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区成立之初一家手工作坊式印刷厂发展至今,深圳印刷业无论在印刷质量、经营管理、设计工艺,还是产业规模、配套服务,都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享誉国内外,深圳印刷业走过的这一历程,正像一个越来越引人注意的谜团,亟待破解。
印刷界凸显“深圳现象”
在国内印刷界,深圳、北京、上海已呈三分天下之势,但是,深圳这个“小弟弟”何以能与两位“大哥哥”并肩齐名?所以,中国印刷产业的“深圳现象”令人不得不去关注。截至去年底,深圳共有印刷企业121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有573家,约占47%;全市印刷行业总产值约120亿元。虽然企业数量仅占全国0.8%,但深圳印刷业这几年却占了全国印刷工业20%多的总产值!
除了规模优势,深圳印刷业最突出的特点,是产品质量甚佳,且具备各种设计和生产能力。据介绍,目前国内60%以上的高档书刊印刷品、85%以上的电话号码簿、90%以上的拍卖品图录等都出自深圳印刷企业。江泽民主席当年送给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桂林山水》集邮集、中国申奥报告、德国博物馆收藏的《齐白石全集》等精美图册,皆出自深圳的印刷企业。
国内期刊界,甚至出现“北雁南飞”现象,即北方的众多名刊大刊,纷纷南下深圳完成印刷。如《瑞丽》、《时尚》等系列杂志,《职业女性》、《妈咪宝贝》等新潮期刊,以及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等等,无一不是在深圳印制完成或完成分印。
在仅有的六次全国书刊印刷质量评比中,广东省共有14家企业获得优质产品379个,而深圳6家企业参评,就累计获得优质产品244个;深圳仅获得中国印刷协会颁发“森泽信夫印刷奖”的就有4人。自1984年以来,一大批深圳印刷人曾多次走上世界、国家级领奖台,几乎抱回全球印刷业界所有的大奖……然而,“深圳现象”远不只于此。今年8月,深圳一家民营印刷企业举办“佳信达艺术设计讲座”,虽然时值台风暴雨,但来自全国50多个出版社和深圳70余家企业的代表们无一缺席,深圳印刷企业在全国的号召力、影响力可见一斑。
有人这样评价:无论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召开的全球印刷业盛会DRUPA,还是香港最具规模的“香港印刷大奖”颁奖典礼上,最活跃的那一群人中,必是深圳印刷人。
借后发优势加速发展
深圳印刷业之所以能以非凡速度崛起并迅速走向世界,一个重要原因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步伐。
后发优势得益于外资的大量介入。经济特区成立之前,深圳的小型印刷企业设备陈旧,产品简单,直到1982年10月,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嘉年印刷厂成立,才正式引进了3台对开海德堡胶印机。而毗邻香港的天然优势,也使深圳从香港这个国际印刷中心获益匪浅。借助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订单等,深圳印刷业的发展开始进入新阶段。一时间,高档书刊、画册、彩盒开始在深圳市场出现,并逐渐为国内同行所知晓。
从1984年开始,深圳印刷业开始步入迅速发展时期。随后的几年内,外资尤其是港资纷至沓来,美光、天明、旭日等印刷包装三资企业相继成立。外资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地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使深圳印刷业后来居上,迅速壮大,从而彻底改变了深圳以往不能生产高档印刷品的历史。1987年,“嘉年”和“美光”在第三次全国书刊产品质量评比中脱颖而出。许多人后来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那一年,全国印刷业真的大吃一惊,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一个本来没有什么文化积淀、甚至城市还没有完全成形的边陲小镇,居然能够印制出如此精美、差错率极低的书刊制品。” 后发优势亦离不开管理。繁荣的业务催生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孕育出先进的企业文化。而管理优势使深圳印刷业如虎添翼,在全国同行业引发了更大的震动。短短几年内,全国各地的书刊杂志上都能看见“深圳印刷”的影子。从1987年至1993年6年间,深圳印刷业工业产值以年均45%的速度增长;现在,深圳本地印刷业不仅向外输出人才和管理,而且加快速了“深军北伐”的步子,直接到内地办厂。
靠先进科技做强做大
尽管成长和壮大的过程对外资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是,不论内资企业,还是合资、外资印刷企业,在深圳落地后,始终坚持依靠先进科技做大做强,也正是对先进技术的不断投入,才使深圳印刷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
今天的印刷工业,借助于IT业、光化学、新材料及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新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球最大的印刷设备生产商德国海德堡公司,80年代初就把先进的印刷机引进了深圳,现在,深圳与东莞的海德堡印刷机占了全国总量的65%,而深圳印刷业在单体规模和实力方面更为突出,一些大企业拥有20至30台对开四色进口印刷机,个别企业甚至拥有内地闻所未闻的十色印刷机;国内12台最先进的商业CTP直接制版系统中,深圳就独占10台。
位于八卦岭工业区的华新彩印制版有限公司,虽然规模不很大,水平却堪称一流,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扫描系统及大尺寸输出中心。由于设备先进、技术精湛,《中国玉器》、《敦煌》、《早年周恩来》等具代表性的巨型系列画册都在这里印制完成,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该公司总经理王知光告诉记者:“制版不是对原稿的简单重复,而是完善、逼真的再现,依靠高新科技,我们做到了这一点。” 事实上,像华新这样的企业,深圳印刷界有一大批,如中华商务、利丰雅高、当纳利旭日、凸版等企业,走进其现代化厂房,无异于走进一个世界最先进印刷机械博览会。国际摄影联合会主席昂立克·帕米拉先生看了由深圳雅昌公司印制的《第24届国际黑白摄影作品选》后,非常感慨:“在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里,居然能够印制出国际一流的画册,真是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他不知道的是,为了确保画册质量,雅昌公司不仅专门成立了由著名摄影家组成的摄制室、配备最先进的器材,而且与专业油墨厂合作开发出专用油墨,而雅昌在这两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成为国内印刷科技上的重要突破,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加大高新技术投入,这是印刷行业本身的内在要求。而务实的深圳人明白,在这方面不能等待政府支持,也没有优惠政策,通过科技占领市场,企业才能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
[时间:2011-09-26 来源:大中华印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