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九五”期间的主要成绩与问题及今后的方向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996-2000年,是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快速发展的5年。1999年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产值约为1500亿元(其中印前100亿元,书刊印刷130亿元,包装印刷500亿元,报纸印刷120亿元,印刷机械50亿元,印刷器材600亿元)。“九五”期间,新闻出版署、公安部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全国印刷业进行了精理整顿,使印刷企业的总量得到了定控制,印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的印刷已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国有、集体、股份制、民营、私营、外资等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格局。

  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82189家(不包括复印、打印、影印企业6万多家),从业人员达300万人。在8家余家企业中,出版物印刷企业8152家,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20409家,其它印刷品印刷企业53628家。上述8万余家印刷企业中,国有企业7880家,占9.6%;集体企业30219家,占36.8%;“三资”企业2295家,占2.8%;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7045家,占8.6%;个体、私营企业32998家,占40.1%;其他企业1752家,占2.1%。

  “九五”期间,特别是1999年,是我国印刷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技最多的一年。“九五”期间,我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书刊印刷产值、产量显著增长,书刊印装质量有所提高

  “九五”期间,书刊印刷厂纷纷加大技改投资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添置新设备。彩色桌面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普及,有的企业还引进了CTP(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使制版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高。高速、多色单张纸胶印机,高速八色卷筒纸商业印刷机,精装、平装联动线的引进,使彩色精美书刊的印刷能力加强了,装订能力相对落后的局面也得到了改善,书刊的印装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据统计,全国书刊印刷两级定点企业1999年总产值达130亿元。1999年全1182书刊印刷定点企业共有激光照排系统1260套,整页拼版设备521台,电子分色机323台,胶印打样机646台,卷筒纸胶印机1184台,单张纸胶印机7259台(其中四色以上胶印机1067台),凹印机160台,骑马订联动线1396条,无线胶订联动线474条,精装联动线84条。

  2.报业印刷能力翻番,部分报社采用CTP技术

  “九五”期间,我国报纸印刷能力翻番。1995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为359.62亿对开张,2000年印刷总量超过700亿对开张。印刷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报纸发行量的增长,二是报纸不断扩版,三是报纸的经济效益较好。特别广告收入给报社带来很大效益。2000年全国报社的广告收入总额达135亿元。

  全国报纸印刷拥有的轮转胶印机总量由1995年的730台增加到2000年的1350台,增长84.9%。新增的设备多数是时速6万张以上的高速机。从1997年起,就引进了能印双面四色彩报的设备。1998年,又引起了无轴传动印报机。

  “九五”期间,大部分报社的照排系统普遍升级,系统功能增多,速度加快,质量得到提高。多数经常出彩报的报社印刷厂都配备了彩色桌面系统。主要报社的编辑部多数上新闻采编系统,建立了数据库。不少报社还配备了数字相机、手提电脑。各主要报社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有远程传版业务的报社普遍采用了卫星传版。传输速率由1995年的64kb升为128kb和256kb,有的甚至达到512kb。少数报社已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2000年末全国报社拥有CTP11台)。制版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明显提高。

  3.包装印刷规模扩大,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的包装印刷工业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拥有一定现代化技术和装备。1999年包装印刷企业产值达500多亿元,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九五”期间,各包装印刷企业广泛采用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印品质量得到提高,品种有所增加。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大中城市的包装印刷企业更是具备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能力。一些沿海包装印刷企业为包装印品的出口做出了贡献,承印了大量国外的包装印品。

  从印刷工艺来看,国内包装业采用了凸印、胶印、柔印、凹印、丝印等工艺。包装印刷已从以凸印为主转向以胶印、凹印、柔印多种方式并存;从包装印刷所用的材料来看,纸包装印刷所用的材料来看,纸包装用得最多,塑料包装次之,金属及玻璃包装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已改变了过去“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防伪技术在包装上的应用近几年有了很大发展。防伪技术产品的年产值也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防伪技术的应用已从有价证券、证件等领域扩展到日用消费品、知识产权等领域,并从单一防伪向综合防伪技术方向发展。“九五”期间,防伪技术在名优产品的包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保护名优产品起到了一定作用。

