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另有乾坤 且看商家如何包装

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最早是因月饼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某些商家早已将过度包装的范围大大扩展,从吃的到用的,从玩的到送礼的处处可见。日前,一姓史的读者报料,称其在汉口真功夫餐厅吃了一份“坑爹”的快餐,二十多元吃不饱,心里憋屈还不好找餐厅理论。随后,记者到史先生所说的这家餐厅,并对本地部分餐厅及包装食品作了一个小型调查,发现类似“坑爹”产品还真不少。

  记者找到史先生所说的真功夫餐厅,花18元点了一份带汤的花腩饭套餐。服务员递过来的套餐初看上去,挺丰盛,一大碗花腩饭连饭带肉堆得比碗沿高一大截,还有一碗稍小一号的汤。

  细看就发现蹊跷了,装饭菜的碗竟套着不锈钢小碗,不锈钢小碗碗口正好卡在大碗内沿上,两个碗口一般高。把小碗拿出来,小碗底部明显比大碗浅一截,“瘦”一大圈。另一碗汤也是如此。

  记者稍作测量,如将小碗里的饭菜和汤分别倒在大碗里,分量会缩水1/3左右。难怪史先生说吃了顿“坑爹”套餐。该店服务员解释,他们做的饭和汤都是连碗一起蒸,为顾客饮食安全起见,食材全部放在不锈钢器皿里蒸,蒸好再套在塑料大碗里销售。不锈钢碗小一些也是便于使用。

  “坑爹”并非独一家。记者在台北路泰吉火锅店快餐区发现他家的木桶饭跟真功夫“异曲同工”。装饭菜的木桶直径足有一尺,深有两寸左右。木桶里也套了一个不锈钢盘子,盘子深度还不到一个拇指宽。

  另一类餐厅虽不在大碗里套小碗哄人,却另有“凸底盘”,让仅能铺满盘底的菜看上去也有菜都“堆起来”的感觉。

  昨天,记者在永和大王餐厅领教了这种神奇套餐的视觉冲击力。记者点了一份黑椒牛柳饭,服务给两个碗口一样大小的小碗,碗深的装饭,较浅的装菜。筷子稍微把菜扒拉一下,菜立即见底。这个菜碗底部不像普通菜碗那样是凹下去也不是平底,而是向上凸起来,一碗菜的分量基本刚够把碗底铺满,但因碗底是向上凸起的,给人感觉仍像蛮“扎实”的一碗菜。

  记者在台北路味添面馆也见到这种类似的碗,他家的套餐多用这碗,动了第一筷子菜立马见底。

  对于这种有视觉欺骗的餐具,商家解释是无论凸底平底还是碗中套碗,能让消费者吃饱才是关键。

  味添面馆负责人刘女士:餐厅出售的所有套餐都是经过称重的。主打的大排饭,每份排骨净重二两。没用凸底盘之前也是这个分量,因成本增加原来每份两块排骨变成了一块,少的一块用干豆角烧肉代替。餐厅还专门做过测试,餐厅现有分量的套餐,除重体力劳动者不够吃外,其他职业的顾客基本都够吃,女士还能剩余。凸底和套碗餐具并非为欺骗顾客,凸底盘可以一次将多个盘子叠放,提高工作效率,套碗也是便于清洗和使用。

  一家不愿点名的快餐厅负责人称:武汉快餐厅用的餐具大多数都是从广东采购的。眼下样式新颖、耐用、价格合适的都是这种小口径凸底餐具,讲求薄利多销的快餐企业并无太多选择。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用这类凸底、套碗做餐具的餐厅并非少数,消费者多数也持默认态度。记者随机了解多名消费者的说法,总结成一句:大口吃饭,小口吃菜,吃饱最要紧。

  台北路永和大王的杨女士点评她面前的卤肉饭:这份套餐,基本没浪费,但也别想吃得尽兴。菜的分量太少,不能像在家吃饭那样尽兴舒服。菜连汤带菜全装在汤匙里估分量,勉强只能装两勺,也就够当个开胃小菜的分量。

  真功夫餐厅的施先生:菜的分量不太够,饭还是能管饱,要想把一碗饭吃完,不能敞开肚皮大口吃菜,不然吃到半截菜先没了就只能吃白米饭了。

  除了部分餐厅搞的这种“坑爹”菜肴外,一些生产工业食品、保健品的商家炮制的“坑爹”商品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网友“散落一地”提供了一款更“坑爹”的保健品,一盒中老年壮骨核桃粉,硕大的包装看上去甚是气派,从外包装的透明膜看,也是三大罐核桃粉。拆开包装才发现所谓三大罐核桃粉只有两罐,盒子中间“一罐”就是内包装的泡沫材料做成跟罐子一样大小的圆柱形,在上面蒙了一层包装纸,不拆开包装,谁都想不到这猫腻。

  一些知名品牌一样是“坑人不倦”的高手。

  礼品装零食要留心

  在保健品之外,一些专门用来送情人、小孩且看上去挺花哨的礼品装零食也是“坑爹”产品频发地。记者在商超看到一款好时牌160克装精选巧克力礼盒,全金属盒包装,盒子有半张报纸大,印刷精美,盒子上两粒硕大的巧克力很易勾起人们的食欲。

  打开包装,并非全是巧克力,里面衬一个塑料内衬,内衬上再开了两个近似三角形凹形,这里面才是巧克力,那分量不到整盒的三分之一。

  药品也有“坑爹装”

  在过度包装产品中,还有一类药品包装。读者肖女士称其日前在后湖某药房购买了某知名药厂出产的一盒头孢类口服颗粒,60多元一盒。盒子有三包香烟大小,可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四小袋药,还占不到盒子1/4的空间,其余空出来的地方被塞进去两个硬板撑着,以防药剂在盒子里晃荡。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存在“坑爹”装的行业中多数都缺少相应监管手段。餐饮业里的“坑爹”餐具,市餐饮协会负责人对此也是无可奈何,行业至今没有出台针对餐具、餐饮器皿或是食物装盛方式的规定。“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突出个性化、特色化的装饰、用具及服务等,如果对此采取一刀切式的统一标准,对于行业和社会而言也是弊大于利。”

  质监部门回应称,目前全国只对月饼制定了包括包装在内的生产监管细则。药监部门介绍,目前相关规定对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在包装上的字号比例和位置做了一定的限制,但对药品包装空间、材质等问题并没有进行严格限制。关于药品包装的相关规范并未出台。“没有具体规定,药品包装是否过度难以界定。”

[时间:2012-07-30  来源:武汉晨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