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趋势专家曾说:“印刷行业赚钱越来越难的趋势,就像被壁球打扁的蚊子无可挽回。”印刷企业一直处在微利的窘境,这是业内人士所共同认知的现状。
疑惑一、印刷工价直欲跌破成本价。
回顾:近日,多家印刷媒体都转发了关于,印刷厂之间的恶性低价竞争的报道。众多印刷企业深受其害,但是为了赢得有限的客户,不惜将价格作为赢得客户的“杀手锏”。即使那些对价格竞争深恶痛绝的企业最终也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在市场和客户的压力下加入降价求生的战团。就这样,印刷工价被越压越低,终于有个声音喊了出来,:“现如今,印刷的价格真的很离谱,明明连纸张的价格也算不回来的订单,居然有几家企业在抢,生存不易啊!”就是这条微博印发了印刷界的低价竞争。
在此之前,早已有印刷专家“预言”,印刷工价必然上涨。不过目前的状况却不是如此。面对纸张、油墨等印刷主要原材料,近几年来数次提高价格,给印刷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几乎最近的每一年,印刷媒体在盘点上一年关键词的时候都会讨论到原材料涨价的问题。用工成本可以说是原材料成本之后影响印刷企业运营成本的重要因素。而近几年每到春节后还经常出现用工荒,又迫使企业不得不高价招收普通工。这使得用工成本更加严重。另外,对想要通过国家绿色印刷认证的印刷企业而言,提高成本价格,使用绿色印刷耗材;外加认证所需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破解:那么印刷工价是不是真的要跌破成本价了?是不是印刷企业都处在负盈利的状态?笔者给予的答案是“否定”。
据权威媒体的调查显示:当前印刷工价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以单张纸彩色印刷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工价可达60元/色令,而当前市场主流报价在10元~20元/色令,只是原来的1/6~1/3。乍一看,会被这些降低的数字迷惑眼睛。可是,有一个因素我们不能忽略——生产成本的降低。当前单张纸彩色印刷生产效率比20年前至少提高了五六倍。因此,虽然工价大幅走低,在单位时间印刷企业创造的产值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得以更高。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增长14.8%,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利润总额1128.0亿元,增长4.8%;不包括数字出版的资产总额为14417.5亿元,增长13.2%;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7344.8亿元,增长12.5%;纳税总额为787.9亿元,增长11.3%。《201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实现总产出12698.1亿元,较2009年增长19.0%;实现增加值3503.4亿元,增长13.0%,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营业收入12375.2亿元,增长19.7%;利润总额1075.9亿元,增长20.4%。不包括数字出版的资产总额为12737.4亿元,较2009年增长7.5%;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为6531.9亿元,增长5.8%;纳税总额为707.7亿元,增长14.0%。从最不景气的2011年我们可以发现,在面临出版印刷严重萎缩的情况下,利润总额依然有所增长。
疑惑二:有人质疑,印刷工价虚高乎?
回顾:现在印刷厂的很多客户都选择了网络印刷。上海某文化传播公司做活动执行的孙先生说:“我们公司原本一直在印刷厂直接拿货,但今年开始就转为跟网络印刷供应商合作了。”据了解,孙先生在但网上找的印刷供应商价格比当地的供应商价格低了30%。
破解:上海印刷协会的专家称:中国的印刷行业现在竞争激烈,行情比较低迷,所以价格已是接地气的,。上海印刷工价高是因为人工价格较高,不同地区印刷价格都有差别,很正常。相对来说是机械化程度低的价格偏高,也是人工成本推高的原因,丝印相对高些,胶印相对低些。价格低主要是摊低人工成本和单位损耗,所以,一般而论上海文印店的价格也没有虚高,因为利润都不高。其实,印刷价格的差距不仅存在于异地,国内外的印刷价格上也令人“膛目结舌”。近日新浪网友@李逍遥TonyLee的一则微博却表明,在一些细分市场,英国的印刷工价不仅可能比中国低,而且还低不少。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如果说英国制造比中国制造还便宜不少,很多人可能不信,但是事实摆在眼前:杂志印刷行业,6万本80页杂志,某英国公司的报价,比深圳5家公司中报价最低的一家,还低整整20%!(纯出厂价格比较)”。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关人士解释为:长期以来,基于人口红利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和相对较低的土地等资源成本,是我国企业构建商业模式,确立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但是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劳动力价格和土地等资源成本持续快速攀升,支撑原有商业模式的前提发生动摇。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盟为重振本地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分别提出“再工业化”和“新工业革命”战略,通过发展高度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如工业机器人克服人工成本过高对制造业发展的掣肘,进而吸引外流制造企业的回归。这给原本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制胜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挑战。前述英国公司之所以能在与中国同行的价格比拼中胜出,通过采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便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印刷指导工价急欲修改
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是印刷风尚的指向标。距上次颁布的《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工价》,已经过去了四年的时间。2011我国全年CPI涨5.4%,2012年的数据是2.6%。也就是说两年之后,物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了8%。就拿增长幅度最大的标签印刷来讲,这样的通货膨胀率也让其的利润增长率也降至到了12%。当然,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印刷厂对在采取降价生存的措施。据笔者所知,在最困难的市场环境中,国内的印刷厂仍然有增长印刷工价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占比较大的印刷行业而言,恶性的低价竞争,不断攀升的成本都使其在“苟延残喘”中过活。上至法律条款,下至普通的条例都是为一般的大众谋福利的。印刷指导工价不仅要在北京地区继续完善,在全国也应有所推动。
[时间:2013-04-19 来源: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