预涂膜产品应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从而使市场价格越来越接近印刷厂的需求。与此同时,纸膜分离技术的研发或引进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在无法舍弃覆膜工艺的情况下,实现环保型覆膜,合理发展覆膜工艺。
[时间:2005-10-19 来源:印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