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渔民出海捕沙丁鱼,如果抵港时鱼仍活着,卖价要比死鱼高出许多倍。因此,渔民们千方百计想法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只有一艘渔船却总能带着活鱼回到港内,收入丰厚,但原因一直未明,直到这艘船的船长死后,人们才揭开了这个谜。原来这艘船捕了沙丁鱼,在返港之前,每次都要在鱼槽里放一条大鲶鱼,放鲶鱼有什么用呢?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向四处游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己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沙丁鱼的故事很明显地告诉我们,生存需要刺激和竞争。在造纸行业中,大家可以是合作伙伴,可以是竞争对手,他们中有强有弱,犹如船舱中的鲶鱼和沙丁鱼,大家都是在造纸行业的生态链中互相依存和发展的。沙丁鱼之所以会在没鲶鱼的情况下,不能活着到达港口,那是因为沙丁鱼总是安静地呆在水中,导致水中缺乏氧气而死亡。如果想要活着靠岸,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多个强有力的“搅局者”,让这滩平静的死水,恢复生机,获得生存的氧气。那谁来做这鲶鱼的角色,谁又来担责呢?或许是奇招制胜的黑马,或许是东山再起的昔日枭雄,也可能是实现进一步巩固优势的行业强者。
强强联合实现最优配置
几年前,纸业发展一片繁荣,各大纸企不断扩充自己的生意版图,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产能还是纸品种类,都在不断扩张。企业开始为数据奔忙,数据已成为疯狂投资的催化剂,增长率、营业收入、上缴税收、企业排名等等,都成为大企业竞相追逐的指标,他们忽视了国家宽松政策终将改变的现实,经济急速增长与经济环境以及消费市场的不匹配,经济泡沫压力加剧,这样重量不重质的发展模式,当局面变化时,犹如一艘大船,无法灵活应对。如今。产能的骄傲已经无法换取大把的钞票,反而成为企业的拖累,运营成本增长,价格无法提升,纸企运营压力空前,同质化的产品无法形成企业的优势,为了减少库存,价格战成为了纸企最直接的应对方式。价格战不仅打乱市场秩序,更让纸企自身利益受损,造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受到了威胁。
如今的造纸发展模式中,集团化发展为主流,如华泰、太阳、晨鸣、玖龙等国内纸业巨头,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纸业项目,从原材料、研发、生产到销售,都独立运营,他们依靠企业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轻松应对行业形势的变化。但随着纸品交集越来越多,各自优势成为互相制约的因素,直接竞争会让资源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共同有序的发展最终会变成奢求。产业集群化,规模化一直是产业资源优势利用的最好方式,在行业不景气时,为了减少竞争内耗,而选择新的联盟共同面对,实现共同发展。在国外许多行业,经常会有一些强强联合的事例。在汽车领域,雷诺与日产的合作,成为日产扭亏为盈的开始,在航空领域,英国航空与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的合并,不仅解决各自的困境,还造就欧洲第二大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与达美航空的合并,以及美国大陆航空和联合航空的合并,都先后早就了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在这一些列的合并中,他们利用合并形成的资源优势,开展更多的航空业务,业务实现新的增长纪录。在国内造纸领域,强强联合的先例太少,虽有与国外纸业共同开展业务的事例,但屈指可数。国内许多纸品形成规模的竞争者无数,如今面临行业低谷时,如果大家各自为战,在有限的空间内互相厮杀,行业并将受损,企业更是元气大伤。如果在生产研发、原料供应、市场开拓、品牌培育上形成联盟,行业集群将更加明显,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优势资源的整合,各种成本控制都将实现。这对纸业健康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这样的趋势,值得纸业思考,谁将是这一领域的“搅局者”,值得期待。
[时间:2012-08-20 作者:吴海波 来源:财富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