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盗版猖獗 如何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字体盗版维权

中国字体行业盗版猖獗: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近日,资深“字体人”黄学钧做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新设计”系列分享会时指出,盗版致多款字体血本无归,国内字体业举步维艰。这一言论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目前,大众对字体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鲜有人对字体使用有付费意识。字体行业陷入盗版严重、人才缺失、盈利困难等困境。专家指出,国家应该加强对字体的版权保护,同时行业自身也要寻求创新。

 

  现状

 

  字体贫乏 行业滞后

 

  从最初的甲骨文到金文、再到篆书,发展到后来的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中国汉字承载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文化。然而,我国字体行业发展却极为滞后。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字体厂商的字体款数已经达到2973款、中国台湾厂商有296款、中国香港厂商有106款,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汉字使用区,中国内地字体款数仅为421款,远远落后于日本。

 

  作为国内字体研发机构,造字工房旗下拥有10几名设计师。然而这样的企业国内不会超过5家,真正为人所知的只有方正和汉仪。但从2002年-2010年,汉仪却没有一款新字库上市。

 

  造字工房的创始人丁一在字体设计行业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从最开始的手工美术字,到现在的电脑字体,丁一深刻感受到中国字体的贫瘠。“现在国内字体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还都是几十年前开发的,新近的字体很少,根本无法满足设计的发展需求。”丁一感慨道。

 

  据了解,目前电脑上广泛使用的黑体、宋体、仿宋、楷体4种字体,主要是针对个人提供的免费字体。还有一些软件,如微软OFFICE、方正等,厂商已经向字体厂家购买了基本字体,普通人也可免费使用。

 

  但对于设计师来说,面对不同的品牌可能就需要使用不同的字体。丁一形象地将这比喻为女性的服装,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搭配。“对于设计师来说,也需要用风格各异的字体去传达不同品牌的特性。”

 

  从2009年成立至今,造字工房一共开发了6款字体,共有20几种。然而对比鲜明的是,美国一些大的字体设计公司,仅一家就有10多万种字体。“国内缺少字体,需要更多的设计师去开发新字体。我们的设计并不差,但千万不要输在字体上。”丁一说。

 

  乱象

 

  盗版猖獗 法律缺失

 

  在中国字体业的维权路上,前有北大方正为“倩体”字保护向广州宝洁开战以失败告终;今年4月,国内字体研发机构造字工房又炮轰电影《失恋33天》涉嫌侵权使用自己公司开发的 “悦黑体”,最终以后者全额赔偿达成和解。这一成一败的两个案例,凸显了我国字体字库知识版权保护不力,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大规模的盗版成为字体行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字库业务部副总经理黄学钧表示,在中国,99%的人都不了解字体产业,很多人甚至以为字库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运行而自动被生产出来的。“实际上字体产业是一个非常需要创造力的行业。开发一款字体投入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甚至要耗时几年的时间,而国内版权意识薄弱、盗版猖獗、法律保护缺失等原因使得很多款字体在开发后‘血本无归’。”

 

  有30年品牌的方正字库与暴雪、保洁的官司尚且打了好几年,国内一些小的字库厂商在维权路上更是战战兢兢。丁一表示,对于小的字体设计公司来说,有些根本都不懂维权,想维权成本又太高,搭上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官司,让很多公司望而却步。

 

  在维权难的背后,是国内对字体保护立法上的空缺。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表示,我国迄今都没有对印刷字体及其单字的特别立法,只能依靠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但条文中并未有如何对计算机字体进行保护的相关规定,国际上相关法律中也未提及单字美术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因此单字保护是否过于苛刻,还不得而知。2011年,方正字库申诉宝洁的二审判决中,即因“方正倩体字库中的单字不能作为美术作品给予权利保护”而败诉。

 

  困境

 

  难以运营 人才紧缺

 

  目前,日本森泽公司字库的年收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而中国内地10人以上规模的数字化中文字体、字库设计研发企业仅剩5家,且大多处于勉强维持状态。

 

