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文:关于报纸转企改制的实践与思考

报纸转企改制

  报业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无疑具有更大的难度。因为报业在一般情况下,日子过得基本可以,在整个社会中生存状况和生活水平处在比较好的位置上,求变的动力不足。

  当年农村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迫切希望改革,主动自觉地探索改革。因为当时的农村和农民生存状况迫使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认识到,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摆脱贫困。不赞同农村改革的领导干部被批评为“顶门杆”。

  企业改革当初也有主动性,也是自下而上推动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不是企业,只是一个个车间,企业应该具有的权利基本没有。改革能使企业获得一定的自主权,企业职工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因此,企业改革初始阶段是比较容易推动的,到了比较深入阶段也遇到了巨大阻力。这种阻力主要来自企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在这时,企业改革已经从自下而上转变为自上而下。

  报业改革是从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阶段开始的,与农村改革和企业改革起始阶段具有很大不同。报业改革一开始就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改革动力主要来自上面而不是下面。《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也是这样。是人民日报社的推动,促进了《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中国汽车报》在改革上获得的进展,有自身积极努力的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人民日报编委会主导推动的结果。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最终一定会使改革的主体由被动改革变为自觉改革、坚定改革。

  改革促进观念转变 观念使改革自觉

  《中国汽车报》的改革到目前为止,走出了三大步。第一步是,1998年~1999年时,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国家机械局撤销时,加入《人民日报》。表面看,这一步似乎与改革关系不大,只是资产和隶属关系从当时的国家机械局划转到《人民日报》,属行政划拨性质。但这正是《中国汽车报》自上而下改革的开始,没有这一步就不会有后几步,《中国汽车报》的改革也不会这么顺利。当年,绝大多数行业报都不愿意加入党报,因为在原单位有强大的行业资源可以直接依赖,有人给钱给物,搞发行做广告有行政资源支持,不费心不费力,有钱花又有行政级别和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报怎么可能愿意到党报呢?到目前为止,依托政府部门的行业报依然延续着这种生存方式,市场竞争的压力承受得不多。回过头看,当年不愿意加入党报的行业报,十几年过去了,发展得并不顺利,有的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地步。《中国汽车报》当年在行业报群体中的地位不高,排在中下游水平。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当年我们选择加入《人民日报》是十分正确的,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我们已经成为行业报群体中的领跑者,基本实现了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战略目标。有人说,《中国汽车报》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是因为赶上了汽车行业大发展的好时候,这种说法只说对了一半,行业报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个比较大的行业。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很多制造行业都具有规模巨大、发展迅速、市场活跃等特点。可是,并不是每一个有这些特点的行业都成长出了一份好的行业报。面对汽车行业的也不仅有《中国汽车报》,当时有不少汽车类报纸,而且有的当时发展状况比我们还强一些。后来,发生了变化,重要的主观原因是我们加入《人民日报》后,管理体制发生了本质变化,彻底摆脱了行政权力的直接支配,成为党报体系中的媒体,做到了既在行业中又在行业外,形成了《中国汽车报》独特的竞争力。

  第二步是加入《人民日报》后大力推进了机制改革。从2000年开始,《中国汽车报》对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办报机制、经营机制、行政管理机制进行了全面改革,按照《中国汽车报》的实际,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运行机制,为转企改制奠定了基础。今天讲起这些机制改革似乎很平常,但当年确是十分艰难的。没有敢于碰硬的精神,是做不下去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体制的保障。

  第三步是转企改制。《中国汽车报》的转企改制方案是由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层设计决定的,动力主要来自编委会,执行也是编委会逐项谋划安排的,我们认真执行,取得了平稳顺利的效果,成为行业报中第一个按照转企改制要求全面完成的报社。

  这三步改革也是三次观念转变,更是深化对改革认识的过程。从国家机械局到《人民日报》使我们认识到行业报改革首先要回归行业报属性,行业报不能成为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机关办报从根本上扭曲了行业报的功能。转变机制改革使我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认识到了早改早主动的好处,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增强了改革的自觉性。转企改制使我们看到了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现代企业制度是保证我们走好走稳走远的基础。观念的转变,使我们成为主动改革、自觉改革的践行者。

  改革促进发展 发展使改革坚定

  改革不是目的,改革促进发展才是目的。检验改革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是发展。发展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不仅是增长曲线、财务数据,还应有品牌价值、传播影响力、人才队伍等。《中国汽车报》的改革有力促进了发展。改革前,《中国汽车报》的年收入仅有1500万元,66名员工,只有单一的一张报纸。改革后,《中国汽车报》的年收入已经近3亿元,300多名员工,拥有了5本杂志以及多样性的新媒体群和延伸业务。改革前,《中国汽车报》经常受到原行政管理部门的批评和整顿,当时国家机械局的一位负责人曾直言,不愿意与《中国汽车报》打交道,《中国汽车报》在业界和社会上口碑不算太好。改革后,《中国汽车报》从未出现过新闻宣传险情和事故,品牌提升很快,汽车业界把《中国汽车报》当做第一汽车媒体,《中国汽车报》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经销商商会的副理事长单位。改革促进了发展,发展的成果也让全体员工看到了改革的威力,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好处。改革从自上而下的推动变成了上下一致的行动,改革的坚定性增强了。

 

[时间:2012-06-15  作者:李庆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