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 寻找微利时代的多元化路径

印刷印刷企业转型

  在近年来日渐升温的印刷业转型升级话题中,业内人士探讨的重心还是围绕主业做文章,如出版物印刷转型包装印刷,一般印刷向高端精品印刷突破,但部分企业已在寻求印刷业外的发展机会,冲出印刷“微利围城”正成为他们转型升级的方向。虎彩集团进军啤酒领域,界龙实业涉足糖果、饮料业,温州龙头印刷企业新雅、富康纷纷参股金融企业,上海柯创参与图书出版,浙江锡星由印刷进入食品领域,成功打造“鲜八里”品牌……,当我们试图从多元化的视角思考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方向时,才蓦然发现企业家们早已用实践勾勒出冲出印刷“微利围城”的可能路径。

  先行者的脚步

  业务多元化近年来之所以受到印刷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源于传统印刷市场日渐向下的“利润曲线”。然而梳理目前可见的一些案例可以发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印刷业的“黄金时代”,便有印刷企业开始了多元化尝试,于他们而言,多元化更多是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而非迫于市场压力的无奈之举。

  成立于1989年的虎彩集团创业之初是一家纯粹的印刷企业,尽管其赖以起家的烟包印刷迄今为止仍是印刷业利润率最高的细分市场之一,但在“把鸡蛋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思想的指导下,早在1996年,虎彩便成立了主打自主品牌的七彩贺卡文具有限公司,生产销售记事本等系列文具。2000年,虎彩又一举收购泰山生力源集团啤酒有限公司,进入啤酒行业。迄今为止,虎彩集团已经形成了印刷、啤酒、文具相互驱动的三大业务板块。

  虎彩集团相比,浙江锡星的多元化之路看似巧合,其实同样不乏缜密的规划。网上流传的一个说法是,浙江锡星之所以涉足食品行业源于一次意外:客户无力支付货款以火腿肠抵债,浙江锡星无奈之下只能推销火腿肠以回笼资金,不料却收获颇丰。受此启发,浙江锡星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食品行业,并打造出了如今响当当的“鲜八里”品牌,而当时正是印刷业被称为“暴利行业”的黄金时代。如今浙江锡星已经成为鲜八里集团的一个下属企业,印刷业务收入只占集团销售额的一小部分。

  与浙江锡星在印刷业黄金时代的毅然转身不同,自2003年开启多元化之路的富康集团更多的是看到了印刷市场的变化。富康集团副总经理刘康东介绍说,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加,印刷业务利润空间逐步减小,2003年3月,富康投资2000万元参股成立浙江强盟股份有限公司,迈开了多元化投资的第一步。随后,富康开始在金融领域投资布局。先后入股苍南县农村合作银行、苍南县村镇建设银行和苍南县融合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追寻先行者的脚步可以发现,多数进行多元化的企业均是业内具备相当实力的大型企业,实际上也只有那些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有可能为多元化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撑。从这个意义上讲,于企业发展而言,多元化更大意义上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寻找利润高地

  对一个印刷企业而言,是否要走出“印刷圈”,进行多元化拓展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而一旦决意迈出多元化的脚步,接下来的问题更为“棘手”:三百六十行,该进哪一行?从理论上而言,企业的多元化选择必须基于自身的优势资源,因而很难有标准答案。从印刷企业的既有实践看,各企业多元化之路则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产业链延伸型。此类企业多以印刷业务为中心,向上下游扩张,通过整合产业链,获得竞争优势。2007年,深为传统印刷业务利润率之低所触动的上海柯创掌门人徐伟亮决意涉足出版发行领域,开始以文化工作室的形式与出版社合作,如今柯创已形成集“编、印、发”于一体的商业模式,获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印刷业惟一的国字头企业中国印刷集团也于2009年开办了悦读时光大型书城,进军图书发行业。此外,还有一些印刷企业从印刷延伸至纸张、版材等材料生产销售领域。如仙桥集团2006~2010年五年内收购控股了六家造纸厂。


  非关联投资型。相较于产业链延伸,印刷企业在非关联产业的投资可谓五花八门,没有明显规律可循。浙江锡星以“鲜八里”闻名的熟食可以归为食品行业,界龙集团推出的“非茶6+1”可以归为饮料行业,虎彩集团涉足啤酒生产可以归为酿酒行业,新雅集团、富康集团参股银行可以归为金融行业,而广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刷企业家则进入矿山采掘领域,在新疆投资开矿。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火爆异常的房地产市场也吸引了部分印刷企业的目光,房地产业成为印刷企业在非关联产业投资的少数热点之一,界龙实业、紫江企业、贵联集团、新雅集团、劲嘉股份、富康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印刷企业或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均纷纷投入房地产业。界龙实业更是在2010年将房地产业调整为其主营业务之一,该年度房地产业为其贡献了5.95亿元的营业收入,占其总收入的近40%。

[时间:2012-02-23  来源:必胜网信息中心]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