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民营书店
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但中国实体书店却仍处寒冬之中。北京第三极书局、风入松、光合作用、上海万象书店、成都时间简史书坊等书店的离开,让人怀疑成本并无优势的实体书店是否真的走到了尽头。
实体书店的困境引发了读者和作者的广泛忧虑,作家张抗抗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建议政府对实体书店的生存与发展加大政策性支持》的提案,认为政府应该在税收政策上对实体书店进行扶持,同时让民营书店也享受与新华书店一样的返税政策。此外,张抗抗还呼吁,应该在城市规划中为书店留下一个角落,政府也应制定法规,限制网络书店的书价恶意竞争。张抗抗的提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议政府设立图书公益基金等民间或半官方机构,对资金流转困难的民营实体书店进行定期资助。
2月底,上海市政府宣布将从新闻出版专项资金中划拨1500万元支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其中500万元用于定向支持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已形成专业定位和品牌影响的中小微、专精特民营实体书店。而杭州市也出台《关于扶持民营书店健康发展的暂行办法》,规定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以资助、贴息和奖励等方式扶持杭州民营书店发展。杭州市委相关领导表示,目前杭州剩下的十多家品牌民营书店,一半以上都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很多书店的负责人,都是为了“理想”而坚守。《办法》的出台,表明了政府对民营书店支持的态度,也表明了政府希望保护文化生态,给予市民更多样的选择。
地方政府对书店的扶持政策值得叫好,但寒冬里的这一丝温暖能持续多久,又能否在全国更多地方推广开来呢?正如晓风书屋店主朱钰芳对媒体所说:“300万的性质和救济金没什么区别,对于书店来说,靠救济金活下去是不现实的。”书店店主们期待的,是长期、全国性的税收减免;而走出寒冬的真正方法,是找到民营书店新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书店小型化、特色化、社区中心化的思路值得借鉴。
2.总署首次出台出版集团改革发展意见
2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总署首次针对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出台专门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推动联合重组,破除地区封锁和行业壁垒,实现出版传媒集团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发展”等目标。同时强调,到“十二五”期末,要进一步做强做优国家层面人文、教育、科技三大出版传媒集团,培育多个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骨干出版传媒集团;推动新华书店跨地区兼并重组,组建全国性国有大型发行集团;基本形成核心竞争力强、主业挺拔、品牌突出、管理科学的出版传媒集团集群。
通过《指导意见》,总署进一步鼓励出版传媒集团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应用新技术、进行战略重组以及加大“走出去”力度,并提出8条具体保障措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集团跨行政区设立有出版权的子公司”、“推荐研发高新技术的出版传媒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允许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集团经过批准,探索试行经营管理层股权激励机制”等措施,为出版传媒集团的改革快马加鞭,进一步松绑。
《指导意见》鼓励出版传媒集团对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中央和地方出版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实现跨地区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前已多次被提出,此次再次提出,并补充“鼓励和支持转企改制到位的新闻出版单位自愿加入各类出版传媒集团”,将合作从此前的单向模式转为双向可选择模式,此举必将加快推动整合的进程,体现总署对整合实现速度的迫切性。
3.电商三巨头混战电子书
2011年底,当当电子书平台“当当数字馆”上线,打响国内电商巨头进军电子阅读领域第一枪。2012年2月,京东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电子书刊业务,产品包括“电子书、网络原创、数字杂志、多媒体图书”四大类。而11月14日,苏宁易购也上线电子书项目,号称与近1000家出版社和原创文学网站建立了合作关系,首批共引进电子书近5万册,预计到2013年底,电子书数量达到25~30万本。
如果说去年年底,当当电子书平台的上线还让人有些新鲜感,那么今年,京东和苏宁的加入就让人再难兴奋起来。纵观这三个电商巨头的电子书书目,充斥其中的多是快餐读物、职场指南、中医健康,鲜少有出版社将社科类的重点新书放到电子书平台上销售,而引进畅销书和小说则更是凤毛麟角。三家电商把电子书推送到读者面前的方式也大同小异:需要在iPad或Android系统上安装阅读软件。或许是由于产品的仓促推出,三家电商的阅读软件给读者的体验都不太好,界面普遍简单甚至简陋,内建的购买通道也不顺畅,使用体验远不如豆瓣阅读这样的“小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当当在年中还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都看”,其采用电子墨水屏的设计让爱书之人心向往之,但在阅读器行业的凄风冷雨中,当当此番举动也遭遇滑铁卢了,如今登陆“都看”网站,该阅读器已经处于无货状态。
当国内电商混战电子书平台之时,王者的巨影在地平线升起。2012年12月,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店在中国低调上线。虽然亚马逊的“杀手级”产品Kindle阅读器还未推出,读者只能通过iPad或Android设备阅读,但据相关媒体报道,Kindle阅读器已通过工信部核准,上市可期。让人失望的是,中国版Kindle电子书店仍然缺少有深度、有重量的新书,但亚马逊浸淫电子书领域多年,其购买、推送和管理系统都顺畅而成熟,Kindle阅读器入华,会在中国电子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吗?
