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转型三大难题的研究与思考

纸媒编辑印刷

  十五年前《广州日报》迎接香港回归“百版特刊”的出版,开启了一个媒体通过急速的版面扩张占领主流资讯阵地并进而大量获取商业利益的时代;2000年以来,互联网门户及各式流媒体狂飙突进,将纸媒逐步卷入到精准传播的时代。与此前任何一轮新兴媒体的冲击所不同的是,后者,无疑是纸媒从未遭遇过的传播范式之变。

  纸媒的经验生产模式与现代信息精准传播要求之间的矛盾

  当前报业生产仍然沿袭线性流程:记者采集信息——编辑部整理信息——印刷厂出版信息——发行队伍售卖信息(广告部门二次售卖信息)。而在内容生产环节基本采取:发现选题(或布置选题)——记者跟进选题——编辑部编辑稿件——总编辑(或相当总编辑岗的出版负责人)确定稿件。

  在这个线性的生产流程中,“采编经验”是其中最重要的生产力,“经验生产”是纸媒最重要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一家纸媒的产品水平。

  处于采编流程最前沿的记者,在接触到信息之后,必须马上对该信息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挖掘,挖掘到什么层次,在规定交稿时间内能否完成这次挖掘过程?这就像是一次风险投资,有赖于这名记者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经验判断,从而形成不同的稿件。之后,稿件交给编辑,由于编辑不在一线,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要负责一个版甚至多个版,他可用于判断选题的信息更少,经验生产的痕迹更重。受限于纸媒生产的时间要求,编辑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稿件选取、版面组装,推出成品,一个成熟编辑的经验因此变得十分重要;到最后的环节,只有总编辑才能否决这个线性流程,使整个流程重来,让记者重新写稿。但这更依赖总编辑的个人经验。

  纸媒的线性生产流程充满了模糊和个人化的色彩。但这个时代,信息多元,散点传播,人们对信息有着更为精准的需求。在技术层面,信息的精准需求由互联网企业的受众行为数据库或者SNS媒体的受众主动传播形式得以部分克服。

  与新媒体相比,纸媒的记者编辑,甚至是总编辑,都缺乏精确的读者行为数据作为后台支撑。对一个信息源如何进行处理,处理到什么时间为止,会影响到多大范围的受众,这完全有赖于新闻从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而新闻产品生产之后,覆盖到哪些受众,反馈如何,这也只能通过报社偶尔的市场调查,从零碎的信息中获取相对清晰但仍然是十分模糊的概念。

  纸媒的“一对多”精英化传播模式无法解决这个难题。从根本上说,我们面临着传统媒体经验生产模式与现代信息精准传播需求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

  人才队伍的流失、断层与速成,是纸媒在中长期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为了弥补经验生产的不足,尤其是为了规避个别经验对整体质量的干扰,很多报社每日召开多达三、四次以上的采编协调会,对记者报题和当天新闻梳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还实施了一整套的选题策划、团队操作等采编制作流程。有的新闻单位,甚至将每个版每天将要做什么内容都在这些会议上细化,从而变相地剥夺了版面责任编辑对稿件的选取权,使版面编辑由此前的“责任编辑”沦为一系列流程下的“流程编辑”。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过集合集体的智慧和经验,尽量修正个别经验的不足,尽可能地确保新闻版面能达到读者的需求,即向报纸定位的精准传播靠拢。但是,这一套流程由于过于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一定程度上使负有稿件协调和裁决的中层干部沦为会议领导,并逐渐陷入会海之中脱离实际采编一线,因而客观上降低了群体经验的有效性;另一个方面,由于会议越来越多,来自各方需要汇集和协调的采编利益(如稿件编排放置需求)也越来越多,会议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协调各方的利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过多层次会议加强新闻采编经验的功能。而庞大的人力成本一旦上升,通过多层次会议决定采编选题价值和版面安排的制度一旦形成,则成为不可逆的进程,纸媒在最初尝到经验汇集的甜头之后,将会品尝到成本压力和利益协调的苦涩。

[时间:2012-10-10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