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印刷器材未来路在何方?

印刷器材产能

  众所周知,印刷企业申报绿色印刷资格认证除了起到令产业升级的作用外,还有为进入门槛较低的印刷行业提升门槛的作用,优胜劣汰,淘汰过剩产能。印刷企业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市场的需要。而供大于求不仅出现在印刷企业当中,在其上游的器材生产领域亦然。

  无论是油墨、纸张抑或是版材生产,三大主要印刷用耗材都存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现状。据了解,2011年,油墨生产总量持续增长,但生产企业却不见“口袋饱满”。利润不好的原因自然与国际金融环境不景气密切相关,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等。而作为印刷用原材料的油墨、版材、纸张也随之起伏波动,例如:油墨会因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波动、版材的价格会因国际铝价的上涨而波动。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价格的波动会带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些无法分析其规律。但其中也有产业的共性原因——产能过剩。

  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由买方来决定市场,即使各种成本上涨,却难以使售价也跟着上涨,否则就会换来死路一条。各个企业也只能继续着较低利润率的现状。某些大型的生产企业在原材料成本突然上涨的时候,为了维持声誉,坚持给客户供货,却独自承担着亏损,卖得越多亏损得越多。也许有人会不相信,但这是在印刷耗材市场上千真万确存在的事实。这情形犹如印刷企业为了留住客户,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印刷工价却不升反降。

  就个体而言,这种竞争的结果也许是可以暂时生存下来,躲过一时的危机,但利润越来越薄,只能让企业疲于维持简单的重复性生产,根本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更别说研发新的技术了。于整个产业而言,这是病态的、不健康的,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以及政府的有力政策的引导可以成为淘汰过剩耗材制造产能的有力手段。

  随着国内企业对CTP设备和CTP版材生产能力的从无到有,质量从低到高,生产企业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产量也在迅速上升,数字化技术带领着版材市场从低端、拼价格的“红海”竞争进入到数字化、高质量、高稳定性的“蓝海”竞争中,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不积极转型进行改变的企业也将随着旧的生产方式必将遭到淘汰。

  无论如何,供大于求的局面最终只能交给市场进行调整。随着我国印刷业由大国向着强国迈进的同时,优势企业的管理能力、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政府有力政策的积极引导,还有市场的充分竞争,令优者更优。之后,无论是耗材生产方,还是作为使用方的印刷企业以及消费者,对市场的认识都更加成熟。当优质、绿色的印品成为大家的共识后,低端、低质的过剩产能必定自然消失。

[时间:2012-02-03  来源:中国包装网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