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如同一丝丝不显眼的毛细血管,与骨干企业一起建构起庞大的经济网络,其生存状态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近年来,小微企业融资难、生存难问题日益突出,他们烦恼什么、需要什么?该如何给与小微企业更多的关怀?
日前就此热点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 请他剖析小微企业陷入困扰的根源,建言解决方案。文章如下。
小微企业应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怀
问: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生存难是横亘在学界和业内的一道难题。相比大企业而言,小微企业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具体而微,诸如融资难、税赋过重、人才问题、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如何?
马光远:2011年,由于全国信贷紧缩、通胀引发成本上升,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利润,出现了大面积倒闭的情况。到现在为止,政策上没有建立起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体系,所以每一次政策收紧的时候,受伤的都是小微企业;但每一次宏观政策放松的时候,受益的都不是小微企业。
全球的小微企业可能都面临很多难题,但是像中国这样随着政策变化出现周期性的困难,在全球也是不多见的。从根本原因上讲,我们缺乏一整套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在金融、税收、政府采购、就业、技术扶持等方面的体系,关于小微企业的制度非常残缺。所以我认为这是全球共性的问题,但我们也有自己特别显着的特征。
问:比较突出的一点是,目前小微企业在政策方面得到的重视是不够的。
马光远:从制度关怀来讲,是不够。我们有《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但是落实得很不够,包括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信贷担保体系,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层面都没有到位。中小企业受到的制度层面的歧视也比较多,同样去银行贷款,大企业得到的优惠多、利率折扣大;小微企业不仅仅享受不到优惠的利率,绝大多数根本贷不到款。一旦你通过一定途径拿到银行贷款,各种各样的费用层层加码,导致你拿到的利率可能跟高利贷都差不多的。
问: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吸纳了数量可观的就业人口,贡献十分巨大,然而在融资等问题上却受到歧视,如何看待这样剧烈的反差?
马光远:50%的税收、60%以上的GDP增长、70%的专利创新,80%左右的进出口、 90%以上的新增就业,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我国现在有中小企业1000多万家,其中90%属于小微企业,所以我们就看到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一方面无论是就业、技术创新、税收等的贡献,中小企业都占了半壁江山,但是,他们得到的资源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
中国的经济这两年为什么很困难?如果你往下看的话,这个困难不是全局的,而是中小企业出了问题。2009年、2010年,我们把那么多资源给了大企业,经济增长很好,在全球遥遥领先,但是你会发现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困难,为什么?该得到救助的没有去救。所以中国经济出问题不是说大企业出问题,而是中小企业出问题,中国经济不稳定是中小企业不稳定。需要真正把小的抓起来,把大的放掉,真正把政策的关注点转移到小微企业上面,只需要算一笔很简单的帐——中小企业这么多年能够从银行拿到贷款的比例基本是10%左右。
抓紧培育给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
问: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个世界性的话题,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马光远: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第二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
银行不愿意当然也有它自身的利益诉求,因为大企业监管成本低一点、风险也低一点,这是我们国内金融机构普遍的一个观点。而且,大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在目前的国有体制下是可靠的。我们的小额贷款公司刚刚起来,很多城镇银行准备做成中小银行,但事实上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也是大企业。这就意味着,我们缺乏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
从直接融资层面来讲,我们的资本市场更爱大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也就300家,满足不了所有的需要。此外,还缺乏其他融资渠道,比如说小微企业发不了债券。所以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方位的。
要抓紧培育给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机构,加大力度、多渠道地给中小企业创造融资的途径。比如PE对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资本市场融资、股权投资等。
问:不论如何,信贷机构都倾向于尽可能地控制风险,怎样解决加大给小微企业贷款力度和控制贷款不良率之间的矛盾?
马光远:你要看一下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情况,会改变一个观念。大家总是认为,中小企业会带来更大的坏账,大企业不会。但实际上小额贷款的坏账率是非常低的,它的主要对象就是贷给小微企业,结果这些钱都能回来,比大企业的坏账率要低很多。
现在有很多银行选择小微企业客户的时候积累了很多经验,推出了很多产品,我觉得是很好的尝试。例如,去调查你的产品、资信都很难,那怎么办?那看企业的大客户都有谁。比如华夏银行,首钢是它的大客户,那么看跟首钢打交道的小微企业有哪些,这个就比较放心。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改变大家对大小微企业风险的认识,小企业不见得风险大;第二点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政府一定要承担,通过特殊担保机制,这是很多国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时候通行的做法。比如美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局下面有很多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干的主要是担保业务,一旦出问题由政府承担。根据美国国会的统计,这些机构从1960年代开始运行以来,没有一个因坏账经营不下去,每年还净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需要一个最后的贷款人给它作担保,而不是说它本身的风险有多大。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努力,市场解决不了的政府一定要身先士卒,给银行一个可靠的保证,这样才能激励银行把资金给小微企业。
问: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重庆市、云南省等相继推出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措施。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都有哪些改善?
马光远:从去年到今年,国务院召开两次常务会研究部署小微企业发展,推出了一些政策,包括营业税调高了起征额,所得税减半延续到2015年,对小微企业的管理机构也在筹备。整个政策意识到小微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我觉得这是一个进步。
[时间:2012-03-06 来源:中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