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数不胜数的团体向人们提供着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但美国环保问题专家兰恩·斯嘉莱特却指出,尽管这些团体的“本意”往往是“良好”的,但部分环保观(其中很多还十分风行)却因过分绝对化而“失之偏颇”,予以澄清十分必要———
▲食品加包装必然有害环境
时下许多消费者都认定,食品加上包装后势必大大增加了生活垃圾(那种盲目的豪华包装除外),因而有害环境。但实际情况却是,包装食品并不一定会增加生活垃圾,而且由于避免了不少浪费,对环境的压力反而减少了。如在美国,当食品在加工并包装时,瓜果、菜蔬、鱼类、肉类的外皮、骨头、脂肪等杂物都可用作燃料、饲料、肥料或再加工成工业原料。
但在包装食品不流行的墨西哥,千家万户各自为政,对“原料食品”作清洗和加工,于是外皮等所有“废物”均成为垃圾被丢弃。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证实,在墨西哥,每户家庭平均每天要丢弃1.6磅的“食品垃圾”,比美国家庭多出3倍!
此外,食品经包装后保鲜期大大延长了,这使得消费者利用资源更为“经济”。
▲“再生利用”总是有利环境保护
持此观点的人武断地认为,把废铁、废纸、废轮胎等垃圾“回炉”,一方面可清除垃圾,另一方面又可再生利用减少浪费。殊不知实行“再生计划”往往需要动用大量运输车辆,这意味着须增加燃油消耗,也意味着加剧废气污染。此外在“再生”的生产过程中还往往须额外消耗大量能源,并可能附带“生产”出大量废水。
以“废纸再生”为例,尽管每生产1吨再生新闻纸据说可节省17棵树的木料,但要知道种树的一大用途便是用来做纸浆,因而一旦用以造纸的商业用树木的需求量减少,种植的树木也会因此而减少。
据华盛顿“未来资源”研究所所作的调查:大量制造再生纸竟会出人意料地导致世界植树量和树木覆盖面积的减小,原因是本来的林地会不再植树而改作他用以获取较高经济效益。
▲能分解的垃圾一定就是无害垃圾
连许多环保专家也一直认定,在自然界中能自行分解的垃圾对环境无害,相反不易分解的垃圾则成为“永久垃圾”,长期有害环境。但实际上,易被细菌破坏的易分解垃圾一旦放置不妥,分解出的化学物质极可能污染水源,而不易分解的垃圾却无此“危险”。
▲“用完即弃”对环境当然有害无益
“用完即弃”的“一次性用品”往往遭到环保专家最猛烈的批评,原因是它们增加了垃圾量。但从全面来看,“一次性用品”的包装盒一般都较轻,运输时较节约能源,而且往往经灭菌处理而无须冷藏,这样又节约了保鲜的能源。
像用完即丢的一次性尿片,比起传统布尿片来,可省却大量的洗涤用水,对广大缺水地区来说,使用一次性尿片无疑利大于弊。
▲塑料系环保之大敌
人们普遍认为,对环境来说,铝质垃圾最为安全,玻璃和纸次之,塑料则最为可怕。但加州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发出了不同声音———其实塑料在生产时最节省能源,且比任何其他包装材料更轻、效果也更好。德国一家研究机构分析认为,如果该国停用塑料包装,那么在制造包装材料上能源消耗将增加1倍,固体垃圾将增加4倍!
▲飞机造成的环境污染更甚于轿车
据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所做的调查,在高铁、巴士、轿车和飞机这4种最常用的现代交通工具中,如以单位距离消耗燃油计算,最不“绿色”的还是飞机:假定用1公升燃油开1公里路程,一辆高速火车可以运送多达172名乘客,而一辆旅游巴士可以运送91名乘客,一辆轿车可以运送39名乘客,一架飞机则只能运送区区18名乘客。
[时间:2011-12-19 作者:唐绿意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