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巴素来被称为印刷行业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全球各国展示印刷、包装领域最新进展的场所,这是碰撞思维的火花、发现新的发展模式的舞台。在德鲁巴Drupa 2012上,中国印刷制造企业以239家企业、1144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成为德鲁巴展会上最重要的参展力量;在即将到来的5月,来自中国的德鲁巴展会参观者人数肯定会创造新的纪录;在很多企业的眼中,中国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蕴育着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德鲁巴展会之前重要的宣传平台,德鲁巴展会媒体周活动上,也首次出现了5家来自中国的媒体;作为首家获得邀请的中国印刷行业的网络媒体,慧聪网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邀请的网络媒体也是屈指可数。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德鲁巴展会上最受关注的元素之一。
德鲁巴Drupa2012展览会,中国的参展企业数量,按照德鲁巴官方的统计数字是239家,其实这个数字还不是很准确的,因为不少中国企业是组团参展的,这些展团展位包含了多家参展企业;另外,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虽然没有自己参展,但是会通过自己的合作伙伴进行产品展示。以此推论,中国参加德鲁巴展会展出的企业数量,最终可能超过300家。
参加德鲁巴展会,单纯从数量上考量,“中国队”显然在规模上已经足够庞大,中国已经成为印刷制造的大国。但是,如果从“质”的方面考量,中国目前尚难称印刷制造“强国”,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为全球印刷制造业的“奥运会”,由239家(以德鲁巴展会官方数字为准)企业构成的“中国队”,数量阵容足够庞大,但是“尖子选手”却不多。参展的中国制造企业,真正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企业不多,参展企业的整体实力尚有欠缺。其次,从参展的产品看,中国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一些常规产品,在软件、自动化、数码印刷等印刷前沿领域,中国企业的声音还很微弱,真正创新性的产品更是基本没有。德鲁巴展会上,在杜塞尔多夫展览中心的7号馆,有一个专门为创新型小企业服务的专业展区“德鲁巴创新公园(drupa innovation park)”,这里汇聚了50家在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小型企业,但是这其中却没有一家企业来自中国。
从德鲁巴展会扩展开去看,中国印刷制造企业的差距也是明显的。在国内,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中国的企业自称为国际化的企业。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一个企业称之为“国际化”,绝不仅仅是出口产品到海外市场这么简单。真正的“国际化”需要有更多的事实做支撑。
首先国际化的企业应该在不同的国度拥有有自己的分公司,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就此而言,目前除了收购秋山和高斯的上海电气,以及收购筱原的大族冠华之外,其他中国企业尚无在海外生产的情况,这已经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注入了水分。退一步说,在海外没有制造企业,拥有自己的销售、服务公司也可以,但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向海外,更多地是通过代理商的渠道,在海外独立建立自己的分公司,提供区域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的也是寥寥无几。种种现状,注定了中国印刷制造企业,离真正的“国际型”企业、跨国公司的标准差距甚远。
中国印刷制造企业在实现了量的变化,还需要真正实现质的变化,这个过程还会很漫长,还需要企业把事情做得更细、更扎实。
[时间:2012-03-02 作者:文立 来源: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