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逛图书市场,发现在电子图书的猛烈冲击下,在电商的各种强势营销手段的重重包裹下,纸质图书依然风头不减,甚至可谓风光无限,柴静《看见》的50万册首印似乎就是一个明证。尽管这样,近几年来图书单品种销量仍以不可阻挡之势持续走低,让人不得不对纸质图书市场的繁华产生些许疑虑。而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又在不争气地印证着这种并不多余的担心。
内容华而不实
如今,越来越多的名人开始出书。出版社之所以非常愿意揽这摊活,一是可以借名人的名气和声望为出版社提高知名度,二是众多名人粉丝的捧场可以让这类书不愁卖。但是,这样的书出得多了,难免会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比如有的歌星出的所谓自传,与其说它是书,倒不如说它是一本相册。还有的名人以各种花哨的名字出版所谓著作,其实说的就是鸡毛蒜皮那点事,说实话,这样的“知识”在菜市场就可以学到。读者之所以愿意选择这种高成本的方式来给自己“充电”,无非就是名人效应在发挥作用罢了。
华而不实的另一种表现,就是“注水”现象严重。这在各种非教材类的图书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类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好像很对得起它那让人咋舌的定价,但是翻开后就会发现,整本都是字的书其实统共没多少字。诀窍在哪里?就在“字里行间”:字距和行距都以最大限度地彼此拉开距离。“注水”的另外一个窍门,就是选择较厚的纸张,这样就可以把“门面”给“撑”起来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卖个好价钱了。但是别忘了,图书产业是内容产业,怎么可以论斤卖呢?
再者,各种所谓的礼品书,将各种经典的著作“捆绑”起来,用“精美”的外壳加以精心包装,然后标上一个惊天价格推向市场。这样的书如果剥掉华丽的外表,只采用简单的平装,其实售价也就不到十分之一。但是,出书的人自有他的考量,就像“脑白金”一样,这类书作为送人的礼品真是再好不过了。
封面追求“眼球”效应
现在的很多读者,看书是很浮躁的,选择图书的标准只有一个:看书名。哪本书名字听起来顺耳,拿起来就走,这让不少图书出版者必须挖空心思为哪怕内容平淡的图书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于是,以各种古怪、骇人听闻的名字命名的图书开始闪亮登场,真是怎么刺激怎么来,让人目不暇接,看起来好不热闹,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起名字的时候爽快了,但是内容呢,有看点吗?对得起读者吗?
“眼球”攻略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在图书版本、开本和封面上所做的文章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图书打着所谓“超值白金版”的旗号,尝试着采用各种各样奇异夸张的开本,封面设计也是追求出奇制胜,甚至不惜冒着被封杀的危险。在各种图书实体店,这样的图书比比皆是。不得不承认,华丽光鲜的外表确实能够吸引人的眼球,甚至能给人提供一场视觉盛宴,但是前提是,图书不能去深究内容几许。
凡此种种,无非就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心甘情愿掏腰包,而且还觉得物有所值。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出版者实属不易。
愈演愈烈的跟风现象
所谓跟风,其实就是指同质化。什么书销路好,大家就蜂拥而上,各种励志的、旅游的、心理的图书,真是忙坏了、累坏了出版者,也忙坏了、难坏了读者,因为实在不知道在只相差一两个字的众多图书里,选择哪本才够权威。这样的跟风图书纯粹是从赢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会在内容上进行过多的反复推敲。如果说好的图书火了一个人,火了一个社,那么,跟风现象则毁了一个市场。
有些作者也经不起利益的诱惑,在某本图书销量还不错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将已经出版的图书进行简单再加工并且改换书名后再行出版,这对于读者而言其实是一种伤害,因为有可能花几本书的钱买回的其实就是一本书。
令人堪忧的印装质量
一本图书从选题策划到最终面世,要经历策划、组稿、三审三校、排版、印刷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严重影响图书质量。夸张的销量与严格的质量似乎并无多大关系,一些显见的表述错误以及数据错误也隐藏其中。再者,与成书联系紧密的印刷环节也颇有疏漏。现在的印刷厂水平良莠不齐,常见的问题是:纸张质量太差,正反面的文字互相可见;存在某些缺页现象,甚至某些权威出版社也有这类问题;封面和内文在定价、版次上信息不一致,严重干扰了读者的判断。
综上所述,图书市场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即便你用数学逻辑作出精准的预测,市场也未必买账。面对复杂的图书市场,出版人所能做的,就是尽职尽责出有质量保证的好图书。在数字出版一天强似一天的猛烈攻击下,纸质图书采取听任自流、不甚负责、不追求图书内容质量的松懈态度,只能是自掘坟墓。唯有以认真的态度、负责任地出版图书,才能守住属于自己的市场。
[时间:2013-04-08 作者:彭芳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