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兴办国际性报纸 旨在走出去

报纸印刷

  一、当前,我国的沿海、沿边地区的对外交往正在迅速扩大。一些重要城市,例如上海、广州,正在向国际性都市发展,正在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这种情况对当地的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报纸走出国界,更好地让世界了解当地、让当地了解世界,要求报人跟上形势,办出几份确有国际影响的报纸来。

  这样做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切国际间的实务交往都离不开信息的交流。实务交往需要信息的交流为先导,实务交往又必定带来更多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渠道甚多,有电信、邮政等专用媒介,有广播、电视、各类出版物等大众媒介,但是迄今为止,报纸仍然以其承载信息的广度、深度、内容的连贯性、使用的方便性见长。即使将来电子媒介进一步普及了,它仍然可以同最先进的传播技术结合起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供应者,进入国际互联网络,以新的面貌、在新的高度为国际交往服务。

  这样做的现实性正与日俱增。这些年来沿海地区的一些大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办报队伍日益壮大,技术装备逐步现代化,这就为走出国门准备了重要的基础。而今随着都市的日趋国际化,这些都市越来越成为国际上瞩目的对象,这里的事态发展、面貌变化以及这里对世界事务的态度反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这就为报纸准备了众多的国外读者,提供了广阔的国外市场(包括发行和广告)。只要经营有方,报纸完全可以依托这样的市场取得丰饶的财源和良好的经济支持。而都市国际化,当然也为报纸的各项业务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总之,都市的国际化正在呼唤着、带动着大众媒介的国际化。国际性的都市,应该有自己的国际性报纸。

二、沿海城市报纸走向世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报纸正版办得为世人瞩目,拥有众多的国外读者;二是专门出版国际版或海外版,向国外发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求办报人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要把目光转向国际社会,转向整个世界。要给报纸重新定位,确立新的任务、功能和目标对象。

  与此同时,报纸的业务方针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主要是:

  (一)要从国际角度来挑选和报道国内新闻。要着重报道有国际影响的国内或地方上的大事,诸如政情社情、外交表态、外事往来、经济变化、社会秩序、投资环境、消费需求等。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才能取信于读者。要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增强透明度,增加信息量,以适应国外读者了解中国的需要。

  (二)要增加国际报道的分量,提高它们的版面位置,尤其要改变国际新闻不上头条的旧习。大凡有国际影响的报纸,无不十分重视国际新闻。国际新闻不仅面广量多,重要的从不遗漏,而且报道及时,独家新闻多。据统计,《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要闻版40%以上是国际新闻,《洛杉矶时报》为30%,英国的《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的情况与此相似。这些大报在历史上都有许多率先刊出重大的震动世界的国际新闻的“光辉纪录”。要做到这点,当然不能只依赖通讯社供稿(更不能人为地限制报纸只用国家通讯社的稿子),而必须有自己的驻外记者,活跃在世界热点地区,及时采制新闻。比如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派驻各国前线的记者就达一千六百多人,《纽约时报》记者劳伦斯甚至登上了向长崎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后来写出了令世人瞩目的实况报道。很显然,如果没有足够的为人关注的国际新闻,是不可能在国际报坛占有一席之地的。

  (三)要加强国际问题的分析、评述或评论。新闻报道要真实、客观,减少主观色彩。但是独立于新闻报道之外的分析评述是完全必要的,深刻、精辟、独到的评述只会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提高报纸的国际声誉。这是因为不同国家对国际问题的见解和态度,历来是国际舆论界所关注的,历来是国际人士分析时局、预测动向的重要参考。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是份四开小报,发行量只有二十多万,但却在国际上负有盛名,原因就在于它一贯重视解释性报道,它的驻外记者不仅能迅速及时地报道重要新闻,而且还能作出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解释。又如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赖斯顿等人的专栏作品,有不少关于国际时事的精彩评述,备受各国政府和外交界的重视,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所登报纸的国际影响。

