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挑战下的柯达转型之路,不仅具有企业意义,而且对于全球经济一替化、全球技术变革新浪潮、全球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的行业、企业甚至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都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柯达之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关注。
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的Eastman Kodak公司,是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的“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业务涉及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具体包括:摄影—为大众消费者、专业摄影师和电影摄影师提供数码和传统产品及服务;医疗影像—为医疗卫生行业提供传统和数字影像获取、存储和输出产品及服务;商业影像—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影像获取、输出和存储产品及服务;元器件—为原始设备生产商(OEM)提供光学元件和感光芯片;以及显示器—设计和制造世界领先的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显示屏以及其它特殊材料。
公司2002年的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柯达全球员工总数约为七万人,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设有生产基地,向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销售种类众多的影像产品。
作为一家名列全球500强的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大公司,柯达从上世纪末开始遭遇一场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技术革新的挑战,而这样的挑战不仅仅面对柯达,所有传统感光照相行业的业务参与者都在近二十年内感受到技术创新的巨大压力,数码相机和可拍照手机等在个人和专业影象服务方面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新运用,在某种意义上几乎给银盐成像技术为代表的传统影象业务带来灭顶之灾。
在2003年9月25日的投资者会议上,柯达正式对外宣布,今后将不再继续投资传统的胶片业务领域,业务重心将转向数码产品领域,正式揭开了柯达数码转型之路的序幕。几年来,为了应对技术革新的生存压力,柯达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战略调整,到目前为止,柯达公司由传统业务向数码业务的转型还在继续进行中,但是我们已经开始感受 到柯达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公司文化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规模企业所具备的市场转型方面的巨大潜力。
但是,对伊士曼-柯达公司淡出传统胶片业务的激进计划在现在仍然存在争议。曾是柯达的对手的宝利莱 (Polaroid)曾两次试图挽救其已落后的立即冲印店产品,但不得已在2001年申请破产;AT&T自从经历了从长途电话转向有线电视以及无线通信的多元化领域后,一直处于挣扎边缘。自乔治·伊士曼于1881年创建柯达公司,100多年来这家全球第一影像巨头一直依靠传统感光技术市场,仅仅在10年不到的时间内柯达开始的这场宏大的数码产业转型,是否意味着柯达将彻底放弃原来的传统核心业务?其转型时机是否别无选择?在战略、产品、人才本土化、业务结构、成本结构、风险控制等方面应该如何调整更加有利于迎接身边正在发生着的着的这场技术变革的挑战?
因此,新技术挑战下的柯达转型之路,不仅具有企业意义,而且对于全球经济一替化、全球技术变革新浪潮、全球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的行业、企业甚至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都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柯达之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关注。
行业大背景:全球技术变革的巨大压力
在世纪之交,全球胶卷影印行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变化和挑战。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影像的处理、印制、存档,并且在网上与亲朋好友分享他们拍摄的照片。消费者将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字化手段处理图像,然后储存于电脑硬盘而不是放在像册之中。如此剧烈变化的技术革命带动胶卷影印市场也开始发生巨大变革,冲击着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庞大的影象服务帝国的每个角落。