4.新课标修订引发书法教材热
今年年初,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语文新课标中,三四年级学生要求会写的汉字减少了400个,背诵的篇目则多出16篇,同时明确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而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新课标要求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从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其中,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能够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此后,各教育出版社纷纷开始研发书法教材,力图抓住新商机。
以往书法教材常常是以语文教材的生字表作为例字,以抄录语文课文作章法练习。新课标后,书法教材自成体系,不再依附于语文课本。过去,人教社出版的《写字教材》系列图书重印达几十次,覆盖全国中小学;而随着新课标的推出,该社发挥自身优势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写字教材》(庹氏回米格字帖),并获得好评。他们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及其他书法教育界人士展开沟通,将再推出一批优质写字与书法教材和大众图书,以满足中小学生和书法爱好者的需求。天津古籍出版社将新课标附录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个字,按照国家语委推荐的《汉字手写行楷字形规范原则》写出来作为教材附录供学生临写。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书法教材,选用容易掌握的颜体,包括了书法协会的研究人员总结出的经验,将通用性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教材中。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也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了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的书法教材。该教材特别邀请书法泰斗欧阳中石任顾问,首师大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启名任主编,采用立体开发模式,出版内容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指导视频和多媒体互动课件,以及专供学生学练书法的触屏式书写平台。
新课标的施行,为教材出版社带来新的机遇,但是,课堂书法教学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由于师范学校已经很少开设书法课程,因此很多中小学找不到教授书法的老师。新课标书法课的热度还能持续多久,是否能真正成为出版社的盈利增长点,还需拭目以待。
5.新规促教辅行业洗牌
2月,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发改委、国务院纠风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提出了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的要求。4月,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规定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小学生使用的主要教辅材料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大幅降低价格标准,减轻学生教辅材料经济负担。两个《通知》的出台,意味着中小学教辅材料必须由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发行企业发行,更需获得教材出版社的授权,教辅图书也只有进入各省的推荐目录才能进行系统销售。无疑,教辅市场的整体规模将大大减少,教辅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迅速下降。尤其是对于将教辅作为核心业务的很多民营书企业来说,将面临产品被淘汰,公司业务急需转型的困境。
教辅民营书企路在何方?4月在沈阳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民营书业发展高峰论坛赢得了多方关注。此次论坛上,志鸿教育集团创始人任志鸿提出转型发展的几个方向,向大学、学前、职业教育转型,向少儿类图书转型,向考试类图书转型。再者,向英语类、专题类、工具书类、教育专业类、课外读物类转型,向数字出版转型,向代理发行、物流服务转型,最后,向培训业转型。他还指出,教辅新规后,有些区域市场、有些品种、有些专业细分领域不能做,对教辅书企而言,提升企业区域市场的运作能力和市场经营精耕细作的能力,应提到日程上来。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原来走系统的民营教辅图书将转移到门店批发和零售上,民营书店和网上书店成为新的渠道。江西金太阳企业集团董事长陈东旭分析认为,民营教辅企业的第一桶金是高考,第二桶金是同步教辅,第三桶金则是为数字教育提供配套服务。除了用数字出版和信息化发展打破教辅新政所带来的影响外,陈东旭还认为,由教育出版向教育服务转变将为民营教辅企业带来市场增长机遇。而翰文集团应对困境的方式则是多元化发展,在实体书店、印刷包装、教育、房地产、粮食物流等领域均有建树。
[时间:2012-12-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