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络为平台的终端媒体持续创新,传统报业遭遇受众分流、销量下滑和广告萎缩,弃纸就网、贱卖甚至破产。新世纪的10年,是网络媒体高歌猛进的10年,也是发达国家报业持续走低的10年。新世纪的后5年,是我国报业市场震荡的5年,也是“拐点论”、“寒冬论”,甚至“消亡论”唱衰报业的5年。
2010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包括报纸6家、杂志8家的传媒业以37个品牌冠居世界各行业之首,但是,这14家传统纸媒的半数即7席入围“下降最快的10个品牌”,美国4家百年大报悉在其中。成长最快的行业是互联网:14个品牌平均年龄12.3年,最小2岁,最大16岁。在10个最年轻的品牌中,互联网占据7席。
报业式微及其论争
2000年元旦,《北京青年报》就网络和报纸的竞争及其未来走向,发表了《网络时代:报纸会不会消亡》的对话录。在这场被称为“世纪对话”的访谈中,搜狐总裁张朝阳认为,网络媒体必将普及化,“报业只有吸收网络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则以上网人数少、副作用明显、读报较为轻松,以及报纸主要对手还是广播和电视等理由,委婉回应了张的观点。双方倾向明显,但都留有余地。此后,有关争论日渐激烈起来了。
2004年,喻国明在《“拐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明确指出传统报业进入“拐点”。2005年,《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在《中国报业》发表《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前承喻国明的观点,并以2005年为“拐点”称:“中国传统报纸的冬天到来了”。
2006年,《中国报业发展态势“三家论剑”》对前几年的学术探讨作了一个综述,“三家”分别为学界的喻国明、业界的吴海民,以及新闻总署副署长石峰。喻国明反对把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套用于报业,认为中国报业处于“震荡期末期”和“成熟期初期”的交叉点,并把此前的“拐点论”修正为“节点论”。吴海民继续着他的“寒冬论”,认为从2005年始,中国报业向下“拐”了。作为主管部门领导,石峰指出要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此前一年,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曾发表“中国报业进入第四次增长周期”的观点,称1990年-2004年的15年间,我国报业呈现一个以5年为周期的时段性增长:老牌晚报繁荣期、都市报爆发期,以及“厚报时代”。鉴于他们均为主管部门领导,石峰的观点被整合解读为“波动论”。
这期间,舶来的“报纸消亡论”也盛极一时。
2004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依据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制作了报纸读者走势图,该图显示“2043年第一季度末,日报的读者将归于零”。2007年9月,此书译介到国内。2006年3月,英国《独立报》刊登了比尔·盖茨关于“畅想未来社会”的独家专访,盖茨肯定“50年,报纸还会印刷”,但同时指出“纸笔消失”。“报纸消亡论”最早在1994年,就以“媒介恐龙”的说法出现过。
与报业危机理论探讨交相印证的是报业市场:总数减少、发行走低、广告下滑等等。金融危机加速了报业颓势,缩版、裁员、变卖、破产甚至停刊转网等事件屡屡发生。
2007年新年第一天,瑞典《国内邮报》停刊转网。这份创刊于1645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发行362年之后停出纸版,全球震动,《人民日报》发布了题为《报纸会消亡吗》的消息。2008年,《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百岁生日之际宣布图存于网络。此外,还有诸如论坛报集团申请破产保护,纽约时报集团变卖办公大楼以度时艰等等。
美国报纸发行量从1995年的6200万份,下降到2009年4900万份,下降率21%,报媒广告份额也从21.2%降至14.6%。美国知名调查机构皮尤中心的报告认为,2006年到2009年的美国报业处于“接近自由落体”状态,广告收入下降43%,发行下降16.9%,记者编辑失业率26%,岗位几近1978年的水平。2009年广告收入228亿美元,低于1986年的270亿美元:“如果考虑通胀因素,23年前的270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530亿美元左右”。
其实,报纸受到冲击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媒体,美国报纸从1995年开始萎缩,日本报纸1997年出现拐点,欧洲在新世纪初开始了显著的下滑颓势。“总体来说,上世纪才是报业的黄金时代”,《哥伦比亚新闻评论》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惋惜留恋之意。
我国报业受到的冲击要“滞后”一些,从2003年到2008年,报纸广告占比逐年下降,分别是:22.5%、20.1%、18.1%,17.0%,此后2年略有回升。众所周知,我国报纸发行数据一直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加上新兴市场、后发优势等说辞,公布的发行量处于上升态势。吴海民对此解读为,“逆势上扬”是份额转移和格局调整,“总体趋势是下滑的”。
[时间:2012-08-17 来源:行业研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