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包装”何时卸下你的“浓妆”

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看上去是个小事情,实际上它关系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系到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现在我们国家的包装物据估算,一年要有四五千亿,所以这个事情应该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事实上,隐藏在过度包装背后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理性及非理性的双重博弈。博弈的关键点在于,商品因为过度包装而发生了价值变异,在实用价值之外,它还被附着了交易价值,从而成为了另一种形态——礼品。最能体现交易价值的,乃是商品的礼品潜能,即稀缺性和仪式性,而包装恰恰是某种候选商品之所以能履行礼品功能的一种仪式。

  从商家的角度看,“豪华包装”无非是想增加一些“卖点”,增加一些利润。但对普通消费者和环境资源来说,则可能是“灾难”。现在,在全世界反贫困研究中有“贫困惩罚”一说,指的是生活在高成本生态系统中的穷人,为了维持较正常或有一些体面及尊严的生活,往往比富人付出相对更高的代价。可见,要真心地努力降低贫困人群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生活成本,就要反对“豪华包装”。

  过度包装严重背离了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轨道。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已启动食品包装市场准入,过度包装被列为监管的重点之一。国家明确要抓紧研究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加快完善关于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工作,制定和完善包装物生产和使用标准,明确规定包装物的容积、材耗、成本等指标,形成完整的包装物标准体系;另一方面,制定遏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切实加强对包装物及其回收利用的管理,加大对过度包装的处罚力度。

  应该说,商品的过度包装和高档化的实质,在于掩盖其礼品文化背后的腐败。而精明的商家则巧妙地利用了这种腐败市场,并迫使其他消费者也陷入“送礼者博弈”的怪圈。要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包装现象,实现包装“卸妆”,根除送礼博弈心理痼疾,让社会大众进行观念“瘦身”,显得十分必要。这就要求政府方面在通过法治化手段引导、规范商家和消费者的行为的同时,还要针对当下社会消费风气中存在的虚伪和不实在的倾向,加强对消费者健康消费、绿色消费以及树立文明礼品文化风尚的宣传教育,督促商家建立良性的、长久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和道德观念。

[时间:2012-03-1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