  4.商业印刷及其了印刷的发展呈上升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表格、样本、挂历、各种证卡、广告宣传单、大幅面广告、菜单、贺卡等商业印刷品的印刷在“九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这类印品多数以短周期、小批量、彩色印刷为特点,所用设备既有胶印机,也有凹印机、丝印机、柔印机、数字印刷机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从事快速印刷的企业近3万家。这些企业许多都承印商业快速印品。近几年,我国引进的单张纸多色小胶印机、数字印刷机等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商业印刷已向满足人们多种需要、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5.印刷设备新产品层出不穷

  “九五”期间,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业在主要经济指标、产品品种及产品质量上又有了较大发展。据统计,全国70家重点印机制造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由1995年的21.62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28.65亿元;销售额由1995年的18.19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27.7亿元;实现利税由1995年的27.7亿元;实现利税由1995年的2.8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4.03亿元。

  “九五”期间,各企业加大了科研攻关力度,用于包装、书刊、报纸印刷等方面推出了不少新产品。目前,国内已能批量生产中型印报机、立式小滚筒印报机、扩版印报机。同时,还开发了报纸堆积机,并与国外合作生产了零速自动接纸机。国产的大开本八色卷筒纸胶印机基本能满足国内单色及彩色书刊印刷的需求,八色商业轮转机已试制成功并开始小批量生产。数控和数显切纸机、无线胶订联动线已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开发了直线形、圆形、椭圆形胶订包本机,新型折页机等。四开、对开单张纸多色胶印机已产业化,适于包装印刷的柔印机已有10家单位研制开发,并开始批量生产。凹印机也已推出十一色机。丝网印刷机械也有近200家厂生产,初具规模、形成一定生产能力的有40多家,产品品种达40多个。国产大幅面丝网印刷机、大型投影晒版机已能配套生产。与包装加工相关的模切机、糊盒机、烫印机、全息图烫印机也有多家企业生产。“九五”期间,国产表格印刷机从无到有,并达到了一定水平,印刷速度已达每分钟200米。相关设备如复卷机、撕裂机等也都能配套供应。办公用小胶印机发展更快。八开小胶印机的年产量达5000台,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近年来还有小量出口。

  6.印刷器材向配套化、系列化发展

  印刷器材中,应用较多、量大面广的主要有纸张、版材、胶片、橡皮布及油墨“九五”期间,均有较大的增长。据统计,1999年,我国印刷器材业的600亿元产值中,油墨为44亿元,PS版为15亿元,胶片2.2亿元,橡皮布1.8亿元。

  1999年,全国PS版产量为4348万平方米。“九五”期间,在胶印用PS版产销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各企业仍加大了科研投入,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目前,高感度的新型PS版已进行试生产,质量接近单日本富士版;阴图型PS版的研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九五”期间,CTP技术的应用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北大华通与东方通信公司合作研制的国产直接制版机也已通过鉴定。近几年,国内一些用户引进了直接制版机,但所用版材一直依赖进口,给用户造成经济负担。为解决该问题,有多家单位投入力量进行CTP版材的开发,并取得重要进展。由北师大和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合作开发的热敏CTP版材已完成小试,样品在进口CTP机上试用,基本达到使用要求。中科院感光所研制开发并与北京普瑞特公司合作生产的银盐CTP版也已完成小试。此外,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也在进行CTP版材的研制。一旦国产CTP版材能批量投产,将大大加快CTP在国内印刷业应用的步伐。

  1999年,全国胶片产量约为750万平方米。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1999年销量为727万平方米,出口32.3万平方米。第二胶印厂推出了激光影像片,满足了图文合一输出的要求,使国产印刷胶片形成了拷贝、激光照排片、激光影像片等系列化产品。

  1999年我国油墨产量达23.3万吨,胶印油墨占40%。我国现有油墨生产企业400家。1999年,我国进口油墨2万余吨,其中高档四色墨、金银墨和各种特种墨占85%。“九五”期间,国产油墨品质有所提高,国内企业研制开发了UV墨,并对热固型轮转胶印墨进行了研究。

二、问题与差距


  “九五”期间,我国印刷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印刷装备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的,高品质的水平从总体上看是落后的,高品质的印刷器材、高档印刷设备仍需进口,精美印刷品的加工能力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东南部及一些沿海城市的印刷工业相对比较发达,西部、西南、西北及中小城市的印刷工业发展滞后。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主要差距是:

