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行电子书包是否为时过早

电子书

  今天又看到关于推行电子书包的新闻,在印象里,这个举措在全国各个城市推行的就算没有十年,五六年也是有的。一开始所谓的电子书包看起来像是一台更小型的笔记本电脑,现在逐渐转变为公众所熟知的平板电脑。前两年一则美国使用ipad上课的新闻重重的鞭挞了教育部门的神经——我们是否也该紧跟“高科技”的步伐了?

  我认为自己算是个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人,甚至有时候是个疯狂的人,但是我实在是不觉得现在的情况适合推行这种形式的电子书包。

  我是一个IT工作者,并非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是个人认为所有的教育方法皆是要改变教育受益方的本质,而非整个教育链条的形式。但是单纯依赖工具只能改变形式而非本质。电子书包是工具,所有教育不能依赖工具。

  有些读者可能会认为我说“依赖”这个词有点过火,我只想说,在推行过程中,支持者不断的赋予电子书包强烈的使命感和重要性,而这些重负不应该单纯出现在一个工具上。

  我查阅了很多相关的新闻,在一部分新闻中,教育者自己也承认“运营模式未定,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我们把这件事引申到IT产品工作中去,一款新上线产品最多是“盈利模式未定”,除非是管理层经验确实不足,否则不会出现“运营模式未定”的说法。这个不应该责怪相关工作人员,不是他们不想定,而是引入平板电脑一样的电子书包本身就问题重重。

  1、家长的负担是否会加重

  按照正常情况,我们去使用平板电脑进行阅读的话是省钱的,可放在教育里则不同。家长需要为孩子购买终端,现在推行时期的终端是政府支付的,可是大规模应用的话必定是自己掏腰包。设备需要更新换代的可能性会有很多,可能因为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因为设备损坏无法维修,可能因为学校要引进功能支持更好的终端,可能因为孩子换学校——换的学校是和另外一个供应商合作的,原来学校的设备不支持校园网络。
还有,就算是电子书,该收的费用还是有的,不然还统一配备终端干什么,干脆在校园网上直接放出ios版本或者android版本的电子书岂不是更好,还省去了好多麻烦。

  2、学生的自制力怎样控制

  这个显而易见,我就随便举个例子。

  小学的时候,我尝试用小霸王学习机Basic编写一些简单的圆形三角形之类的图案,这在同学中已经是“奇葩”一朵了,大部分的时候还是玩游戏。

  初中的时候,我拥有了三台不同型号的文曲星电子字典,主要拿来玩各版本的英雄坛说。

  高中的时候,步步高电子字典盛行,角色扮演游戏伏魔录我通关了3遍。

  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树立,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规定学生的行为。仅仅是功能有限的学习机、电子字典都这样,全员平板电脑会是什么样子?

  正确的工具需要正确的人使用,我觉得老师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新换代,学生的就需要斟酌了。

  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个例子,是从一则新闻中发现的:老师让学生玩做题游戏,通关无错误奖励一颗虚拟棒棒糖。放学后学生拿着电子书包上的虚拟棒棒糖给家长看,高兴的说是老师奖励的。姑且不说放学后的事真实与否,这种新闻就跟看IT软文一样,看完就算了。表面看起来这是把“小红花”的奖励机制引申到了电子书包上,应该是个好例子,其实不然。

  人对于任何新的事物都是有好奇心的,这被称为新鲜感,学生比成年人更容易产生新鲜感。可是有“新鲜”就有“保鲜”,如果保鲜期过了会怎么样——不管是棒棒糖还是德芙巧克力,都是假的,又不能吃。那么人对于事物的新鲜感过了就会产生探索欲,探索欲要求人们去在一定的范围内寻找能带来新鲜感的事物,这个时候,探索欲会督促学生寻找一些电子书包的新玩法。而探索欲往往是能影响周围的人的。

  3、迎合大众生活不代表可以迎合学习生活

  有人可能会说“其实事情别看的这么严重,现在的孩子哪个家里没有电脑或者平板电脑,在父母的监督下还不是该学习还学习”。

  不同之处在于,家用电脑或者平板电脑是家庭自购,父母可以控制,如果家长控制不让孩子打开“电子书包”,孩子会说“这是学校发的”“这是老师让的”,现在的孩子很聪明,电子产品只要开着,他想玩到游戏就能玩到,说不定还会让家长误认为是在做作业。

  还是说说我们日常用平板电脑读书的习惯,优势有两个:免费和便捷。第二个便捷还稍微有点牵强,其实多数时候就是免费。可是我在之前写的一篇《一段围绕电子书的产品级对话》中说过“这只适合浅阅读”。学习过程肯定是深阅读没异议了,人们在深阅读的时候就比较习惯翻书、划重点或者做笔记,甚至把笔记也做在书的边上。那么如果我们尝试用平板电脑进行深阅读会怎样?第一是效果不佳,第二是视觉容易更快疲惫。

  况且,真的要这么快的替代传统书本吗?我曾经很懊恼的一件事就是,很多自己认为很简单的字,明明打字的时候都能迅速选对,要动笔写的时候却写不出来,并且本来写字就不好看,因为长时间不写,越来越丑。我一个成天对着电脑的IT工作者很多时候都要写字,更何况以后还不一定从事这个工作的学生们。

  我一直把电子书包看成是平板电脑,可能会有读者告诉我“难道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电纸书吗?”。平板电脑不是我说的而是被透露出来的,我们看看电子书包功能上都要涉及到什么:写作业(需要触屏,且几乎可以肯定是非电阻屏)、看书、视频(具有本地或在线播放视频和音频的能力)、资料查询(可以联网)等等。并且,我看到它是什么样子了,它不是e-paper,确实是平板电脑。

  那么支持者所宣传的电子书包的优点是否真的成立?

  首先,教育手段多元。解释是更直观、形象,可以用视频或者动画和学生进行互动。我上面也说了,老师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新换代,要直观要形象要看视频看动画,让老师用多媒体、投影仪,甚至把黑板直接换成个大平板电脑都行,非得人手一台吗?

  其次,师生交流更加迅速。现在学校的教育没有远程的吧?我不觉得什么形式会比师生当面交流起来更迅速快捷。老师和学生面对面不说话却用手打字操作留言?

  最后,管理简便与高效。这个纯属无稽之谈了,我想谁也不会跟我说传统书本的返修概率远远大于电子产品吧。维修、更新,甚至电子书的版权都是问题。再加上还没确立的相关运营方案和规定,为了配合电子书包的管理实施起来不会比电子书包的推广快多少。

  现在谈电子书包对教育的促进发展未免有些言过其实,我期待未来的某一天,学生的课桌能像是触摸式办公桌一样——上课的时候随时可抬起看视频做题,放下便是课桌,可以拿起笔和纸在桌子上写字,放学带不走,内容什么时候展示、展示什么都可以由老师控制——形式上统一管理、可控,内容上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最后说一句,如果教育者真想为孩子、学生减负,请从根本出发。什么是根本?留作业的时候算一算学生到底需要做多久,周末的时候是不是让学生损失了活动时间去参加了什么培训,让一个小学生学所谓“奥林匹克”数学是否正确等等。别把减负的责任感寄期望于引入“高科技”,否则该“减负”的就是我们这些IT工作者了。

[时间:2013-04-07  作者:张韬  来源:钛媒体]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