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书局的开业实现了云南省出版发行企业走出国门零的突破,对于全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副省长高峰在给昆明新知集团柬埔寨金边华文书局2011年10月29日开业发来的贺信中这样写道。
就此,记者对云南出版“走出去”进行了深入追踪,发现该省出版界不仅“走得快”,而且“走得实”、“走得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新突破。
捷报频传“走得快”
云南出版“走出去”起步可追溯到“十五”末、“十一五”初。当时,晨光出版社等推出的《郑和史诗》和《郑和系列丛书》在马六甲官厂热销;云南大学出版社的1万多套汉语小学教材和练习册套书在南洋华侨华人界引起轰动,泰国、缅甸、越南还将此套书作为指定汉语教科书。
如今,紧随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步伐,云南出版“走出去”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近几个月来捷报频传。
2011年7月6日,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与云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越南岘港出版社、越南美术出版社与云南出版集团将通过版权合作出版《漫画派对》等;8月30日,5000份柬文《高棉》杂志正式创刊并向柬埔寨发行,云南“走出去”的外宣期刊至此达到4种,总计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发行379万余册;11月2日,东盟国际图书城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14年全面完工;11月9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策划组织出版的《印度经贸投资指南》(投资工具包)开始向全球发行;11月12日,《春城晚报》原资深美编、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常务理事李昆武创作的《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从小李到老李》获国际漫画大奖金奖,并被译成7种文字在多国出版发行。
稳扎稳打“走得实”
“出版‘走出去’既急不得,也闪失不得。为此,出版‘走出去’项目必须科学论证,力求干一项就成功一项。”这是采访中云南出版界不少业者表达的共同心声。记者在与云南省新闻出版局相关负责人的交谈中也感受到,出版“走出去”要真正取得实效,仅凭“探险”精神还远远不够,更需要严谨的科学论证。
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文虎就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时说,出版“走出去”就要构建新闻出版传播力、影响力体系。为此,他提出,“可以尝试一些新办法,比如请海外文学艺术创作者进来,按照我们的愿望,创作符合海外阅读习惯和需求的作品,直接输出到海外。”
在探索“走出去”新思路方面,云南人民出版社凭借古代航海家郑和、当代著名登山家金飞豹的一系列图书,不但成为我国最早开展图书合作的出版社之一,还先后向国外输出了《云南山茶花》、《实战普洱茶》等30多种出版物的版权。社长刘大伟告诉记者,该社正在整合清代中叶到近代的民族发展历史丛书,将出版《云南文库》,并力争销售到海外去。
近几年,云南出版“走出去”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论证后才实施的。《郑和史传》及《郑和系列丛书》、昆明新知集团金边华文书局等成功案例,更是经过长期酝酿和科学论证后才进入实施阶段。昆明新知集团董事长李勇说,实践证明,金边华文书局由于考察仔细、论证充分,带来了红红火火的经营业绩。
跨越发展“走得远”
11月7日,云南省新闻出版局、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云南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座谈会。会议虽在4个分会场进行,但大家达成一个共识:云南的最大省情是“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但同时具有全国边境线最长省份等区位优势,有全国最多种气候带等自然优势,有我国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人文优势,被誉为新闻出版的“富矿省份”,这些都为新闻出版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桥头堡”战略实施两年多来,云南新闻出版界已出版“走出去”图书100多种、报刊近20种。而要进一步壮大“走出去”的实力和增强“走出去”的后劲,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构建全省新闻出版的传播力、影响力优势。
对此,杨文虎认为,在云南,这个体系既包括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也包括新闻出版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滇版图书出版体系、对外交流体系、版权贸易服务体系、文化安全体系等六大体系的建设。
“增强新闻出版传播力、影响力体系建设,必须深化新闻出版的体制改革。”云南出版集团董事长汤汉清如是说。经过一系列人事改革和企业化运作,云南出版集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集团销售净收入32.89亿元,实现利润2.54亿元,人均工资年增长11.3%,成为成立6年来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汤汉清说,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文化提升到国家战略、文化软实力、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我们一定要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2-04-0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