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网点:不规则分布表现影像浓淡层次(上)

  在图象复制过程中,利用传统加网方法来表现图象的浓淡层次,印刷技术人员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相当高水平的成就。但是这种加网方法,由于彩色叠印时会出现许多许多规则的蔷薇花型的斑纹,甚至有时还可能出现龟纹。同时由于网点的分解作用,随着网线数的减少,图象的清晰度急剧降低,失去原稿的特征。近年随着高保真度复制技术的研究,出现了超过120L/cm以上的超精细网点印刷,能精确地得到细微层次再现和连续调的图象效果。但无论精细到什么程度,其网点的特征是在图象部分规则的分布着大小不同的阳点或阴点,始终存在其致命的弱点,蔷薇花型的结构,即加网角度导致的花纹现象是与网线数无关的。同时如加网线数超过一定限度,不但给复制带来更大困难,而且阶调值,尤其是高光部分损失更为严重,分辨率也有一定限制,是传统加网方法的最大弊端。

  调频网点的特征

  在本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研究一种调频加网方法,它与传统加网不同的是印刷网点是基于对图象中相邻部分的色调与层次的统计而计算出来的,在图象区域内呈不规则的随机分布,而且大小一致(多数为7-40μm),用以表现影像的浓淡层次。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满足大量的计算需要,故推迟至 80年代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运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才使这一加网方式得以实现。不过现阶段的调频加网仅为一阶函数随机加网,点子大小相等,点距变化与照片图象是由大小不同、距离不等的卤素颗粒(0.5-5μm)沉积来形成阶调或色彩仍然不同。因此,人们又在继续研究,如果用二阶函数(Second order function)随机加网,则点子距离与面积均可随机变化,那么,二阶函数加网与原稿照片在表现阶调的机制方面就非常相似,复制品将更加逼真,完全接近于照片图象的效果。当然,二阶函数随机加网的计算量则更大且复杂,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是能实现的。
 
  事实上,在现阶段人们采用一阶函数调频加网已经比传统加网方法显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以表现在用计算机算法来控制点子排列,实际上可以消除有碍观瞻的花纹状周期性结构,更合适三原色以上的图像复制。由于调频加网点子精细,如采用直径为15μm的点子,可以毫无疑问的复制出1%-99%的阶调值,所以复制品分辨率高,图像阶调柔和,层次丰富,图像逼真,有没有莫尔效应,这是调频加网方法之所以能得到印刷行家肯定的魅力所在。
 
  刻印的最小网点尺寸
 
  在调频加网技术中,唯一的关键参数是网点的大小,这与传统加网的艺术印刷参数相比较少多了,它不存在网点角度,网线数,网点形状的问题。调频网点的大小仅与曝光装置的记录精度有关。从理论上讲,一台1200dpi照排记录光点的大小是边长为1/1200in的正方形点,但实际上用激光曝光在感光胶片上的光点是面积比这个正方形略小的圆形,约21μm,即相当于60L/cm的1.2%的圆点,或1.5%的方点。
 
  从目前照排机输出精度来看,产生满足印刷要求的调频网点尺寸是完全可以保证的,问题取决于印刷中可印的网点尺寸,所以与其说调频加网是在于计算机硬件,还不如说是印刷技术。因此印刷中可印的最小尺寸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但由于受印刷设备、材料、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其值各有不同。据报道,假设在分辨率一定的情况下,取一个光点为着墨点,国外在光滑纸上进行高质量的印刷,最小的印刷网点可达8μm,在粗糙些纸上也可印出20-40μm点子。但在我国,据试验小于 20μm网点印刷就相当困难了,显然差距比较大。
 
  印刷材料的选择
 
  由于调频网点比较精细,结构不同,印刷时对印刷材料,如油墨、纸张、和橡皮布等有较高的要求。
 
  a、油墨:调频网点几乎是完全孤立的随机分布在图象部位。即使在暗部位,也可以用计算方法使之尽可能不出现重复网点(最多也只是部分网点可能互相靠近),与传统加网的网点色调在50%以上时,网点便开始搭连或联网构造不同。在20μm小的着墨点下,油墨在印版、橡皮布和转移到纸上均必须呈现有较好的粘弹性,当外力在间歇或完全停止后,着墨点能立即恢复原始结构,保持孤立的特点而不倒伏,因此这种墨触变性、屈服值和粘度均要大些。
 
  由于网点细,墨层不可能很厚,密度会有所影响,为此要求油墨的着色力、色彩饱和度高,粒度细,并有较强抗水性。从整体效果考虑,应该开发适合调频网点印刷专用的油墨。
 
  b、纸张。纸张与油墨是印刷效果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为了保证调频网点不丢失,除了一般要求纸张白度好、表面抗张强度大以外,对纸张的平滑度、厚薄均匀度尤为重要,据国外报道,高级涂料纸可印出8μm大小的网点,而粗糙表面的纸仅为30μm左右,所以应尽可能选择平滑度高的涂料纸。

[时间:2005-10-08  来源:中原印刷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