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时代进步 给电子书一个慷慨的拥抱

  今年1月末,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在获得科斯塔文学奖(Costa Prize)之后,接受了采访,采访中他谈到尽管他认为所有的流行小说读物很快都可以在电子屏上阅读,但他相信并希望依然能阅读到纸质版的文学小说读物。

  电子书对我们来讲意味着什么?在如今看来,它仿佛变得更加实际。无需使用纸张,不占用任何空间,我们能按光线强度和个人视力水平来调整字号大小,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字体,在拥挤的地铁中,我们只需轻动拇指就能完成翻页动作,最重要的是我们所支付的费用更少!

  但如果抛开这些世界的因素,只谈阅读体验本身,谈谈我们与这些文字亲密接触的经历。初次接触电子书,确实让我们感觉到过去养成的各种阅读习惯已经不再适用,我们再也不能轻松地翻翻书页查看这一章节在哪结束,或者讨论某某主角是现在还是以后会死,尽管在阅读屏下方也有显示已读完页数,让你知道你已完成的大概进度,但我们不再拥有实体图书凭借重量为我们带来的那份踏实感。

  但是,过去的这些阅读习惯是必不可少的吗?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媒介和一种艺术形式,其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哪点?与绘画作品不同,它并非用来凝视鉴赏的物理图片,如果读者视力水平相差无几,那么其给你感官留下的印象就会是一致的。它也不像是雕塑作品,它不是你可以环顾品鉴、触碰感受的手工艺品。看一部文学作品,你无需长途跋涉。你也不必排冗长的队伍或挤在人群中,又或者担心是否能抢到个好位置。其与音乐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你不必受其时限左右,在固定的时间区间享受这段体验。

  文学作品是由字词组成的。它们可以被讲述出来或者记录下来。用来讲述时,它们会因为讲述者音量、语速和口音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味道。将其书写下来时,它们则能以这样或是那样的字体形式呈现在任何一种介质材料上。并且我们可以选择任意速度来阅读这些文字,选择频繁地中断阅读

  说到底,文学体验不会是将那些上档次的杰作码放在书架中所带来的体验,而是由那些从头至尾按一定顺序组合在一起的字词们,穿流在你脑海时所带来的独特体验。比起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层面的素材。

  电子书消除了我们能捧在手中的纸本书在外观和重量上的种种差异,并试图劝读者不做除了按行文顺序阅读之外的事(阅读电子书时,新的一页只有在读完的那页消失后才能出现)。比起纸本书,电子书仿佛能让我们更直接地体味到那种文学体验的本质所在。当然,比起传统的纸本书,它所带来的是更朴实无华、更直接的感触。就好像读者已免受了所有外界事物的干扰,也不会因文本之外的事物而分神,专心地享受文字本身带来的愉悦感。从这种意义上说,从纸本书到电子书的转变与我们过去由阅读插画童书到成人版的文字书的体验并无不同。这是一个为成年人打造的媒介。

  另外,电子书还能缓解运输上的压力。它有着走向全球的号召力,它坚不可摧(你无法烧了电子书),它信誓旦旦——所有的书仍将以纸质版的形式存在,并且能以更合理的价格购买。这一切都让我们越来越难理解,为什么不能给这样的独特事物一个更为慷慨的拥抱呢?

[时间:2012-03-20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