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其昌:文化艺术复制产业期待市场更成熟

东方宝笈珂罗版技术高仿真

  现在书画复制企业拼命地想把产品做得特别真,让人看不出来假,对此收藏界和美术界的人都很恐慌。一边是恐慌,一边是想把市场做大,这个行业该如何发展?

  “高仿”一词,对收藏家或者想淘到真货却偏偏买了赝品的人来说,深恶痛绝。如今在书画市场上,从事书画复制的人对这个颇带贬义色彩的词汇都非常避讳,部分从业者通常会说:“我们是做文化艺术产品的。”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都希望书画艺术品复制市场更加规范、更加成熟。近日,中国文化艺术复制产业联盟在京成立,业内专家表示,它将有利于行业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为中国文化艺术复制产业加强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规范市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走俏商务礼品

  3月26日,在中国文化艺术复制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我国印刷界重量级人物、天可嘉语(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顾问隋其昌高兴地告诉记者,他们去年为国防科工委成功复制了艺术长卷《军工报国图》。该长卷长20余米,宽近1米,是画家郑希林与书法家张志和历时近一年创作后完成的,画卷选取了人民军工80年发展历程中的14个重要历史事件。

  隋其昌复制长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9年复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在当时引起轰动,受到海内外关注。

  不仅如此,天可嘉语去年还与中央档案馆合作成功复制了另一个大项目《毛泽东藏画精品选》,复制了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150多位画家为毛泽东贺寿画的120幅画。此项目专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做,共有两个版本,一种是以折页的方式,将每幅画裱在折页上,连包装总重30斤;另一种是裱成单页,共120张,加上目录126张,也是用硬木盒包装。

  据了解,这类高档书画复制品都用来做商务礼品,都是限量印制,价格不菲。

  隋其昌说:“现在的数字技术和色彩管理软件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复制出来的产品质量可以做得非常棒。这次我有机会看到原作,可以对比原作进行追色、调色,最终复制出来的产品质量得到中央档案馆的认可和好评。”

  天可嘉语(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隋毅向记者表示,做书画复制,关键看质量,质量不过关,谁说了都没用。技术优良、产品质量高,谁做得好谁就能做下去,最终都是靠质量说话。

  市场需求庞大

  作为装饰品,书画复制品市场需求非常庞大。有人告诉记者,他就曾遇到一位有钱人买了一处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发愁拿什么来装饰,不光要买有品位的家具、布艺,还要在室内挂上有品位的画。据了解,这类消费人群不在少数。

  著名版画家聂昌硕介绍,各地的度假村一般要每两年换一批画,既要求画的艺术水平较高又要画的价格不能那么贵,书画复制品正好符合这个需求。

  记者注意到,宾馆饭店、楼堂馆所、各种会所,甚至街边的私家菜馆等,室内都挂有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装饰画。也难怪,一些书画复制的从业者谈起他们近年的经营状况,总是非常高兴地向记者表示:“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

  “让名人字画走进万家”是隋其昌的最大愿望。他说:“我了解,在欧美国家的一些人家里,大部分人买的是复制品,一般人是买不起原作的。人家有钱人可以买原作,我们工薪阶层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化欣赏能力,可以买书画复制品。这个市场开发好了,能做好。”

  3月30日,荣宝2013迎春开拍,黎雄才1984年作的《长青不老松》8000万元落槌,超过估价10倍,这给当代中国书画市场以强烈刺激。书画复制业着眼点应该已经不仅仅注重古书画复制了。

  近日,唐卡在上海开拍,唐卡收藏热渐起,拥有复制唐卡技术的企业或许是个机会。而一向冷门的版画市场也悄然升温,记者了解到,制作版画印机的企业已经瞄准了这个市场。

  规模两极分化

  在中国文化艺术复制产业联盟的企业名单里,记者发现从事书画艺术品复制的两家顶尖级企业并没有出现在名单上。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这个行业里,企业规模呈现两个极端:要么企业有相当规模,有成熟的产业链,产品品种多元,具有研发能力,有一套完善的运作体系,如行业龙头企业雅昌集团和北京圣彩虹;要么是小作坊式的微小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企业,或夫妻、或父子组成的企业,企业人数或五六人、或七八人,没有超过10人的,都是订单式生产,产品形式比较单一,但足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这类企业数量庞大。

  北京圣彩虹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产品链,该公司跟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战略合作开发的“天府永藏”就是一个可以衍生出很多文化产品的大项目。公司主要致力于中高端产品的开发,产品价格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公司董事长周项立说:“我们也有几千元到几百元的产品,叫普及性产品,这类产品的特征是变化快,多用于商务性活动。”

  共赢才能双赢

  在一些大的展会上,卖古书画的商家经常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是经过故宫授权的。”真乎?假乎?商家心知肚明。不容忽视的是,这样的企业遍地都是。

  “得到故宫授权”不外乎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对授权作品有使用期限限制,另一个是对复制产品有一个数量限制。但在“得到故宫授权”之后,又有多少企业真正是按合同来做事的?

  过去故宫授权是一次性的,只能得到一次回报。现在这种情况则不会再发生。自2012年下半年起,故宫的这种授权不会再有了。很简单,故宫得不到长期的利益。

  周项立说,“有故宫授权”那是前几年的概念了,“人家看重授权,我们不看授权,我们看重的是和故宫合作一起做一件事”。

  做书画复制多年,经历了很多事情,有经验也有教训。周项立表示:“我们现在跟故宫合作的理念是,要让故宫获名获利,我们跟着得点,他们获利了我们才能获利。我们跟他们合作,一起想市场,这事才能做得长远。”他承认过去走过很多弯路,“看了这么多,怎么还能继续这样做呢?”

  现在的市场法则是共赢才能双赢,若只是单方面索取,没有给合作方或者客户实现更多的实际利益,这种合作方式不能长久。而这样的事例在书画复制行业有很多案例。

  制约行业的槛

  这个市场虽然热闹,但很多企业苦于订单上不来。没有量,单品的价格就下不来。再者,要想把复制行业做好做大,画家授权也是一个槛。

  聂昌硕表示:“印刷复制行业不是能单靠一己之力就能把这行业做好做大的,复制行业要让画家、收藏家认可,也就是说画家愿意出售版权,买家又认这个价钱,现在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槛就是立法。”

  据了解,聂昌硕自己也搞数码画,他曾拿着自己的数码作品到画店卖,人家一看是喷绘的,顶多出30元一幅。

  中国美协有明文规定,不能在数码喷绘的基础上画几笔就算是画家自己的作品,一旦被查出,3年内画家不得参加画展。这些都是书画艺术品复制行业非常致命的槛。

  还有,就是社会上对复制业的偏见。应用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复制出来的产品,堪与原作相媲美,让很多不识货的人不辨真伪,买了之后大呼上当。

  杨之光美术中心校长杨红日前在其微博上说:“高仿印刷技术对艺术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一幅高仿杨之光舞蹈长卷印刷品就唬了不少人。它是使用几张杨之光的高清作品照片,在宣纸上进行印刷的,猛一看还真像原作,要细看墨迹色彩局部或者用放大镜才会发现异样。这段时间常有人将这类高仿印刷照片发给我鉴定。”

  对这种现象,中国文化艺术复制产业联盟秘书长高英凯向记者表示,这个行业从产品结构来说,有很多作品是有版权的,有的必须限量,而且必须严格遵守原作者规定;另外还有一些作品是没有版权的,这类作品可以广泛推向市场。成立联盟的初衷就是旨在促进建设完善的文化艺术复制产业链和成熟健康的市场,维护产业和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把这个市场做起来。

[时间:2013-04-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