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2日消息,中国移动(微博)支付标准将出台。目前,工信部、人民银行及国标委员会已成立标准联合工作组,来制定移动支付的有关标准。据有关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26亿,增长近4倍。
业内人士表示,移动支付标准的出台,有利于产业链各方的融合发展动力。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项目组资深经理李尚慧认为,目前,国内的移动支付产业存在四种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产业各方已逐步认同合作发展思路,国内监管机构、运营商、第三方机构、银联等,市场参与各方在很多场合都有表示,产业链合作有利于移动支付业务发展。
二是,国家标准问题。标准不统一是制约移动支付方式发展重大障碍。目前,工信部、人民银行及国标委员会已成立标准联合工作组,来制定我国移动支付标准。但这个标准正在讨论制定过程中,产业各方包括银联都在期待国家标准的出台。
第三是,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和3G通用技术的发展,远程支付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市场将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据悉,迪信通智能手机销售量今年一季度已突破60%,3G网络已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使远程支付商业模式逐渐稳定。
其商业模式包括,银行手机支付模式、运营商手机应用商店、互联网第三方机构的移动互联网支付模式。
李尚慧强调,市场各方参与者自行发展封闭商圈,是不利于市场参与方远程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的。
第四个趋势是,产业合作并未形成一个主导模式,据第三方机构发布数据,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支付,从合作方式看,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产品。
李尚慧预测,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移动支付会存在三种主流方向,即全手机NFC、SIM方案和FD模式。
另一个可看到的情形是,电子商务行业已呈现出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移动支付的下一步必须提供线下线上复合解决方案。“未来某一天很难定义电子商务企业是一个线上商户,还是说一个线下商户”,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游峰称。
目前,移动支付在国内的发展还存在种种困难,除了商业模式没有完全确定,国家标准还未出台外,最大一个问题是移动支付产业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共享,以至于用户习惯无法有效培养,产业各方缺乏业务推动的动力。
为了能够做到移动支付市场的规范,促使整个产业健康发展,李尚慧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与产业链各方的对等开放。李尚慧指出,商圈资源、运营商、支付载体、SIM卡、金融机构、网络资源等都是移动支付产业的宝贵资源,中国银联希望运营商、商业银行参与方,将线上线下商圈资源向产业各方对等开放。
二、加强生态圈的相互配合,减少重复投入。例如,运营商提供转接清算服务,运营商尊重银行经营银行帐户权益,银行尊重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权益,运营商还可以通过获得支付资质成为支付领域新成员;同时,非金融机构也可以承担商户资源、用户资源的拓展职能。
三、建立金融级安全水平支付方案和国家移动支付统一标准。李尚慧称,支付标准已经为支付产业带来一系列问题,制造商无标准可一,实现方式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支付的可靠性、安全性缺乏保障。
四、远程支付与现场支付需要统筹发展。李尚慧认为,远程支付与现场支付商业模式不同,目标主体不同,可以有不同发展策略。但无论是单独发展还是联合发展,必须统筹。由于现场支付必须依赖硬件资源,比如说智能卡等;而远程支付有无硬件都可以,目前非金融机构以发展远程支付为主,而通信运营商和银联是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都已经参与。
[时间:2011-09-23 作者:赵楠 来源:腾讯科技]