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回应了市场对改革的呼声,出现在经济篇的第一条,比十七大报告提高5位。改革确定了厘清政府边界和非公的平等地位,但对国企的定位和反垄断低于预期。改革仍需进一步破题。但我们观察到两大领域则是明确民资进入:教育和医疗。
未来十年年均GDP增速有望7.2%以上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未来10年“前途光明,道路曲折”。1、报告暗含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7.2%以上,若提出的改革和转型到位,目标有望实现;2、有几处新提法,概括为:首提一目标、打开两扇门。即:首提收入倍增;向民资进一步开放教育和医疗。消费将稳步增长,不同于上一轮的“住行”升级,衣食住行都将受益;3、其他多是确定之前的基调,但仍是指路明灯:(1)生态文明:节能环保产业迎春天;(2)文化产业成支柱产业;(3)未来的四化动力:除了新兴产业外,保障房、城市管网经济值得关注;(4)社保基金入市将破题。
十八大报告再次确认国内生产总值(GDP)翻番和首提收入倍增,意味从2010年开始的10年年均增速不低于7.2%。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基础仍在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改革及转型措施到位,该目标有可能实现。有望演绎“十二五”在8%以上,“十三五”在6%-7%水平增速的路径。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收入倍增,意义多重:涵及民生、消费、转型的主题词。核心在于提高福利,促进消费,实现需求结构转变。分配改革和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论及多处,足见党中央对该问题的重视。
固然,收入分配改革和收入提高见效较缓。但我们认为仍可以乐观看消费稳步回升。但不同于上一轮的“住行”升级带来汽车和住房高增长,新一轮消费增长在于“横向扩张”和“纵向升级”的叠加,尤其是市民化的推进,消费能力普遍提高,衣食住行都有望高增长。
十八大报告回应了市场对改革的呼声,出现在经济篇的第一条,比十七大报告提高5位。改革确定了厘清政府边界和非公的平等地位,但对国企的定位和反垄断低于预期。改革仍需进一步破题。但我们观察到两大领域则是明确民资进入:教育和医疗。
把握经济转型新动向
转型的方向在十八大报告中是老调重弹。除了新兴产业,我们认为需要把握几个方向:1、十二五将是信息化高速推进时期,通信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可期;2、生态文明的“入纲”则回应了生态环保的诉求,节能环保产业是看点;3、城市化深化,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污)水,气、教育、医疗等全面配套。4、农业现代化,是近两年才“入纲”的,可重点关注农田水利、育种和农机等;5、新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传媒文体娱乐有望持续迎政策利好。
民生保障的强化不利于商品房发展,利好保障房,同时保险等有望进一步加强,而确认建社保基金投资制度,意味相关资金入市有望破题。
[时间:2012-11-19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