  1.我国是一个印刷大国,但还不是印刷强国。

  在当今世界上,印刷及图像传播工业已成为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如美国,1998年印刷图像传播工业总产值高达2280亿美元,日本1998年印刷产业产值为11万亿日元(折合930亿美元),人均产值为1890万日元(折合15.79万美元)。香港地区的印刷企业38t0家,勤上相关佅业已超过500t家,从乞人员4t000仾,19y9年全湯印刷产偼达38t亿港元う
 い我国的却刷及设奇器材工乞还未成乾国民经济重要支柵产业,还不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郬分。1}99年払国印刷収设备器杔工业的恿产值为u500仿元,占公世界印剷工业总仧值75t0亿美兇的2.t%,占公国20t0年GDP的1n7%。M
  |B>2n一般印剷能力过剭,高档糾美印刷能力不足l企业效盎下降,坴区发展柅不平衡う
 い新闻出牌署调查仆370寶书刊印剷企业,其中90e的企业叮能单班畟产,许奞企业基本单班任勥都不足う此外,敌益下滑跏势明显l199}年全国5228寶国家和睅市定点书刊印刷佅业,亏损454寶,占3w%,盈仏相抵盈剭只有4n05亿兇。
|br>い 包装却刷企业也有不少长期亏损扖处于亏损边缘。据200t年对1p7家包装印刷企乚的调查,盈利单位(人均剭税10t0-5t00元m仅50寶。
|br>〄 印刷拥纸并不赞钱,实际上是靠广告收入盌利,而广告收入寞际上也景苦乐不均。东、乭、西部叕展不平补,根据5999年有类统该数字,西部10睅市占全国面积的u6%,仾口占2w%,印刷业(书刊、包装、报纸及其他)产值只占16.3%。

  3.劳动生产率低。

  由于国内印刷企业受规模、加工任务、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劳动生产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

  我国印刷企业目前全员劳动生产率在5万元左右。就以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包装印刷企业来说,2000年统计的107家,人均也只不过15万元。全国印刷企业中利税最高的天津环球磁卡股份有限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也只有32.4万元。

  而在同一时期,日本印刷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折合人民币为141万元(东京地区为196万元),是我国的28倍。大日本印刷公司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折合人民币646万元,凸版公司为647.6万元,共同印刷公司为320万元,图书印刷公司为367万元。

  再以香港、台弯地区为例,香港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6万元,台湾地区接近100万元。

  我国大陆印刷业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般加工能力过剩,高档精美印刷能力又不足。致使多数企业任务不饱满,造成印刷产量上不去。

  4.印刷设备的差距。

  我国印刷机械功能少,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稳定ぅ可靠性差;中低桧产品供汆不平衡扖供过于汆,高档课备主要保靠进口う

 ぀199}年我国迟口各种却刷设备収零配件v.75仿美元,凾口16u8万美兇。特别景多色胶却机国内奖相比差距更大。迕三年来l我国每年进口胶却机用汇迾5亿美兇。有资旝表明,u998m199}年进口单张纸胶却机42t台。在卷筒纸胶却机中,情况更为乥重,商乞用卷筒绸胶印机国内约有s0台,叮有1台是国产机う报纸印剷6万张o时以上盄多色卷策纸胶印松,90e以上是迟口的。M
  此外,如乭档以上盄柔印机ぅ凹印机奧部分市圾被国外课备占有う
 い数字印剷机,国凅刚刚开姏研究,目前全部保靠进口う
 い5.印刷噬材的差距。
|br>い 印刷噬材品种繅多,我国的差距景品种不公,产品恧能、质量差。高档器材主覅靠进口,有些器杔国内尚属空白。以印刷用综为例,払国纸产量虽居世界第三位l280t万吨左号),但每年仍需迟口新闻综、铜版综、书写综、白卡综等554万吨左号。中低桧柔印版杔还需要迟口。据统计,1}99年国内需要量为10乇平方米l约有9t%需要迟口。
N

三、方向和举措


  当前,我国印刷工业除继续抓好企业改革、改制、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大力加强人才培训和提高人员素质等工作外,要以印刷工业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作为重点来抓。

  印刷工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目的是要解决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一方面低水平的印刷能力过剩,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大批企业活源不饱,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高档、精美、彩色印刷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大量印刷精品活源外流。流向三资企业,流向境外。

