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环保项目为何总是不闹就上、一闹就撤

环境保护

  7月28日,在江苏启东市民上街表达利益诉求后,政府宣布“永久停止”王子制纸企业“排海工程项目”。市民担心,制纸专用达标水排海管道会影响生态和近海渔业养殖。

  启东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及时通报政府的决定,澄清打死人的谣言。启东市南阳派出所的微博吁请市民:“亲们,其实我们都爱小启东。我们都是在保卫家乡,请大家一定要理性地对待,注意安全。”网民“中一在线”分析:当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微博常会第一时间形成舆情热点,相关部门能否开设官方微博直面民众是一种态度,能否应用好微博应对民众的质疑和追问,也是体现执政能力的一个方面。

   网上流传一张启动市委书记孙建华裸露上身、被要求套上环保衫的照片,许多网民对这种行为给予了谴责,并赞赏勇于与市民对话的市委书记。网民袁涛称:“这位市委书记羞涩的微笑,将永远定格在人民的心目中。作为市委书记,能轻车简从,勇敢地走到群众中听取诉求,是条汉子,值得尊敬;扒了衣服受辱后,没有下令用震爆弹、烟幕弹对付人民,是值得什邡政府学习的。”网民“于是乎”感叹:“我从书记身上看到了民主社会政治家的潜力,从扒衣者那里看到了‘文革’的‘潜力’。”网民“chinaspine”建议启东市民看望慰问孙书记,表达市民的歉意,一定要回到和平、法治、对话的轨道上来。

  从2007年的厦门、2011年的大连两度因PX化工项目出现“集体散步”,到今年什邡的钼铜项目骚乱和启东事件,为什么地方政府涉及环保的项目一再引发社会不稳?政府当初的决策过程未能充分听取民意,一旦街头闹事又仓促宣布下马,政府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真正成为调和鼎鼐的市场守夜人,而不是利益一方,甚至最为强势的一方?网民“许永东的微博”担心:各地为了招商轻率承诺、长官意志的决策,出事后草率停工造成投资损失,地方政府和投资人都是输家,最终会让国际资本将中国列为投资高危区。当政府决策的制定和调整缺乏程序化、制度化的运作,而老百姓的利益表达也缺乏顺畅的通道时,就容易出现从和平请愿演变为暴力表达的局面。网民彭晓芸设想:重大公共项目开放决策参与,实际上是让民众为政府分担部分责任。一旦经程序决议的项目再有争议,政府所要承担的责任小得多。这种“不闹就上、一闹就撤”的模式,是对政府公信力和正常运行的极大损害。

  网民“我是西蒙周”认为:事实证明,一个尊重公民的政府,一个懂得妥协并愿意和公民、舆论有商量的政府,只会赢得信任而非失去人心,只会提升形象而非自毁长城。

 

[时间:2012-07-30  来源:中国青年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