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印制成本控制,始终是出版社出书环节中非常纠结的内容,因为它牵扯到出版社的出版利润、印制加工单位的效益、材料供应商的利益,不管哪一方的诉求牵扯的都是个体或集体的实际利益问题。
图书印制成本的构成主要集中在图书印制过程中的排、印、装、校对,包括封面及插图的设计制作,纸张及其他出版应用材料的采购、仓储、运费等。
如果将编辑对出版成本控制的要求、出版部对成本控制的要求、发行对出版成本控制的要求称之为甲方的要求,将印制加工单位对成本形成的要求、运输仓储部门对成本增加的要求、材料供应商对价格的要求称之为乙方的要求,则甲方总体形态就是总想把乙方成本压得越低越好,乙方则根据客观需要总想除去实际成本支出后多获得一些赢利空间。这其中,甲方的赢利空间必须要到下一个图书运转环节也就是发行、销售后才能形成。一般资金成本占有周期在18个月左右,有的时间甚至更长,赢利与否未知因素较大。而乙方只要拿到一笔订单扣除其成本等,基本就知道是否能够盈亏,这个时间差是由出版企业和加工企业的不同性质决定的。
在出版社,出版部门是成本整体支出,包括印制、加工费的支出,购买纸张材料的费用支出等,而出版社资金的回笼要靠发行部门通过进、销、存来完成,这无形中就将成本控制的矛盾集中到了出版部门,而如何降低成本、降低开支也就成了出版部门的永久话题。既然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所以就有必要客观地分析在图书的生产制作过程中,难道一味地追求印制成本的降低出版社就能获得最大效益吗?答案是:错!
如果一个出版社只一味地追求低成本出书,首先就是图书外在质量无法保障,是对广大读者的极不负责;其次是不符合产品生产劳动价值规律。以传统书刊印制成本为例:当前的印刷、装订及其他原辅材料市场平均价格与10多年前相比其价格将近提高了四五倍。印刷、装订及其他相关人工成本也成几倍上升,原来一个成熟印、装工人,月工资平均在600元至1000元不等,因为当时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企业也无需像现在一样为每位职工支付劳动保障金(三险一金)。现在用工成本及附加劳动保障金,平均用工成本翻了近三四倍。原材料成本的上涨更是受国家经济大环境影响大幅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国家强制执行企业上社会劳动保障金,笔者认为是产业劳动人员的用工薪酬价值回归,生产成本的涨跌是不以企业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生产企业靠人为压低劳动薪资、劳动保障,企业从中盘剥利润有悖于劳动力价值规律的合理体现。
如果出版社一味刻意打压印制加工价格,相信凡具有正规资质、管理规范、诚实守信、照章完税的加工企业,都不会一味迁就不合理的印制加工价格。反之,愿意提供廉价加工制作的企业,在生产原材料如油墨、版材以及机器设备、人员技术素质等从质量上到管理上必然达不到要求,因为只有用压低生产成本甚而偷税漏税才能获取低额利润这是必然的选择,这样的企业还有谁敢用。
只有弄清了图书直接成本的成分构成,社、厂才有利益的共同平衡点,也只有明确了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印刷工价才能真实地反映各方利益,真正做到价格合理、优质优价。
笔者在出版社做出版工作多年及出版材料行业协会任职多年,切实感到关于印制成本的纠结绝不是一两个出版社的个别现象,而是具有行业普遍性,所以行业协会有必要、有义务通过各种活动,架设社、厂、出版社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加强交流。
现在传统出版社给出的印刷工价大部分还在1991年、1994年制定的工价平均线上,这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差20多年。现在印刷装订及印前印后加工制作设备、管理理念、市场意识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纸张材料更是新品不断,作为出版印制部门,可以说基本具备专业印制出版知识,对成本构成的考量能力,对加工印厂的选定、成本支出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但出版社一方总想把成本压到最低,从社内的角度考虑是没错的。但一味无理由压缩印制成本只能既损害部门自身利益又失去对市场的占有,最终损害的还是出版社的切身利益。
这些年出版市场化,出版社印数普遍逐年下降、发行不畅库存积压严重、读物市场数字化、电子化阅读方式日新月异,都对传统出书成本构成压力。这就要求出版社在内部管理上要不断挖潜,在选题策划时就要对市场做充分调研,将出版成本充分考虑进去,在营销理念上要不断创新,出版社只有各部门通盘合作综合考虑各方利益才能集中优势推出精美、实用、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物。也不能闭门造车、部门之间各自为战,一味在出版物制作中对材料、开本追求新、奇、特。
印制加工企业也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才能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利益,所以认真研究图书制作成本的合理性,合理控制图书印制成本社、厂双方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双赢。
开源节流和创新是共赢之路
一味压低成本无疑杀鸡取卵
成本诉求体现在印制部门
[时间:2012-11-07 来源: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