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新华印刷厂走过的63年里,厂内厂外发生了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都通过他们印出的每一本书,通过每一个职工的亲身经历,通过厂区的演变展示出来,记者所能讲述或描述的,只是这部长卷中的几个小小的细节……
“当年的新华印刷厂初建时,是在西城墙外,除了接收的正中书局一些被烧毁的厂房,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子了。但当时的政策宽松,城外是荒地没人要。所以采取了跑马占地的方式。厂里的工作人员把木桩钉在地上,用铁丝拉起护网就算自己的厂地了。”今年79岁高龄的原新华印刷厂负责人武文祥回忆。
武文祥说,与现在相比,北京新华印刷厂当年用铁丝网圈了很大一片地,紧挨着的只有北京市委党校。但当时地并不值钱,而且都是国家的,谁占了地,还要管理,占多了很是麻烦。所以各单位并不占得太多,能够满足需要就行了。这种观念延续了几十年,以至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单位占了北京新华印刷厂的地,厂里也都做了“贡献”。在打通车公庄大街时,也都是被无偿占用了,而且当时的政策是“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政府一声令下,道路周边的车间都搬走了,大家一点怨言也没有。
武文祥说,当年新华印刷厂是北京最大的印刷厂之一,与南城广安门内的北京印钞厂齐名,一样的重要。因为一个印钞票,一个印重要文件。
《毛选》1-4卷
至今挑不出一个错
中国印刷总公司原总工程师廉洁亲身经历了毛泽东选集的排版印刷工作。他说,在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选集》印过,但因为条件有限,印出的书质量不高。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新华印刷厂接到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51年9月1日开始印刷,首次印刷一共是70000册。
廉洁说,当年,凡是出版《毛泽东选集》的各个车间都有严格的规定,给相关的职工配发特殊的证件,没有证件,即便是厂长也很难进入车间。每到有党的重要文件印刷时,就更严格了,不但要有证件,车间还配有战士站岗,关键环节的操作工人在文件印刷的当天还要住在车间里。对于这些特殊的要求,全厂职工都能理解,也感到很光荣。
廉洁说,此后新华厂又陆续出版了《毛选》2-5卷。但《毛泽东选集》1一4卷的排版、校对、印刷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极高,到现在还没有人能挑出一个错,甚至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也没有。
“法律”排成“法津”吓出一身冷汗
廉洁说,因为北京新华印刷厂承担了国家领导人著作,以及重要文件的印刷工作,所以对印刷的质量要求极高。
在几十年的印刷生涯中,有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记得在编制出版《邓小平文集》时,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准备,终于到了开印的时候。当已印了10000册时,校对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在513页第13行中,“法律”的“律”字,排成了“天津”的“津”字。“我们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停机,改正了错字,并把那个有错的印张全都重新印刷了。”
职工曾住马棚 吃萝卜干
北京新华印刷厂原副厂长李玉根回忆:建厂初期,职工家属宿舍开始在北礼士路原52号大庙内。此后逐年修建,最多时共有12个职工宿舍区。新华厂修建宿舍大多都因地制宜,有的是在工棚的基础上改造的,有的是利用旧厂房,还有的干脆是在喂马的马棚改建的。
李玉根回忆,新华厂职工最困难的时期是三年自然灾害时,因为粮食歉收,职工的粮食定量每月也减少了四五斤,而且油、蛋、肉、菜,什么都缺。因为吃不饱,很多人只能喝汤,所以造成不少人身体浮肿。他们响应政府的号召,到郊区去找地种菜,来补贴职工食用。由他具体负责,后来,厂里在小红门生产队找到了十余亩荒地,由总务科张振河带队种了萝卜,又买了10几亩地的萝卜,做成萝卜干。这个期间,职工每天吃萝卜干,特别是有些发了霉、长了毛的萝卜干,也舍不得扔掉,还要蒸成包子。就是这种食品,职工每天也不能多买,只能买到一份。
[时间:2012-10-07 来源: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