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实体书店倒闭关门的消息不绝于耳。大家在哀叹实体书店命运不济的同时也纷纷探求其现实生存之路。尤其是一些中小微书店更四处拜求生存的“灵丹妙药”,以逃脱关门之厄运。在记者采访的几家上海中小微书店中,它们对自身优势的把握、对经营原则的坚守、对生存求变的探索,让我们看到了实体书店的“复兴”之路。
专业书店——独此一处
1993年,缘于自己当年求学时“一书难求”的经历以及为母校师生、音乐爱好者、音乐团体等提供优秀音乐资料的初衷,汤元龙与妻子在上海音乐学院旁开设了元龙音乐书店。多年来,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精准的判断力,寻遍各个音乐专业出版社,搜罗精品,找寻真品,为读者提供优品,推荐上品。
靠着这份真诚和诚信,元龙音乐书店经过近20年的摸爬滚打,在全国音乐类专业书店中“一枝独秀”。因为童叟无欺,因为口碑良好,很多人都希望使用“元龙”品牌,在国内其他地方开办加盟店或者分店。但这些“叩门金砖”都被以信誉和口碑为本的汤元龙拒绝了。他说:“如果开10家店,一家失信,10家都会蒙灰。”汤元龙还打趣地说:“我们就是本着为学音乐、爱音乐的读者挑选最有学习价值和收藏价值的音乐乐谱,不挣钱也要坚持。宁愿做‘孤家寡人’啦!”
至今,元龙音乐书店全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学术书店——做精做专
“学术书店变大后,学术的成色就会降低。商业的发展目标是要做大做连锁,但是不符合学术的精神。”上海鹿鸣书店总经理顾振涛讲述着自己概念中的学术书店。他认为,当下许多书店因为要面面俱到,反而不好生存。比如现今受冲击较大的书店多为中型书店,300~500平方米,定位不准确,经营成本比较高。相反,真正在某一点上做的比较精、比较透的小型书店反而更有生存的空间。
顾振涛经营学术书店有着自己的“一招鲜”。鹿鸣书店主要服务于文史哲类学者及专家,在图书品种的选择上具有针对性,从学术研究者的角度出发,选择对其有参考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图书。从购买的方式上来说,虽然网店会提供相应的信息,但是却总比不上亲自翻看图书了解得更加全面和细致,尤其是学术类图书。“经过我们书店专业的遴选,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最新的学术图书呈现给那些做学术研究的读者,让他们省时省力,快速找到适合的图书。”
当然,学术书店的图书不一定都是最新的,不少是多年前的“陈酿”。在顾振涛看来,像自己这样的学术书店一直需要积累。“比如,莎士比亚书店,有些书就是有历史的。如果我们的书店能够做到50年,有了自己的积累,那么其他书店就无法复制了。学术书店与其他书店最大的不同在于——持有和等待。”
“有积累的学术书店,有‘陈酿’的学术书店,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书店。学术研究不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消失,会薪火相传。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术书店有自我的生存空间。”顾振涛坚定地说。
[时间:2012-09-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