到2000年前后,面对日益萎缩的传统胶片感光服务市场,柯达感受自己已经被挤压到几乎被市场淘汰的灭顶边缘。尤其在上世纪末开始的几年中间,胶卷销售的增长速度趋缓,而随着数字化照片变得越来越便宜、方便和更为普及,柯达当时预见在短暂的几年内胶卷销售就会出现迅速下降的趋势,而美国在线照相群体的数量到2003年将达至1.35亿(当时大约为1200万)。如果不能够正确应对危机,柯达胶卷金色盒子上的标志将成为历史的记忆。
据美国影像市场协会预计,2003年数码相机在美国的销售数量将首次超过使用胶卷的传统相机。胶卷和使用胶卷的相机在美国的销量可能再也不会回到其2000年的高点。截至2002年底,两千三百万的美国家庭拥有了数码相机,比前年增加了57%。
在2003年第一季度,柯达胶片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额同比降低了24%,在全世界市场上则降低了9%。柯达声称,数码相机在去年影响了整个公司每年大约4%到5%的年增长率,估计在2003年因为数码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将使胶片产品的销售增长率比其最高时期时减少4到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柯达数码相机的处境极为不妙:IDC的数据显示,2002年索尼以550万台的销量位居全球市场第一,富士数码相机也卖出了400万台,而柯达,只有280万台。
2002年柯达大约有40%的收入来自于民用胶片和胶片成像产品——从2000年到2002年,柯达的营业利润从14亿美金减少到7亿,足足51%的下降,原因直指胶片产品销售额的降低。
柯达还将逐渐放弃传统胶卷的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在2003年胶卷的需求量减少了8%,在2004年则将要减少7%~9%。在2003年的第四季度,柯达公布的胶卷部门收入是1900万美元,占公司收入的7%,而一年前胶卷占公司收入的39%,约为1.13亿美元。
柯达还预见到2006年,构成全部运营收入的传统胶片业将从总收入的70%下滑至40%,运营收入比例减少到一半;而数码业务必须从30%增长到60%,才能够在运营收入方面与胶片业务平分秋色。
同时,人们对传统产品的需求不仅在最先受到新技术革命冲击的发达市场逐渐减少,在中国等对柯达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柯达在数码市场中面临的挑战也同样严峻。据最新来自柯达中国的消息说,即使中国传统民用市场依然被认为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是下降幅度最大的120负片,已经下降30%。
截止2003年,在中国风光无限的柯达公司在数码相机市场上却远远落后于富士等比自己弱小的竞争对手。有一组数据表明,柯达的产品数码化率在25%左右,而富士已达到60%。在数码市场上,日本“军团”确实势力强大,2000年在美国家门口,数码相机的第一是索尼而不是柯达;柯达的老对手富士在数码相机领域也占全球市场的20%,排名世界第三;2000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但柯达数码业务收入却与1999年基本持平,只能居于对手之下……而数码的潮流甚至让IT巨头和家电巨头正在朝着一个融合PC、家电等的数字未来推进,此时连全球芯片巨人英特尔都不能置身于外。
为了应对危机,柯达从上世纪末就开始采取一系列调整措施。但是,随着柯达股价的下滑,对股东收益的减少,评级的下调,以及大量裁员,一切迹象表面技术的变革及其引起的市场变革,已经使柯达陷入一个100多年来从所未见的困难时期。在这个时期,所有和柯达一样在传统影象领域的泥淖里挣扎的企业,一致意识到,必须从传统行业向数码化转型,影像业从胶卷转向数码已成定局。
本世纪初,作为全球感光行业的老大,柯达受到技术变革、经济衰退与市场转换的左右夹击,如何顺应世界潮流,加快速度追赶提前进行数码转型的日本兵团,如何通过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结合,成功实现自我的历史性着陆,已经成为柯达的生死所系。
在2003年9月25日的投资者会议上,柯达正式对外宣布,今后将不再继续投资传统的胶片业务领域,业务重心将转向数码产品领域。柯达公司表示,希望数码业务在2006年占到其总销售额的60%,而传统的成像产品业务将从目前占销售额的70%降低到40%。 按照柯达掌舵人邓凯达为柯达设置的2005年45%的数码影像收入底线,在开拓数码业务和实现结构转型方面,柯达的任务是艰巨的。
柯达的产业战略调整之路
在作出全球数码化转型的艰难决定之际,柯达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数码市场的地位和形势并不有利。
2000年,柯达在中国推出的按照“EasyShare”概念设计生产的数码相机都是技术领先、价格领先的型号,可是当时的中国市场还不成熟,以政府部门、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为主的消费者首先追求数码相机的像素、性能和技术,对于数码相机的易用性并不在乎。产品和市场错位,直接造成了柯达数码相机在中国市场份额的迅速下滑。
事实上,28年前,伊士曼柯达已经研发出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而至今它已经拥有了1000余项与数码成像有关的专利技术。尽管从清醒过来的那一刻起,柯达一直在宣传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是柯达的杰作,但柯达却在市场成熟的关键时期因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错过了全球也包括中国市场数码相机高速发展的契机。从2001年起,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开始进入连续高速增长,柯达数码相机却一下进入低谷,错失了快速发展的良机。
[时间:2005-06-10 作者:顺风 来源:博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