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乐中国:本分创新 引领行业未来发展

利乐包装

  “我不在江湖,江湖却有我的传说”,这话若从大众口中而出,顶多算句调侃;若用于“甘愿淡出而不得”的主角身上,却真真透着无奈。实则,对这些“低调者”而言,镁光灯下的关注事小,真正堪忧的,是纵使逃掉“示众”命运,却难逃热衷者们的悠悠之口。

  因在液态食品无菌包装领域表现出位,历来在市场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利乐,实则早已在同行的关注与研究下“被出名”,在其默默耕耘近40年的中国市场上同样如此。也难怪,这样一家产品触角延伸至170多个国家,年度净销售收入几近百亿欧元,一度占据中国液态食品无菌包装市场95%份额的“发光体”企业,又怎能躲过商者们的“火眼金睛”?

  偏爱:“闷头”挣大钱

  1951年,名为AB Tetra的公司在瑞典隆德成立。创始人鲁本•劳辛恐怕不会想到,60年后的今天,利乐已成为全球市场范围内四面体包装的代名词。

  从诞生之日起,利乐就已高姿态地开辟了液态食品无菌包装领域的“独立阵营”。除却提供包装产品,它还将生产线逐步延伸至液态食品加工设备、厂房工程及干酪生产设备,成为全球少有的能够提供综合加工生产设备、包装盒分销生产线以及为客户提供设计方案的“全能型”公司。不知是偶然决策还是长远布局——1954年利乐灌装机跨出国门抵运德国,1960年利乐第一家海外包材生产工厂在墨西哥建成,而机械与包材的联合恰是日后利乐在全球包装市场快速扩张的致命利器。

  这家设备生产与包材销售并举的企业,利用“二者共进”的经营优势锻造出强大的市场能量。时至今日,利乐在全球布有40家销售公司、43家包装材料和封盖厂以及11家灌装机和加工设备组装厂。2010年,净销售收入达99.8亿欧元,共计生产1580.01亿件包装,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740亿升的液态食品产品。

  有如此“耀眼”的业绩支撑,利乐完全有实力跻身世界500强,也绝对算得上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包装印刷企业之一。然而,与很多想要凭借排名进行自我证明的企业不同,利乐鲜少“凑热闹”,用其首席执行官蔡尔柏的话说,“作为一家私有的家族企业,利乐对排名并不看重,创新才是立家之本”。

  膨胀:“掘金”中国行

  利乐足迹遍及每个有液态纸包装商机之处,而中国无愧为最使其魂牵梦绕的驻足地之一。“来自乳业的销售额,占据利乐中国总销售额70%”的事实可证,利乐的成功多半归结为它随中国乳业的共同跃动。

  从1972年进入中国市场,利乐虽陪同身处启蒙期的中国包装市场“黯淡”十年之久,但自80年代起,乳品市场的“井喷式”发展一下刺激了它的投资神经,先后于北京、佛山、昆山、呼和浩特等地设立生产线,将触角全面延伸至中国乳品市场的核心地带。随着蒙牛、伊利这两大乳品巨头企业“被拿下”,利乐在中国市场划定了辽阔的市场版图。它在这一阶段凭借先发优势所建筑起的市场壁垒,纵使后期受到来自强势竞争对手SIG康美的冲击,也并未坍塌,反而成为利乐在市场角逐中最坚实的保护屏障。

  2002年,利乐在中国的包材销售数量达77亿包,在利乐170多个市场中位居前列;2004年,利乐在中国的包材销售数量达136亿包,中国成为其名副其实的掘金场。尽管其后几年的包材销售收入并不详尽,但利乐包材在中国市场销量总体上扬的趋势言之确凿。

  不俗实力有目共睹,但正如前文所说,在中国各种包装、印刷企业排名中,利乐始终不曾主动露面。不过,它的自动消失抵挡不住业内人士的探寻热情,在不少印刷人心目中,利乐当称业内“老大”——在2010年业内的一份印刷企业排名中,当纳利以26.22亿元的销售收入(2009年数字)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印刷企业,而根据北京印刷协会统计,2009年利乐包装北京公司一家销售收入便达到27亿元。如若将利乐在佛山、昆山、呼和浩特等地的企业销售收入计入其中,利乐中国在包装印刷领域的销售收入估计高达65.3亿元(纷美包装IPO文件显示,2009年,占据中国无菌包装市场份额8.5%的纷美包装销售收入为7.7亿元,以此估算,占据72.1%市场份额的利乐销售收入则为65.3亿元)。

  事实也好,推算也罢,不容置疑的是,利乐这一低调的“隐形者”,在中国印刷市场绝非等闲之辈。

 

[时间:2012-03-29  作者:于慧敏  来源:印刷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