  1.书刊印刷企业一般不再建新厂,一般也不应再扩大生产能力。国家应该重点扶植两级定点企业。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印前技术有条件的企业要全面普及彩色桌面系统,采用高质量的数字照相机,彩色扫描仪,激光照排机以及智能化应用软件,形成高档、精美、彩色制版的要求。具备条件的大中型印刷企业,要逐步采用直接制版技术,配备数字打样设备,实现印前数字化;印刷两级定点企业要普及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色单张胶印机。印后加工要尽量普及高质量、高自动化的无线胶订联动生产线、骑马订联动生产线和精装联动生产线。到2010年,全国书刊年人均用纸量比2000年翻一番,书刊印刷年均增长速度为10%左右,书刊印刷优质品率2010年达到50%,印刷成品合格率达到98%。

  2.报纸印刷的调整目标是改革制版工艺,采用直接制版,增加版面,扩大彩印能力。

  全世界CTP系统的装机量已达到12150台,其中美国有6500台,比1995年(311台)增长了近40倍,主要用于报纸印刷和商业印刷。美国已有95%以上的大型印刷厂(职工100人以上)使用了CTP系统。

  目前报业拥有的各种激光照排机约1300台,PS版晒版、显影系统约1800套,预计2000年耗用PS版1200万平米。

  2000年是国内CTP迅速发展的一年,我国拥有引进的21台CTP系统,分别用于报业和商业印刷。报业拥有直接制版机11台(包括已定未到有的)。由于目前进口版材太贵,因此要求:一是加速版材及设备的国产化;二是建议国家减免进口CTP设备及版材的关税。

  鉴于上述情况,预测今后五年CTP系统的发展(至2005年)可能有三种结果:

  (1)全进口:只有少数印刷量大、彩报多、经济实力较强的报社进口,约计20家左右。设备进口估计为50-60台,进口版材只用于急活和高质量彩活。年用量约为20-30万平方米;

  (2)版材国产化: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印刷量较大的报社印刷厂,均可能配备直接制版机,约需300-400台,版材年需500-600万平方米;

  (3)全部国产化:设备进口及国产共约需1000台左右,版材年需1200万平方米。

  3.包装装潢印刷的调整目标是,印前技术普及,推广应用彩色桌面系统。部分大中型印刷企业采用直接制版系统,实现印前数字化、网络化;印刷技术采用平版胶印所占比例达45%,凹印占20%,柔版印刷占30%,其它印刷为5%。印刷产品积极向中、高档和多样、多色化方向发展。积极发展符合环保要求、无污染的绿色包装印刷。纸制品印刷重点发展低克重、高强度、轻量化的高档纸箱、纸盒,推广应用包装纸盒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系统,使纸盒向礼品化、高档化、彩色化发展。

  4.印刷机械要适应印刷向多色、高效发展,大力发展一次印刷过程即可印出多色印品的设备及工艺。今后十年内,尽管电子出版物发展较快,但传统以纸基为主的胶印仍占主导地位,并将继续发展。因此,重点是发展多色机。

  有的同志说,北人集团、上海包印集团的胶印机水平只能定位在中档水平。只要质量可靠,一定能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当然还是要努力赶上海德堡、罗兰公司的机器水平。

  今后五年报业扩版及出彩报情况,预计报纸每年增加印刷量在100亿对开张以上,每年需增加高速彩色自动化的印刷机120-150台,五年共需新增700-800台。其中每小时印14万张以上的占10%,计80台左右,每小时印6-7万张以上的占55%,约需400台。每小时印4-4.5万张以上的占35%,约需300台左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决心,将第三部分设备全部立足国内供应,同时争取把6-7万印的胶印机也能部分由国内供应。另外,要适应发展符合国情的中、高档柔印机和凹印机;积极创造条件,研究开发数字印刷机。

  5.特种印刷的目标是提高综合防伪印制技术。

  高档包装高标与激光全息定位烫印技术相结合,增加防伪功能与美观效果。采用专用激光全息纸,印刷高档包装商标提高了防伪功能,增加美观提高档次。包装印刷与现代网络数码技术相结合,增加产品适用于网络流通与防伪功能。采用防伪水印纸印刷商标,提高商标的防伪安全性。采用防伪技术可增加企业承揽业务的能力,提高企业新的增长点。以烟草为例,全国烟草的每年生产3400万大箱。如有万分之五精品烟采用防伪技术,包装为2.8亿元,增加产值1.4亿元。另外,全国酒类、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的包装印刷总产值,远远大于烟草行业。因此防伪印刷是包装印刷的一个发展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作协会

[时间:2001-12-07  作者:必胜网  来源:印刷杂志2001-11]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