  黄学钧告诉记者,方正字库的客户主要有传媒领域(书、报、刊)、新媒体领域(网络、游戏)、广电领域、广告设计(平面、招贴、VI)、产品设计等方面。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新闻出版行业付费使用字库;另一部分是大型企业的授权费用,如微软、苹果等。他们推出新产品需要购买字体时,会有意识地付费,合法使用字库。“正是因为有这些收入,我们才能勉强维持公司的基本运营。”

 

  作为小企业,造字工房的生存就更为困难。“单纯做字体根本不赚钱。”丁一坦言,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不得不靠做其他设计业务如设计海报、LOGO、电商栏目、广告招牌等来填补字体字库业务的亏损。

 

  一款字体从创意、设计到开发,设计师要付出无数的心血。以一款国标GB2312-80最少字数的简体字符集为例,就有上万汉字的设计工作量,每个汉字都需要设计师一笔一划地设计完成,有时一天仅能设计完成四五个汉字。整套字体算下来至少需要花费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在丁一看来,设计是一项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现在很多年轻人比较浮躁,字体行业待遇低,加之工作无趣枯燥,许多优秀人才也纷纷转行。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专业从事字体设计的设计师不到百人,且平均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字体公司里,如方正、汉仪、华文等,字体设计师大都是高中毕业生。

 

  作为国内最大的字库厂商,方正字库也不过拥有30几名设计师。黄学钧告诉记者,方正字库挑选设计师,最看重的是美术功底和书法功底。但一个学设计的大学本科生,要能独立设计出精品字体,需要5-10年时间。为此,他们不得不花更大代价招聘书法专业的硕士生,以较快地进入角色。

 

  字体设计师的要求非常严格,在造字工房,真正能算得上设计师的也只有丁一一个人。“一般是我设计出字体的最初创意和框架,他们完善后期的工作。”

 

  而目前高校的教育往往重视平面设计而忽略字体设计,在高校中鲜有专门教授字体设计的对口专业,字体设计的选修课也只是浅显的基本的讲解,根本不被学生重视。

 

  建议

 

  加大保护 自主创新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在自己的议案《数字化中文字体、字库知识产权保护》中提出,数字化中文字体、字库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法律保护的不明确、字库版权意识的薄弱,导致我国字体、字库设计产业面临生存危机。

 

  4月23日,国家版权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公开向社会征询意见结束仅一周,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与字库公司就发起行业维权,呼吁从两个途径实现对字体设计的法律保护,即在著作权法中明确字体设计属于美术作品;明确字库属于计算机软件。

 

  然而,新修订的著作权法至今未将字体版权保护纳入其中。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分析,目前行业对字体的版权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认为由字体构成的字库,属于书法作品,应该受到版权保护;还有一种是认为字体并不构成“著作权法”中所说的“作品”,故不在保护之列。他指出,著作权法保护的应该是作品的“独创性”,如果单纯地把字体列为应该被保护的对象,那么中国传统的楷体、宋体、黑体等字体是否要保护呢?“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中民健得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孙耀刚律师则表示,我国字体行业的发展困境由两方面造成。一是知识产权保护不足;二是没有创新的环境。“我国在法律法规上没有清晰的规范,造成了行业的混乱。”但他同时指出,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一员,应该遵守《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尼尔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在字体权益受侵犯时,也可以去国际条例中找依据。

 

  除了法律上的保护,企业自身也可以寻求多种维权方式。4月6日,造字工房在微博上发表《抵制侵权!造字工房告各界书》炮轰电影《失恋33天》涉嫌侵权使用自己公司开发的 “悦黑体”,得到了网友的广泛传播和声援,最后也得到了赔偿。

 

  方正字库一直坚持开发新字体,并坚持维权。2007年,方正字库以演员徐静蕾名字命名的 “方正静蕾简体”;2011年,方正字库先期支付5万元生活费,与以卖艺为生的“粉笔奇人”崔显仁先生合作开发字体,命名为“方正显仁简体”。方正承诺在字体上市后的50年内,“方正显仁简体”所有销售利润全部给崔显仁。“要想让字体行业走出困境,健康发展,核心办法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黄学钧呼吁。

 

  孙耀刚建议,字库厂商首先应该做好技术上的把关,充分利用独创性,做到不允许别人仿制。

[时间:2012-09-28  来源:北京商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