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广东海燕电子音像社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是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的重要布局。
分工合作机制突显成效
广东省出版集团数字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字出版公司)主要负责统一收集、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的纸质出版优势,开展教育资源服务、电子书刊、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目前,数字公司的业务体系由数字版权经营、教育资源服务、移动媒体运营和动漫产品运营四大部分组成。
数字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晖向记者介绍,公司从2009年成立的当年,就纳入了集团的绩效考核体系,有明确的效益指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探索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让数字出版与市场对接,接受市场检验。
如今,广东省出版集团所属各出版社均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出版部门与数字出版公司对接。出版社重点做好源头工作,争取优质的作者资源和内容资源,数字出版公司重点做好资源的汇集、整合、研发、发布和商业化运作,从而形成“市场导向、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集团数字出版运作机制。
黄海晖强调,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市场导向、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机制有利于整合集团内的数字内容资源,有利于充分调动集团上下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面向市场的机制和团队,是行之有效的。
基地+平台 打造新模式
黄海晖说:“基于对自身优劣的判断,我们提出着重打造‘三大平台、一大基地’,力争在全国率先探索出数字出版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路子,成为全国数字出版的领跑者。”
在大众出版方面,建设全媒体出版平台。数字出版公司积极开展与电信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和技术提供商的合作,建设集团数字内容聚合与投送平台,广泛吸纳优质内容资源,提升内容整合与二次加工能力,通过纸质书报刊、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光盘等多种载体,打造全媒体出版品牌。集团目前已出版大量电子书和电子杂志,并积极开发不同平台的阅读产品与应用,与方正阿帕比、当当、百度等20多个数字内容分销渠道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三大运营商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还加快与国外知名数字出版平台的对接,落实与香港联合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合作,推动数字出版“走出去”。
在教育出版方面,建设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数字出版公司以“粤版教材数字化工程”为抓手,按配套光盘、学科网站、网络教材、电子书包和数字校园等项目层层推进,各项目之间既是独立的产品,又相互依存,配合纸质教材组成一个完整的集团教材出版的新格局,力争将集团在教育出版的核心优势延伸到新媒体领域。目前,已完成了学科网站“广东新课程网”的搭建、粤版教材全部学科教师光盘和主要学科学生光盘的配套。
在专业出版方面,数字出版公司建设特色资源库与数字复合出版平台。以“岭南文化数字资源平台”为抓手,利用智能化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复合出版技术,搭建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全方位反映岭南文化精髓的综合性数字平台,打造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一张“名片”。目前已完成“孙中山全媒体数据库”建设,正在启动“华侨华人全媒体数据库”开发,通过向用户提供信息智能检索、电子书刊阅读、个性内容定制、移动增值、按需印刷等服务,探索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运营模式。
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以集团东圃基地为基础,建设条件便利、设施完整、信息互通的数字出版产业园区,构建开放兼容、功能完善、实用高效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数字内容生产、数字产品交易、数字生活体验三大功能区域,吸引数字出版企业进驻,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促进版权、技术、网络、运营等不同环节的无缝对接,形成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特色鲜明的数字出版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我国数字出版的产业核心区和领先示范区。2011年,基地已由新闻出版总署挂牌成为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今年下半年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重点组建人才队伍
黄海晖表示,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建设。传统出版集团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受人才制约的情况比较大。数字出版是结合传统出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跨领域行业,商业模式与传统出版有很大不同,懂出版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出版,兼具多行业背景的人才难找。黄海晖介绍说:“对这种情况,我们打算联合有关单位,在集团层面上筹建研发中心、申请博士工作站,从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入手,带动整体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这方面已经列入集团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已启动前期筹备工作。”
为加速数字出版步伐,抢占出版市场,集团将按照“数字化、多介质、全网络、跨媒体、产业园”的总体思路,围绕数字阅读和数字教育两大业务方向,积极探索数字出版赢利模式,大力推动内容数字化、流程数字化、产品数字化、传播数字化,以数字出版引领出版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下一步集团将以“注重战略、注重占位、注重长远、注重投入”为主要思路;以“强化集中运营、投入平台建设、加强对外合作、创新运作机制”为主要做法。
看清发展困局
黄海晖表示:通过三年多的探索,我对数字出版有了更深刻、更实际的体会。业内需要探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心问题。通过近年来的发展表明,数字出版是可以持续赢利的,是大有可为的。
二是内容优势和编辑能力如何体现。传统出版人一直引以为豪的内容资源优势,在数字化时代也会受到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量的不足。二是版权控制力的不足。三是原有积累的内容是否适合在新媒体上呈现。四是对新媒体特性的把握不足。五是对新媒体用户的把握不足。
三是产业转型的问题。传统出版的真正转型,必需是出版社的广泛参与、必需是全流程的、全方位的数字化,而不仅仅是载体形式的数字化。
四是投入问题。传统出版长期形成的思维惯势和做法,让我们很多时候对数字出版还停留在小打小闹阶段,而且还有点急功近利,要做大的资本投入,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决心和气魄。
[时间:2012-05-03 作者:崔立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