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透露,日本各地印刷企业员工患胆管癌现象突出。至今所知,已有24人患病,其中14人死亡。7月10日,日本政府面向全国561个印刷企业做过一项胆管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当时,共17名员工身患胆管癌。其中,大阪12人、宫城2人、东京都、静冈和石川各1人;17人中有8名已死亡。在最新增加的7名发病者中,除一名幸存,其余6名均死亡。其中,40岁以上1人、50岁以上2人、60岁以上1人、70岁以上2人。据悉,印刷中使用的有机溶剂被疑和发病有关,日本9300家印刷公司已召开紧急会议力求尽快查明因果关系和预防方法。
印刷行业属高危行业,这其中的原因大家有目共睹。随着日本的胆管癌事件爆发,印刷业各工种、各环节对人员的伤害的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必胜网为您细数各生产环节的危害因素,旨在提示印刷从业人员关注厂区有害物质,关注自身健康、减少甚至避免伤害。
印刷危害物质
一、挥发性有机溶剂及化学药品
1.特别关注人群:彩色印刷人员、印前显影操作人员等。
当今印刷行业已基本是彩色印刷的天下,而正是彩印,使操作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有毒有害化学品。
挥发性有机溶剂是最危险的,大多隐藏在油墨中,其包含多种物质: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丁酮、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等。虽然这些有机溶剂干燥后绝大部分都会挥发掉,但挥发前的溶剂,和挥发后的残留部分,仍会危害人体。尤其是上墨面积较大、墨层较厚的印刷品,残留的溶剂也较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有毒物质会污染空气、损害人们的健康。
颜料:不要认为这些颜料颗粒很细小就很安全,它们的吸附能力很强,其中含有的铅、铬、镉、汞等重金属元素,还具有一定毒性。当人体含铅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严重者乏力、食欲不振、 恶心、腹胀、腹痛、腹泻等。铅还可通过血液进入脑组织,造成脑损伤,对儿童智力影响尤为重大。
2.一些挥发性有机溶剂导致的病态反应
(1)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中毒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四肢麻木、肌肉偶尔跳动、手足发凉及指端出汗、感觉异常(如下肢有蚁走感、电感)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行走困难、肌肉萎缩。专门检查项目为神经肌电图。
(2)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印刷行业较易出现的急性中毒,是短期内接触较大量的三氯乙烯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全身性疾病。少数接触者出现严重的变应性皮肤疾患。
接触反应: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三氯乙烯后出现头昏、头痛、乏力、颜面潮红、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等表现,一般在脱离接触后 24 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轻度中毒:心悸、胸闷、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轻度意识障碍(意识模糊、嗜睡状态或朦胧状态)、三叉神经损害和轻度肝或肾损害等。
重度中毒:中毒者出现谵妄状态或昏迷、有两对以上脑神经损害和度肝或肾功能损害。接触高浓度、大剂量三氯乙烯时,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而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心室纤颤而猝死。由于三氯乙烯中毒有时潜伏期较长,一旦出现接触反应,必须严密观察,及时处理,以防病情发展。
(3)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中毒者早期常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晚期会出现全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白血病。确诊慢性苯中毒的体检方法有二:血常规检验法;骨髓象检查。
(4)汽油中毒——印刷行业中较易出现接触汽油蒸气或液体导致全身性中毒的案例。 急性中毒者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而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慢性中毒者主要表现的症状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多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重症者会出现:脑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能力丧失等;精神病(类精神分裂症);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因此,凡从事汽油作业工人均应进行就业前体检,汽油作业工人每 1~2 年应体检一次,包括内科、神经及皮肤检查,疑有周围神经病者应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
3.职业禁忌
各种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或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症的人员、过敏性皮肤疾病或手掌角化的人员,以及妇女在妊娠哺乳期应暂时脱离接触。根据调资料分析,发生职业性慢性溶剂汽油中毒的工龄一般在15年以上。但因个体差异、空气中汽油浓度、生产环境及个人防护等情况不同,发病工龄有可能较短。
[时间:2012-07-31 作者:lx 来源:必胜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