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届数博会对“数字出版”进行概念界定至今,经历6年快速发展期的数字出版行业面临升级换代,正如《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6年后,我国数字出版产值再创新高,平台竞争加剧,渠道不断创新,数字出版厚度得以逐一展现。
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政策环境空前利好,产值再创最高,数字出版平台竞争加剧,渠道不断创新。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互联网广告(512.9亿元)、网络游戏(428.5亿元)与手机出版(367.34亿元)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一年,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9.34亿元,电子书(E-book和电子阅读器)收入达16.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12亿元。
2011年我国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说明单纯地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难以在市场中立足。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6.66%和31.10%,说明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也意味着娱乐化产品在数字出版中占据相当比重。
我国正式使用“数字出版”这一概念始于2005年,以行业生命周期指数来看,经过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
政府主管部门积极部署,大力推动数字出版发展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与推动,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通过“以政策法规建设明确发展要求,加强产业管理与导向探索”、“以工作会议集中解决问题,推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工程项目确定产业重点,促进产业进一步融合”、“以加快标准体系建设确立产业规范,力求实现产业有序发展”、“以加强基地建设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这些行动与举措彰显了政府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关注与关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内容加工走向深入,由简单“比特化”转向定制化、多终端开发
数字出版内容产品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数字出版发展的核心问题,传统出版单位虽然拥有大量内容资源,但能转化为数字产品,适合数字终端呈现、带来收益的内容却不多。目前传统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可使用率偏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原因在于传统出版社对新媒体的特性认识不足,对新媒体的用户需求把握不够,提供的内容在选择与加工制作上与市场需求存在很大偏差。
2011年,国内数字出版内容提供商根据渠道及终端特性,还进行了多平台应用与多终端的内容开发,使一种内容得以在纸书、电子书阅读器、PC、平板电脑、手机上立体呈现。
投送平台竞争加剧,由数据库营销走向知识服务
2011年是数字出版网上投送平台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云中书城独立运营、京东商城上线读书频道、苏宁易购图书馆正式上线、当当网开启电子书销售……再加上传统出版单位和数字出版基地新建、扩建的数字出版平台,将2011年称之为“平台竞争年”也不为过。
伴随新增数字出版平台的不断涌现,原有的投送平台则在紧锣密鼓地加强服务升级。一些起步较早的学术出版平台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数据库营销模式,而是推出了数字出版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涵盖了从作者和出版机构、中间服务商、信息服务机构到最终读者——全产业链的相关环节,将上游和下游全部连接起来,合理优化了产业链各方利益的分配。
传播渠道不断拓展,由网络传播走向多层次立体化渠道并存
2011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数字出版传统发行渠道得到进一步完善,新渠道卫星和有线电视,为缩小城乡获取知识的差距、普及全国数字阅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电子阅报栏和数字图书馆的社区化发展,为报纸和电子图书开辟了新的发行渠道,也带动了全民阅读的普及。此外,数字阅读也走进了街区,多个地方街道社区都设立了电子阅报机和数字图书馆。
技术升级换代,云计算、数字内容加工转换技术发展迅速
2011年8月,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正式上线运营,并对外向用户提供服务。此外,同方知网、北大方正等多家公司都提出了云出版解决方案。
将多媒体数字技术与纸质印刷出版物相结合的MPR技术也在去年获得了较快的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公司、云南教育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等传统出版单位都已成功开发了MPR出版物。终端的多样化,对跨平台应用转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这一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
数字出版终端此消彼长,助推产业整体发展
伴随数字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的推广,使数字产品拥有了与纸媒体一样方便的手持式终端。载体的进步使数字化阅读迅速流行起来,为数字出版的大规模推广与普及提供了保障。
2011年电子阅读器市场进入了一个“冷冬期”,由于电子阅读器优质内容匮乏、销售渠道有限,加之国内诸多厂商介入这一领域导致恶性竞争,直接结果是:售价出现大幅下降,整体销量也不乐观。与此同时,由于iPad 2、iPhone 4S和Kindle Fire的带动,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销售则呈现大幅度增长。
数字版权保护,多管齐下协力共管
司法与行政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201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颁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以营利为目的”的认定问题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的定罪处罚标准问题,公布了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作品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将知识产权保护包括数字版权保护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的“剑网行动”成果显著;国家版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发布,对临时复制、网络传播权、著作权延伸集体管理等制度做了新的修正,使修正后的法案更加适应数字出版与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
一些社会团体、维权组织,例如中国版权协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等,在为权利人开展司法保护、协助行政机关执法等工作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数字技术保护展开深入,2011年技术保护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一个工程,两种技术”,即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和DRM、EPUB技术。
[时间:2012-08-13 来源: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