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子课本”研发如何走出死循环

电子书

   “电子课本”是个约定俗成的、不准确的名字。它很容易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各种便携式的电子终端,从而遮蔽了数字技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革命。“电子课本”不应是任何物理意义上的“本”,甚至它也不止是个软件、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它更像是一种方法或者模式,能够在数字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固定设备与移动终端,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跨时空共享的要求。

  要认清“电子课本”的本质,不妨先比较一下纸质出版时代的课本与其他图书的区别。以下的论述只以基础教育为语境来展开。

  最明显的一点,课本的“阅读”是多人参与、即时互动的。在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领域,图书的阅读是个体的行为,人们会就阅读后的体验和心得进行交流,但阅读过程基本上都排除了多人共时参与或互动的可能;而课本的“阅读”则相反,它是一个按计划、有要求、受控制的过程,是教学过程的特定环节或步骤,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载体,永远处于集体行为之中。

  一般地说,教学过程要求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做出教师预料之内的反应,教师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判断、引导、纠正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心理学特质达到预定的状况,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课本通过明确这些特定的教学内容或为这些内容提供范例,大大提高了教学经验、学习经验规模化复制的可能,也因此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一句话,课本是教学的工具,不止是阅读的对象,这是课本与其他图书不同的第二个特点。

  由此可以说到课本的第三个特点,即课本问题处在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中。学术出版和大众出版中的图书,其内容是自足的,一般可以不依赖其他图书而独立存在。课本则不同,一方面,课本承载的知识要按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以合理的次序呈现或再现,另一方面,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备和自洽也对课本的内容有着强制性的要求。第三方面,特定的教学目标对具体的课本内容及其形式有特定的要求。总之,课本的内容是受制约的、非独立的,对其中任何一点的更改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忽略这一点,有可能使课本的研发者在后续的工作中陷入困境。

  因为课本总是处在教学的过程中和知识的网络中,所以,课本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延展性。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看,每部课本都是知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学科体系看,每部课本都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结点。课本的内容必须与其他内容资源发生联系。在教学实践中,课本内容往往只是通向教学目标的桥梁,而非真正的学习对象。更重要的是,课本的内容只承载了教学过程的一部分,而以练习和测试为代表的教学过程它无从体现。既对后续的环节有决定性制约,又无法让这些制约在其本身体现,这个悖论在其他图书的使用中是不存在的。

  以上在与学术出版、大众出版的比较中得出的课本的特点,体现了课本的教育属性,是它作为教育出版物的本质。“电子课本”,哪怕它的载体形态与纸质课本有再大的差异,以上这些特点在它身上也都有充分的体现。这些也都是“电子课本”的本质属性。

  基于“电子课本”本质属性的要求,“电子课本”的研发应当沿着下述四个面向展开。

  首先,“电子课本”的研发必须遵循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体现了教育的国家意志,规定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也规定了教学评价的要求和方法,是编制教材的上位文件。然而问题是,现行课程标准的文本,在其制订之时,“电子课本”的概念还没有产生,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远未成熟,教学实践中运用数字设备的经验基本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总结。在后来的修订中,这些方面的要求也没有吸收。因此,现行的课程标准不能为“电子课本”提供指导,相反,在许多方面还形成了限制。如果课程标准没有体现数字时代的特征,就不可能为“电子课本”的研制提供合法性保障;而如果没有充分的实践积累,课程标准又无从为“电子课本”提供支持。要走出这个死循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努力。

  其次,“电子课本”的研制必须面向教学过程。在这方面,纸质课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撇开高质量的、稳定的、有丰富教学实验积累的纸质课本,在内容上依靠个别试点的经验而试图开发“原生”的“电子课本”是不明智的,要走许多弯路,浪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同时,简单地对纸质课本的电子文件做粗浅的加工,笨拙地链接一些“教学资源”而制成所谓的“电子课本”,也是不足取的,它不能满足大规模个性化教学的要求,也不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的跨时空共享。“电子课本”的研发应该以纸质课本为基础,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结构化的前提下,通过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的细粒度数据管理,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的数字化革命。

  第三,“电子课本”必须适应数字教学环境和各种电子终端。数字教学平台、各种教学软件和硬件,是“电子课本”赖以存在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电子课本”的存在形态是变动不居的、与时俱进的,它应当随着软件、硬件的迅速发展而不断创新。在具体的研发实践中,让“电子课本”适应软件平台和硬件环境是更有效率的做法。“先进”的技术往往不是最优的选择,因为它们与教学实践的契合度往往不够,缺乏适应具体教学情境的经验。极端一点说,“电子课本”向软硬件环境提出哪怕一个需求都是过分的,它理应做到与平台无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电子课本”的研发必须基于出版社社内的数字化编纂流程。编辑是图书生产的核心。纸质图书如此,进入数字化时代,这个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突出。必须要有一个合格的专业编辑,才能充分了解课标、了解教学、了解学科、了解数字技术,才能组织起有效的“电子课本”研发流程。因此,“电子课本”的研发应该在出版社社内进行,内容让渡、技术外包的做法对出版社的商业利益不利,对“电子课本”的研发过程尤其不利。当然,显而易见,出版社如果要想承担“电子课本”的研发任务,那么,它对自身的编纂流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

  上海教育出版社在近年的“电子课本”试研制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支团队以社内编辑为核心(包括原来的纸质课本编辑和技术编辑),组织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的代表加入,吸收一部分教师提供教学经验并作为“关键用户”,在纸质课本主编和编写者的配合下进行“电子课本”的研发,交由技术公司制作,取得了一点进展。社内的数字化编纂流程,也正在开发过程之中。这个队伍模式是在上述理论的支撑下建立的,也盼望以其在实践中的成功,为上述理论做出验证。

[时间:2013-03-18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