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印刷圈内传出一条惊人消息,说是已有160多年历史的、仅次于海德堡的全球第二大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德国的曼罗兰公司正式向德国当地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这既是业界的偶然,事件的主角是声名显赫的曼罗兰公司,但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不能顺应市场变化,企业就会在市场中生存艰难。从曼罗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事件至少给了我们印刷行业如下启示。
曼罗兰——世界每3份报纸中就有一份出自曼罗兰印刷机。
启示一我们仍然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旋涡之中,其对印刷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2009年爆发的全球性国际金融危机一度被认为已经转危为安,现在看来还远未走出困境,一部分欧元区国家处于经济崩盘的边缘,另一部分发达国家则千方百计地构筑壁垒,减少进口,这一切毫无疑问地对为出口产品作嫁衣的我国印刷业带来影响。
从基层企业的反映看,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无论是印刷设备制造商还是印刷生产商,与上半年相比,他们的业绩都在渐趋下滑,形势严峻。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发达国家的印刷设备在中国市场上都销售得火暴。但是,毕竟独木难支,杯水车薪,依然难解全球印刷业整体下滑的冲击,曼罗兰公司从历史上的年销售20亿欧元滑至去年的9.42亿欧元就是一例,何况这一数字还包含着物价连年上涨的因素。
启示二传统印刷面临数字技术的严峻挑战,传统印企应该对此早作应对准备
在传统印刷设备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数字技术正以快捷为特色如水银泻地般地昂首进入市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手机报……这些新兴传媒正在吞噬着传统印刷市场。迄今为止,数字印刷尽管在中国仍处于培育期,但毕竟也在侵蚀着传统印刷的市场份额。
固然,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取代传统印刷,伴随着经济的复苏,包装印刷必定依然需要传统印刷做支撑,依然有着自己的增长空间,但眼前面临的毕竟是调整,是根据市场的发展方向重新选择企业的定位。在这点上,印刷企业显然是早规划比晚规划要好。
面对市场的变化,曼罗兰公司确实也在作相应调整,比如与数字印刷的领军企业之一的奥西公司联手,寻求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结合,但至今为止毕竟尚未见到成果,还是滞后了一点。
启示三传统印企应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加大力度
曼罗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事实,提醒印刷行业,必须要求所有的印刷企业都得加大加快企业的调整步伐,要尽快地把以加工为主的传统印刷企业导向文化产业的方向,至少是主动延伸企业的产业链,向集“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加工服务”三位一体的方向发展。一味停留在已经走熟的道路上,不思进取,或者进取性不强,他们的境遇必然是“路越走越窄”,赢利空间越来越小,最终难免遭遇灭顶之祸。
这几年来,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在物价与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印刷工价却是不涨反跌,而且在我国,印刷产能大于市场需求的这一态势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观。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了当务之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成了当务之急,加大创新力度成了当务之急。
启示四 国内印刷业高涨的投资热情应该有所降温
曼罗兰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了问题,受数字技术冲击的传统印刷市场不再需要世界几大印机设备供应商的生产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这几年来,我国印刷企业的投资热情不减,这从专业印刷展览会的火暴场面和传媒机构做的相关统计上都可以看出。
事实上,海外的印刷设备供应商也纷纷把中国作为他们产品销售的主战场,处于困境之中的倒是几家国内的大型印机设备生产厂,与海外设备供应商比,他们几乎无力抗争。
毫无疑问,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技术改造有着其自身的需求与合理性,但也有一部分确实属于盲目跟进,纯粹是为了与竞争对手抗衡。
必须指出的是:每一次技术改造都意味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都有可能导致设备利用率的进一步下降,这对赢利能力本来就较弱的印刷企业来说是十分致命的。
更为严重的是,印刷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全依赖自有资金投入的相对较少,大多依靠银行贷款或融资租赁,在正常经营的条件下,企业向银行支付利息或向融资单位支付租赁费用都没有问题,但一旦出现问题以后,造成资金链断裂,再大的印刷厂家也有可能因为迈不过这个槛而面临倒闭。此类案例在印刷行业中绝非少见。
近年来,印机制造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不光是曼罗兰选择了走申请破产保护之路。事实上,海外多家大的印刷设备供应商处于亏损状态,度日如年,把中国市场作为他们的救命稻草。我们希望曼罗兰能挺过眼前这道槛,能够起死回生。我们更期望所有的印刷经理人都能从曼罗兰公司的危机中看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早作应对。
[时间:2012-02-01 作者:潘晓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