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国数字出版 未找到盈利模式

数字出版

  近日,一个数据成为出版界热议的焦点,即“中国数字出版的年增长率高达50%的数字”。有人称它远超传统图书出版不到10%的年增长率,甚至说,中国数字出版的总量早在2009年已达800亿元,超过了传统出版的总量。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出版人李昕则在微博和几个高校的演讲中,对我国数字出版现状作出了完全相反的判断。他直言,这个数据是将电子游戏的出版归入数字出版中的结果,数字出版在中西方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态势。他认为其中原因是中国的数字出版尚未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

  李昕指出,目前中国的数字出版总量其实非常小,对传统出版尚未形成真正冲击。

  与西方盈利时代相差10年

  以三联书店举例,该社掌握数字版权的书共有2500种以上,但只有不足200种去做了数字出版的尝试,所占比例不到10%。这和西方发达国家形成了极大反差。在欧美,很多出版社电子书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纸质书,特别是学术型的出版社,数字出版使它们如鱼得水。但在我国,学术型的出版社甚至连到数字出版中试水的勇气都没有;在美国,亚马逊网上书店的电子书销售额已超过了纸质书,但我国的三大网上书城(当当、卓越、京东)的纸质书销售都在逐年大幅攀升,而电子书销售则一筹莫展;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已宣布《牛津英文词典》今后不再出纸质版,但在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辞典》仍然是最为畅销的工具书;最近,美国的《新闻周刊》也决定停发纸质版本,但在中国,《三联生活周刊》2012年电子版的收入,大约只相当于纸质版收入的1%。所以,如果说西方一些出版社已经进入了可以依靠数字出版物盈利的时代的话,那么我们与这个时代的差距可能是10年,甚至更多。

  中国数字出版处于烧钱阶段

  在采访中,一些业内人士指出,李昕指出的这种落后不是由于技术条件的差距,完全是因为找不到盈利模式。西方国家可以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是因为数字出版的成本低于传统出版,盈利高于传统出版;而在中国,数字出版的投资目前还处在烧钱的阶段,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是一盘没有胜算的棋。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爆料,因为盗版,盛大网上原创作品销售收入每年损失超过10亿元。数字出版的市场秩序混乱,盗版猖獗成为了数字出版的掣肘之一。另外,2012年进行的第九次全民阅读调查证明,只有41.8%的中国网民表示可以接受下载付费阅读电子书,而读者心中,能接受的电子书的平均价格只有每本3.5元。读者这样低的心理价位,是目前网上数字出版物无法建立盈利模式的掣肘之二。而中国图书出版的产业集中度较低,以致网上出版商和传统出版机构难以建立有效的对接,数字出版物的定价过低,影响了传统出版社从事网上出版的积极性也是制约数字出版发展的重要原因。

  与纸质书内容不同是主要原因

  无法建立盈利模式,使当当、亚马逊等以传统纸质图书电子版为数字出版主打产品的网络商,难以长期维持烧钱式经营。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当当网将一大批优质的纸质书“转档”为电子版,然后作网上出版,做这件事花费500万元,而收益不足300万元。所以当当网的副总裁王曦甚至呼吁政府扶植他们的数字出版业务。

  李昕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数字出版方面最大的差距在于西方的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在内容上重合率甚高,甚至可以说两者有着高度一致性;但在中国,目前的数字出版,其主流不过是你卖你的网民自发原创作品,我卖我的经过编辑的合格作者的纸质书。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数字出版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将极大地延续传统出版业占主流的时间。

[时间:2013-04-18  作者:陈熙涵  来源:文汇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