  (四)版面和文字要向国际习惯靠拢。版面组合要分门别类、形成单元,并有要目索引、要闻提示。版面编排宜采取通用的准横式,并有所变化、有所创新。要增加图片数量和尺幅,适当采用彩印,但要不失庄重感,切忌花哨、浮夸等小报作风。要借鉴国外有益的写作方法,例如客观报道手法、背景材料使用等。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读者的情况和报社的条件采用适当的语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不外乎三种:一是全部使用中文,二是采用中英文双语版,三是全部使用英文。如何抉择,要看报纸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 真要办成国际性的报纸当然并非易事,必须有许多实务上的保证和政策上的支持。实务上的保证,指的是要创设必要的条件。

  一是人才。要有一批称职的驻外记者,一批高水平的国际问题评论员和专栏作家,也要有一批能去国外设点开拓的经营管理能手。这些人才,要从现有的新闻队伍中发现和选拔,也要同新闻院校合作进行培养。

  二是设备。要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我们的记者和编辑部。国际报坛新闻竞争十分激烈,这种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速度和时效的竞争。人家现在采写、传递、编辑、印刷、发行全部用电子计算机系统联接,实现了全程电脑化,这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也要努力用最先进的传播手段来保证新闻的时效和速度。

  三是资金。人才和设备都离不开资金。现在一些大报每年广告收入已达亿元、几亿元,多种经营也大有发展,这就为它走出国门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前进,把报纸办好,有可能赢来更多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还要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比如,同其他信息产业合作,共同开发国际信息业务;争取大的企业集团、特别是正在向国外扩展的企业集团投资参股等。报纸所在的城市也应在地方财政中适当拨款支持,因为办国际性报纸本身就是建设国际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政策上的支持,关系到国家对国际新闻报道的管理问题。鉴于国际新闻报道的特殊性,国家的管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旧的观念似应改变。譬如过多地把报道或评述同外交意向联系起来,这就难免作茧自缚,影响工作。笔者认为,要在世人面前改变这种成见,要把报纸按照新闻规律所作的报道同官方意向区别区来,从而使政府和报纸都不必为这样那样的报道而背负包袱。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政策,允许报纸自行采访和报道国际事件,允许报纸对事件作合乎实际的分析和解释,允许报纸根据国家的基本方针对事件作独立的评述。国家对外宣传机构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协调,但这种指导应该是宏观上的指导,这种协调应该是动态中的协调。当今时代国际风云瞬息万变,而这种变化信息的传播又极为神速,我们的新闻媒介要走在信息传播的前列,就不能没有较为宽阔的活动空间。
 
四、 报纸要走出国界,这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条件要逐步创设,经验要逐步积累。从现实情况看,似乎可以先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先办经济类的报纸或经济类海外版,活动余地宽一点,政治上的制约因素少一点。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在战前只是一份财政金融类报纸,但当时就很有国际影响。英国的《金融时报》今天还是一家金融报纸(当然也登一些与金融直接有关的政治、外交新闻),但它在全世界120个国家拥有广泛的读者。我们现在也有几份冠以“世界”、“国际”字词的经济报纸,可惜徒有其名,面对的只是百里之内的小世界,不知几时真能名实相副?二是先办面向海外华人的报纸(或海外版)。目前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达5000万,炎黄子孙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文化传统、共同的爱国爱乡之情,还有种种华人组织可以作为依托,联系沟通比较方便,困难相对来说要小些。上海《新民晚报》已经在这方面迈开了步子,1994年11月开始在美国印刷发行。但愿先驱者取得成功,并能激励后来者共赴大业。

  当今的时代是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把整个人类不分国界、不分种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国家在完成了新时期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以后,正在制订更为宏伟的发展蓝图,更加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新闻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国际传播观念,既要办好国际广播、国际电视,还要办好国际性报纸,用卓有成效的国际传播活动,为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在国际社会中大展宏图贡献力量。但愿在新世纪到来之前,我们能办出几份真正有国际影响的大报来。

[时间:2013-01-08  来源:允诺论坛]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