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探索者探讨如何盈利

数字出版盈利

  开始了第一次就容易保持后续的付费阅读习惯。对这些“被黏住”的客户来说,价格弹性显得不那么明显,“他们不会多在乎是五块还是十块买下一本好书”,一位参会者说道。

  “怎么付钱”是影响用户是否实现付费的关键问题。王毅坦言,“现在最头疼的是如何把支付门槛降到更低”。根据多看的监测数据,数字付费支付比例最高的为iPad平台,但即使在iPad上,也只有50%的订单支付成功率。成功的支付来自被绑定的信用卡账号,就王毅的了解,信用卡绑定的数量仅以数十万计。

  “且不论国内很多人都没有信用卡,信用卡的持有者在支付时因为一些障碍也很容易放弃”。王毅说道。在iPad平台上,iOS系统的兼容性时常令多看的支付“崩溃”。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由于苹果修改证书服务器,10月2日多看所有的支付全部失败。相比多看,唐茶的状况更好一点,赵嘉敏表示,唐茶的总支付成功率达90%。

  出版业:数字 VS传统?

  当《新闻周刊》的印刷版最终被摆上历史的陈列架,电子出版和传统出版这对老生常谈的关系又被搬到了大众媒体讨论的前台。

  两者究竟是非此即彼,还是能够以某种形式共生?在参与沙龙的阅读从业者看来,事情远非二元对立这样简单。

  赵嘉敏认为,数字出版不但不排斥纸质出版,反而能够帮助传统出版社避免很多风险。他领导的古登堡计划正在尝试互联网化的图书翻译和生产,将一本书上市前的翻译质量、时间进度和市场反应提前进行监控和把握,而这些前端流程是传统出版业难以达成的。

  黄锫坚对“先数字后纸质”的模式表达了认可。他在美国图书市场进行调研后发现,“一些实体书往往是在数字出版领域畅销,再转入线下”,这样还能避开纸质书篇幅的限制,两三万字的电子读物亦可做成纸质版本。但他强调,此类选题需要提前策划,成功绝非偶然。

  实际上,国内数字阅读的从业者无法拒绝与传统出版业的合作,“坦率地说,国家的书号、纸质版的印刷和发声渠道都在传统出版社手中,这是资源问题”,赵嘉敏说道。在公版书领域,双方的合作十分普遍,而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比如中信出版社与唐茶联合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以及交由多看操刀的《创业33条军规》。

  即便很多出版社愿意和数字阅读出版方合作,但王毅觉得“这还不够”,因为一些出版社的想法不够开放和超前,还是会担心纸质书本身的销量等问题。另一个现实的掣肘,是传统出版社的数据保留水平较差,经常在授权后,难以提供有品质保障的电子版本。王毅说,“出版社给予的PDF中常出现乱码和错别字,有的出版社甚至找不到排版软件。”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影响到数字出版的前端加工,增加了制作成本。

  2006年开始创业,与传统出版社、杂志社、报社打了多年交道的梁公军则认为,“越是以积极、敏锐、开放的心态去合作的,产品本身的品质就更好,也能能够在大潮中生存下来。至于那种非常顽固的,没必要费力,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会被淘汰的。”

 

[时间:2012-10-30  作者:赵晓悦  来源:百道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