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动向:出版产业的三个新走向

出版

  出版的本质是传播。传播优质文化内容,为大众提供阅读服务,是出版业及其从业者的使命。出版作为一个产业,本意是把出版活动所涉及的每个环节、每个环节横向所涉及的每个板块,系统化、商业化发展。然而,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媒体融合、传播整合、科技促进、产业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版的媒体特征和经济特征日渐凸显,出版的价值已不仅仅只是原先基于内部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出版更多的在被赋予外在的传播、创富、社会阅读服务功能。出版走过数千年的传统时代,一下子进入新的出版世纪。以数字出版、数字阅读、数字传播、跨媒体传播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渠道,为日渐丰富的可出版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为各类媒体企业提供了更多元的创富选项。

 出版产业的跨界运作。媒体一体、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出版作为一种媒体产品的媒体化,为此媒体与相关媒体的融合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原来普通意义上的一本书,从媒体大家庭的内部说,现在可以做成电子书,可以录音制作成录音书,可以改编成动漫片和微电影,可以拍摄成影视剧,可以把同一类型的一批书做成一个网络阅读或手机阅读平台,将来“三网合一”后还可以进入“数字家庭书房”,从媒体的延伸或衍生产业来说,原来普通意义上的一本书的内容,可以与玩具业结合做成玩具书,可以与旅游业结合物化成实体的旅游景观,可以与商业广告业结合在图书中插印二维码而把图书变成一种广告载体,图书更可以和临近的培训业结合开发教育培训,大出版企业也可以进军文化地产、参办大学、自办科研、主办体育赛事、协办会展活动等,大出版企业更可以通过投拍电影、电视剧而进军影视业,通过开发网站平台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发网络商业平台或媒体频道,甚至可以到城镇化形势的新农村开发有线电视等等,等等。出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内部生成可以拉长产业链,外部衍生可以提高出版内容的产业附加值。

  出版产业的科技化。上述新产品的开发、新媒体的融入、新业态的拓展,除了那些基于阅读的文化休闲场所一本书加上一倍咖啡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外,无论是电子书、录音书、玩具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影视片、动漫剧、儿童动漫游乐城等,无不需要科技的手段来支撑,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出版行业上表现尤为突出。出版不变的内容,改变的是呈现方式和传播载体。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说到底就是把同一个故事同一篇美文同一段音频,借助多媒体甚至全媒体手段加以重新呈现和最大范围的加以传播,是一鸭三吃甚至多吃,而要吃出花样来,就需要运用科技的手段。譬如最常见的家用纸书菜谱,当我们的厨房实现数字化后,冰箱上、切菜板上或料理台前的墙壁上的电子显示屏可以我们提供海量的菜谱,甚至邻家小厨的菜单也可以随时切入进来,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未来出版行业竞争的将不再仅仅是优质内容,好需要在科技力量和科技合作上展开竞争,图书本身的盈利只是一小部分,大的赢利点还在于与科技与影视与网络与实体开发的全面合作。眼下不少传统出版行业之所以抱着金饭碗讨饭吃,问题就自身缺乏懂科技、影视、多媒体开发应用的人才。出版业与科技的合作,甚或自身走向出版科技化,是下一步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网络新媒体等行业融合新形势下必须首先应对和要解决的问题。

  出版产业的无国界无业界化。文化是人类大众共同的财富,优秀的诸如花木兰、大熊猫之类的文化题材中国人需要,美国等外国人喜欢。关键在于文化创意和理念创新。中国出版产业的“走出去”和反过来,别的国家也提出的“走出去”,包括走到中国来,不仅仅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从产业的意义上说,创意无穷尽,产业无国界,优质的生动的媒体产品一定会受到世界各地大众的欢迎。全球一体化时代,包括图书、电影在内的文化创意商品,无疑也是创新为王,赢家通吃。因此,出版产业的国际化全球化,和美国、欧洲等大出版集团相比,中国的出版集团好需要有较长的一段时间要走。体制上也要更与市场接轨,不仅允许大的国有出版传媒集团跨国跨地域重组做大,同事也鼓励大的民营出版传媒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兼并拓展。

  想起自己十几年前主编过《媒体资本家》(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序言开头是这样写的:纵观天下媒体,大致不外乎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因特网等主要几种,这些媒体交叉互动,融为一体,在人类与世界之间架起一道巨大的传播网,把人来网在中央,空气的成分除了氢、氧,加入了“信息”这一新成员,然而,人们呼吸这类人造“空气”,是要向制造商付费的,信息产品制造商们在世界各个信息要地建起一座座收费站,天长日久,便成为了“媒体资本家”,成为一座座现代化媒体工厂的老板。……这是在研究了国外几十位媒体资本家之后得出的感慨!今天看来,这种想法仍不过时,尤其是在各种媒体如报刊社、出版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互联网新媒体、各种专业公司等各路媒体精英团聚一堂,联合发展时,一处处小“四合院”终要被打通,连成一片片大“四合城”,大家要常串串门、唠唠家常,说不定哪一天还能结结亲家呢!心态之门打通了,融合之路才宽敞。

  不过,无论如何,优质内容和优秀复合型人才仍将是是争抢的焦点!一个好故事可以发成新闻,可以写成书,可以拍成电视剧,可以拍成电影,而这一切最终需要的还是人才!

[时间:2013-03-18  作者:李旭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